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聚投資黃弢:克服恐懼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

北京和聚投資黃弢:克服恐懼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

在過去的一年中,上證指數跌幅超過2.5%的一共有三次,包含昨天是第四次。每一次都會有200只左右的股票跌停,每一次也都能找到當下甚為恐怖感覺不能不跌的充分理由,從空殺多開始,到多殺多結束。

克服恐懼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

在2008年金融危機剛爆發的時候,有一些海外做投資的朋友給我們講述他們的觀點,多數人認為這是所有活著的做投資的人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的百年危機,持續的時間會遠遠高於1929年的那一次。

那一次危機道指再次創出新高是在差不多20年後,而事實是從2009年3月開始美股就走上了超級大牛市的征程,用9年的時間漲了300%。

2010年開始發酵的歐債危機,海外投資界朋友同樣認為這是一個無解的話題,為什麼勤勞的德國人要省吃儉用去救助天天曬太陽的希臘人,德國會面臨政治上的不正確和經濟上的不合理。但是睿智的德國人作為歐洲領頭羊,深深明白大家都在一條船上,需要用更長遠的眼光看問題,所以最後我們看到的是德國、法國、英國股市集體都創出了歷史新高。

股市中的悲觀情緒是一種特別容易傳染和蔓延的情緒,與此對應的樂觀情緒也同理,背後的根源是人性的恐懼和貪婪。而對恐懼的擔憂程度更甚,因為這是人自進化以來基於自我保護需要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強大的心理特徵。

克服恐懼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情。

1987年10月19號的黑色星期一,道瓊斯指數一天之內重挫了508.32點,跌幅達22.6%,被稱為華爾街歷史上最壞的日子。

許多經驗豐富的投資者在事後接受採訪時坦言,他們在創紀錄的單日跌幅的底部拋售了股票,但其實他們當時很清楚,從歷史來看那將是錯誤的策略,但自己財富蒸發所帶來的現實痛苦,導致他們想要通過脫離股市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結果是數以千計的投資者精神崩潰,但市場本身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再次創出了新高。

辦法總比問題多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恐懼的原因從來多種多樣,比如這次A股的調整外部有美國貿易談判的出爾反爾,內部有債券信用風險釋放和大股東股票質押不斷爆倉事件。

其中還有個小插曲是某著名券商研究所所長推出的看上證指數調整到2700點的觀點,而最重要的理由是看圖說話。

該所長在2015年有著名的三朵花理論:樹上的花、心中的花和紙上的花,“股票價格不是樹上的花,而是人們心裡的花;股票價格反映的不是客觀世界,而是人們的內心世界。”第一次當我讀完時,覺得好像一瞬間懂了很多,又覺得什麼都沒懂,然後就覺得沒懂可能是我投資理念已經太落後了。但同樣對比海外市場在超級股災後的表現,可以明白巴菲特反覆講的那句話:別人恐懼的時候我應該要貪婪。

因為歷史總是處於克服困難不斷進步的過程中,辦法總比問題多。

而A股每次在相對底部區域的大調整,也都會在不久時間內驗證這就是真正的底部區域,而每次在恐慌階段喊出的目標低位,一般都不會實現,需要的只是忍受一下短期的煎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