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辉点评上海高考作文:年轻人应豪言壮语,天生我材被需要

陈晓辉点评上海高考作文:年轻人应豪言壮语,天生我材被需要

陈晓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师大少年作家班文学导师,以下是他对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的点评↓↓↓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原题: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70分)

分析:

将题目快慢结合读三遍,抓住关键命题句子——“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且这种被需要心态普遍存在”。对此命题句剖析我们可以有几种解读:1、被需要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体现不了自己的价值了,是否还被需要?2、自己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是对他人有帮助的学识、见解与美德素养引领,还是娱乐化的作秀?表演?炒作?3、被需要心态普遍存在,你认为是对还是错?

综上所述,我们对这篇高考作文题目的命题解析出来了——

一、如果被需要只是为了娱乐式“成为明星”,那么,这种被需要是错误的。(举例素材:1、抖音式的消遣、搞笑与浮躁虚荣心态的被需要关注;2、时事新闻范冰冰式的国家精神造就者奖;3、综艺类低俗节目的市场被需要等。)

二、如果被需要是一种文化素养的引领、自我内涵的提升,是为了对他人有帮助,个人有所作为,这种被需要的积极心态是值得追求的。(举例素材: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等为了心中价值的“被需要”而默默无闻所付出的努力与辛勤。)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要有一杆秤,这是一杆关于道德素养、文化理念与使命的秤,像当年周恩来总理所言“为中国民族崛起而读书”,这就是一种被需要的积极人生使命心态。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而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要豪言壮语:“天生我材‘被需要’”,因为我们要对自己的家人、朋友,乃至国家建设都要有所作为、有所担当、有所理想的付出与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