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当得好,导演功力必定一流

老板当得好,导演功力必定一流

假如,我们把经营企业当作拍摄电影的话,那么想要作品大卖除了需要好的导演——老板,好的剧本——运营管理模式外,更需要有好的演员——员工。

基本上,电影中的角色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员工优秀能干,就像是剧中的主角一样,另一类则是普普通通的员工,充当各种配角。

但是,世界上能轻而易举就拍好的电影几乎不存在,简简单单就能管好的企业也非常少见。大多数时候,老板们都会感到自己的企业事情不断,无论是角色问题还是剧本问题,总让自己心力交瘁。

问题:戏份不均

优秀的员工总是被寄予厚望,在电影中,他们是主心骨、是台柱子。正因如此,导演将票房成功的绝大部分赌注都押在他们身上,这种殷切期盼让他们感到肩负重担。所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往往会放弃创新,选择更加保守可靠的方式去工作,失去进步的空间,逐渐变得平庸。

另一方面,配角们作为点缀,无论怎么努力工作也会被忽视,影响不了最后的票房,长期以往,就会失去进取的心态,变得应付了事。即便机会来临,能有幸出演主角,他们也不敢迈出挑战的第一步,从此陷入愈来愈平庸的恶性循环。

老板当得好,导演功力必定一流

“老板的智慧就是整合资源,一切为我所用。”其实这就是戏份不均的问题,老板这名导演完全可以用重新分配的方式改变这种困局。试着让配角多唱戏,让主角“歇一歇”,对普通员工委以一些重任,让优秀员工减少工作负荷,聚焦所长,得到适当的休息和调整。

“一个民族是教育出来的,一家企业也一定是教育出来的!”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让配角多唱戏的过程中,对于那些确实因为能力不足或不愿承担主角戏份的配角,导演还应该施以辅助手段,对其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的能力可以在专业且系统化的学习和预演中得到提高,最终有强烈的意愿和潜能去挑战自己,重拾信心。

问题:无法安心

身为导演的老板要明白,既然是一场电影,总会有主角和配角,使用了绩效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就意味着有考核,有比较,有区别,也就有了优秀和普通。

如果始终秉持“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的管理理念迫使普通员工离场,那么这场电影终究会沦为只有寥寥几名主角撑台的“尬舞”,等到主角毫无征兆地退出表演舞台,导演将很难找到替补人选。

老板当得好,导演功力必定一流

好的电影,创作团队必然是拥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目标的坚固团队,好的企业也同样如此。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不能成为团队一员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安。因为心没有安定下来,才会总想着离开。

军哥说过:“人才是留不住的,人才是吸引来的。”想要组建一个好的团队,老板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升自己,毕竟“修己安人”

这句话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了。只有当老板提升了自己,拥有了吸引力,员工才会安心,才能发挥自己的实力。

其实,无论优秀员工还是普通员工,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老板都应该看到其价值,在经营企业的时候采取巧妙的机制,协助员工找到合适的位置。“定机制就是定管理规则,就是让每个人找准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机制可以让普通员工变优秀,让优秀员工变卓越,从而让企业爆发出更高的生产力。

老板当得好,导演功力必定一流

“企业就是一部戏,编剧是老板,导演是老板,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搞的。”其实很多时候,企业的问题不是出在机制或者员工身上,而是在老板身上。

老板的思维层级不够,无论做什么都会捉襟见肘,无所适从。只有提升老板的思维层级,才能站在更高的风口,用更长远的目光带领员工走向光明,带领企业走向伟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