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雷神庙与“雷泽”

成县雷神庙与“雷泽”

雷神庙,是祭祀雷神的庙宇,雷神庙全国各地都有,在成县,自然也不例外。从县志上看,县城也曾经有雷神庙。胡祥庆先生主持编写的县志中记载:“黄泳《成县新志》:‘在东门外’,今已圮。”说明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圮了。在我的印象中,成县的雷神庙就是鸡山大湾的那个叫雷神庙的地方。后来,以听说在化垭的陈家沟、潘山、下庄三村交界的地方有个叫大蛇沟的地方也有个雷神庙。

雷神属自然神。在远古时代,先民对雷的崇拜,超过其他任何天象。因为他们把雷看作起动万物苏生,主宰万物生长的神。“雷出,则万物亦出”,是人类希望之所在;人们认为,人能繁衍子孙,富足殷实,长寿幸福,全是雷的恩赐。人们对雷的信仰、崇拜,历经漫长的时间。作为崇拜对象的雷终于偶像化为神,一种民俗神。后来,在道教神仙体系中,雷神又成为了一个人格神,主管人间善恶,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而死去。在小时候,打雷时,就有小伙伴说:“骂长辈的、忤逆不孝的、干了坏事的人会被雷殛。”在幼小的心灵里,就这样埋下了善恶的种子,在对自然的敬畏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种自我的约束。

在成县祖脉文化研究考证之风热起来之后,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言符号,雷神与震泽密切相关,所以考证雷泽成了许多祖脉文化爱好者的一个方向。从成县现存的雷神庙所供奉的神来看,基本已经发展成为儒、释、道三教与方神信仰并存,以雷神为主的庙宇了,雷神全部都是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太公所封的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闻仲闻太师了。其执掌:兴云布雨,万物托以长养,诛逆除奸,善恶由之祸福!为截教金灵圣母座下,率雷部二十四天君,主雨兴云、铲奸除恶。闻太师是帝乙托孤大臣,商纣王重臣,太师,坐下墨麒麟,手使雌雄鞭。时与黄飞虎并称为殷商文武双璧,几乎以一己之力拱卫着殷商的江山社稷,俗语"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的"文"指的就是闻太师。他的一生南征北战,百战不殆,却在西征西岐时战死绝龙岭,亡于云中子所炼通天神火柱,其麾下众截教门人亦尽数丧于阐教姜子牙等人之手,也从此敲响了纣灭商亡的丧钟。

从小说来看,闻太师是一个悲剧的英雄,民间给予其足够的尊敬。从供奉闻太师来看,好象雷神与雷泽没有多少关系,其实,我认为,雷神从兴云布雨、惩恶扬善的神到封神演义中的闻太师形象的转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雷神庙的位置应当是有一个继承的过程,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但里面供奉的神象,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所以从雷神庙的方位切入,来考证、寻找雷泽的具体地方,应该是可行的。


成县雷神庙与“雷泽”

在历史文献中,与祖脉文化中雷泽华胥氏有关的记载主要有:

1、在战国魏墓中发现的由中书监荀勖等人整理的《竹书纪年》里写道:″太昊之母华胥氏居于华胥之渚,履大人迹,意有所动。虹旦绕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王,为风姓,元年即立,都宛丘。"

2、北宋李昉等所传的《诗纬.含神雾》中写道:"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

3、皇甫谧又在《孝经-钩命决”中写道:"华胥履迹,生皇羲。"

4、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写道:“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其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婊,历十二年而生庖牺。"

由于身边基本没有多少资料,所以我的学习基本都是在现有的考证基础之上的直接引用,以上这些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在直接引用章越来琴先生的专著《三皇五帝都考辩》等外,还引用了中华伏羲女娲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世界发展科学院研究员、教授,浙大易学教材课题组特聘首席专家,中华文化促进会伏羲女娲文化导师刘孝义先生在网络上的一些文章。没有经过本人同意和认可,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在此一并致歉。

在刘孝义先生的《雷神----人文始祖伏羲之父》一文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母亲华胥,父亲雷公、雷神即龙神。雷神生于以及葬于天水中滩镇西坪中正山上雷神庙。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雷神庙才是中华文化的真正发源地。”直接把雷神说成是伏羲、女娲的父亲,似有论证不够严谨之处。

成县雷神庙与“雷泽”

从历史上来看,漫长的封建时代,对民间的祭祀、祀神活动控制是十分严格的,是不允许民间随便修建庙宇和进行祭祀活动的。百姓、士绅甚至官员如果私自修建庙宇或者进行祭祀,是与谋反想当的罪名。所以庙宇的修建和祭祀是有一定的历史传承的规制的,从现存庙宇的历史去考察、寻找历史的踪迹,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在张旗村有一个叫雷坪的社,有人曾经提出过雷坪与雷泽有没有关系,当时我也没有在意这个假设,因为我知道,雷坪现在还居住有雷姓人家,因居住的人家姓雷而叫雷坪,是顺理成章的事,就是有的地方已经完全没有那个姓的人家了,但地名还是原来的地名,比如我熟悉的王坪村已经没有一点王姓人家的影子了,往前推几百年,好象这里住的都是张姓和蔡姓,从来没有王姓人家,但村子的名字依然叫王坪村。与朋友徒步中,偶然闯入了一个乡间小庙,一打听,原来这也是一个雷神庙,这个庙所处的地方大约在牛郎沟以北,与张旗村雷坪相邻,邵总村的辖区内。我与庙里的人打听庙与雷坪有没有关系,他们很认真地告诉我,雷坪人属于张旗村的高皇爷庙(公元618年,唐初定,追谥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是为唐太祖。建家庙于故里凤凰山之巅)的会,雷神庙是他们邵总村的会。打听这个雷神庙的历史,他们认为庙的墙是土的,已经足够说明历史的久远了,还有就是强调这里的雷神与鸡山大湾的雷神是一个神,虽然庙小、但神是一样大的。
成县雷神庙与“雷泽”

邵总(雷坪)雷神庙主要有两个殿,正殿里供奉有雷神、文昌、药王,偏殿里是插花爷和她的先行官,插花爷是女象,他的先行是个黑面神象,据说属龙神。按照成县民间的说法,龙神是唐魏征斩泾河龙王后,出现的一种方神。地方上的有些功德的善人或者恶人,死后也有成为龙神的。

据化垭的老司公子任定时老人介绍,成县土著蔡家的家神黄马蔡爷(又叫黄马蔡将军)原来是金口二爷(天水董姓人氏)先行,后来成为了二爷的扫殿侯爷。他说,清朝宣统年间,蔡家出了一个口才好的黑背子(成县土话,怕干活的人),常年靠帮人打官司、告状,介绍土地买卖等为生,有一次,他代理的官司按照法律应该是赢的,县令枉法,判他代理的这方输了,他一时性起,在公堂之上拿刀捅了县令,不可一世的县令应声而亡,他骑上自己的黄骠马狂奔而去,衙役在后面紧追不舍。他想,如果跑回家去,势必连累家人,所以他一路跑到景沟的二爷庙里,向二爷说明了自己要为二爷当先行的想法后,就一头撞死在了二爷庙里。他是农历七月初七撞死的,十五就出坛了,成为了蔡家的家神。

成县雷神庙与“雷泽”

根据蔡家人的介绍,黄马蔡将军的来历与任定时说的有一定的出入。他本是福建人氏,与父母一同在成县谋生,当时是个催交税收的小吏,因为长期不满县令的贪赃枉法、以私害公,贪占税收,实在忍无可忍时,就把县令痛殴了一顿,骑上自己心爱的黄骠马,翻过南山,来到了景沟的二爷庙,他听说金口二爷十分灵验,就进入二爷庙对二爷诉说了自己的苦恼。最后说:自己觉得县令腐败、民不聊生,自己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如果二爷需要自己,自己愿意当二爷的先行官,跟随二爷,护国佑民。说完自己的心愿后,就骑上自己的黄骠马又漫无目的的走了,走到一处山清水秀之地,山奇峻而秀丽,水清澈而甘甜,人淳朴而强健,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下马一回问,这里叫蔡家老庄,心生欢喜。他讨水饮了马,自己也喝了一点水,向庄下的沟里走去,走不远时,马在地上打了几个滚,长嘶一声就闭上了眼晴,离开了自己相伴的主人,接着自己感到一种解脱的轻松,他明白,是二爷接通自己去在另一个世界,护国佑了来了,他轻松地闭上的眼,轻轻地倒在了蔡家老庄干净的草地上。蔡家老庄的蔡氏族人怜其为蔡宗亲,就地安埋了他和他心爱的黄骠马。不几天后,他就出坛了,出坛后果真成为了二爷的先行官,叫黄马蔡将军,对蔡氏族人非常关照,蔡家人就把其当家神来供奉了。后来因为当先行有功,被长为扫殿侯爷了。

康县迷坝乡张台村的名叫张义,按辈份我叫舅爸,他生前是一个名满西汉水两岸的阴阳先生,听说他2006年左右去世后,也成为了龙王神,供奉在土蒿葫芦堡上。其实,每一个神祗都是有来历的,体现了一种社会的价值取向,考察其来历,无非是畏、敬、有用三种。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神祗因其失去了对人的有用性,而会慢慢的消失,有的有功于民的人,又会成为新的神。中国被供奉最多的神大概就算财神、药王、文昌和送子娘娘了,历史上真正有功于民的人,死后被尊为神的,由于其对普通人的生活实用性不强,而导致香火不旺,慢慢就没有多少人去供奉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成县曾经由国家诏令建造的供奉刘惟辅忠烈庙很早就圮了,一点踪迹也没有留下。

关于雷神的由来,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祖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也有说是轩辕黄帝升仙以後成为雷精,主雷雨之神。雷祖为其封号。雷祖居於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气之中,去雷城有二千三百里。雷城是天庭行雷之所,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尊前有雷鼓三十六面,由三十六神司之。行雷之时,雷祖击鼓一下,即时雷公雷师兴发雷声。雷部有神三十六名,皆当时辅相有功之臣。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则称闻仲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其率领之雷部催云助雨护法天君共有二十四名。其中有道观内常有供奉的律令大神邓元帅忠,银牙耀目辛天君环,飞捷报应张使者节,左伐魔使苟元帅章,右伐魔使毕元帅环等天将,还有陶天君荣、庞天君洪、秦天君完、赵天君江、董天君全、袁天君角等等。


成县雷神庙与“雷泽”

也有说轩辕就是雷神的,总之,道教的神仙体系,历代皇帝都可以分封,民间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封神,所以机构极度膨胀,就如太平天国未期尊贵的“王”一样,显得有些混乱了。但透过历史杂乱的表相,我们还是可以还原其本来面目。就如章越琴教授、张炯之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寻找到三皇五帝之都在现成县的证据一样,我们从雷神庙在成县的存在,可以去寻找到雷泽的踪迹。

按照一般的说法,雷神信仰起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于雷电的自然崇拜,因为远古时代,气候变化异常,晴朗的天空会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雷电有时会击毁树木,击丧人畜。使人们认为天上有神在发怒,进而产生恐惧之感,对之加以膜拜。神的形象也从单纯的自然神逐渐转变成具有复杂社会职能的神。这个演变理论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说,应该是成立的,但放在成县这个曾经的“三皇五帝都”来说雷神,应该还有存在的可能,在雷泽之滨 修建雷神庙,就是因雷泽而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