「收藏貼」去醫院必做的血常規22條,只有看懂這3條才不會被忽

「收藏貼」去醫院必做的血常規22條,只有看懂這3條才不會被忽


「收藏貼」去醫院必做的血常規22條,只有看懂這3條才不會被忽

血常規紅白板

上圖將血常規一分為三:紅白板。每一個部分都有一個最重要項目數據,分別是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計數。現在詳細分析最重要的這三項,其他數據會在以後的講解中會陸續展開。

一、白細胞

1,白細胞計數反映的指標是炎症,包括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

2,發熱的兒童患者,白細胞反映的是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作為鑑別細菌性和非細菌性感染的指標,比如細菌性感染常表現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和絕對值升高;

3,在慢性疾病中(如過敏和哮喘)以及重症感染伴隨全身炎症(感染性休克,病原體引起的重症感染),判斷要謹慎,因為這收到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的影響;

4, 白細胞生理性升高多見於劇烈運動、進食後、新生兒和妊娠狀態;病理性增高多見於白血病、尿毒症、急性出血等;

5,病毒性感染一般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者減少,淋巴細胞比例增加,特殊病毒可能增高;白細胞病理性較少多見於再障貧血、肝硬化和化療等。

二、紅細胞

1,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升高多見於精神因素的影響(如興奮、衝動和恐懼等),紅細胞代償性增生(如缺氧、多次獻血等);病理性增多常見於出汗過多、血液濃縮、頻繁嘔吐、高原病、大面積燒傷等;

2,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多見於老年人造血功能低下,6月-2歲的嬰幼兒(生長髮育過快,造血原料相對不足);病理性減少多見於白血病、急性大出血、缺鐵等;血紅蛋白是貧血的主要依據。

重點記憶:血紅蛋白偏低,反映貧血。血按嚴重程度可分為:血紅蛋白<30,極重度貧血;31-60,重度貧血;61-90,中度貧血;90-正常線,輕度貧血。

三、血小板

1,血小板計數增高多見於溶血後急性感染或者急性大出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以及惡性腫瘤的早期等等;

2,血小板計數降低多見於再障貧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進以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等。

重點記憶:血小板與凝血相關,增高表示高凝狀態,即凝血很快;偏低表示低凝狀態,即凝血很慢或者凝血困難,往往流血不止。

「收藏貼」去醫院必做的血常規22條,只有看懂這3條才不會被忽

血常規採血管

「收藏貼」去醫院必做的血常規22條,只有看懂這3條才不會被忽

「收藏貼」去醫院必做的血常規22條,只有看懂這3條才不會被忽

溫馨提示(重要):血常規的採血管是紫色的,如果你看到抽血人員用其他管子(比如紅管或者黃管)給你抽血檢驗血常規,別猶豫,馬上阻止,並提醒她用紫管,你會少被扎一針。
「收藏貼」去醫院必做的血常規22條,只有看懂這3條才不會被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