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輝點評上海高考作文:年輕人應豪言壯語,天生我材被需要

陈晓辉点评上海高考作文:年轻人应豪言壮语,天生我材被需要

陳曉輝,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師大少年作家班文學導師,以下是他對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的點評↓↓↓

2018年上海高考作文原題:

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70分)

分析:

將題目快慢結合讀三遍,抓住關鍵命題句子——“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而且這種被需要心態普遍存在”。對此命題句剖析我們可以有幾種解讀:1、被需要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如果體現不了自己的價值了,是否還被需要?2、自己的價值到底是什麼?是對他人有幫助的學識、見解與美德素養引領,還是娛樂化的作秀?表演?炒作?3、被需要心態普遍存在,你認為是對還是錯?

綜上所述,我們對這篇高考作文題目的命題解析出來了——

一、如果被需要只是為了娛樂式“成為明星”,那麼,這種被需要是錯誤的。(舉例素材:1、抖音式的消遣、搞笑與浮躁虛榮心態的被需要關注;2、時事新聞范冰冰式的國家精神造就者獎;3、綜藝類低俗節目的市場被需要等。)

二、如果被需要是一種文化素養的引領、自我內涵的提升,是為了對他人有幫助,個人有所作為,這種被需要的積極心態是值得追求的。(舉例素材:諾貝爾醫學獎屠呦呦、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等為了心中價值的“被需要”而默默無聞所付出的努力與辛勤。)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要有一杆秤,這是一杆關於道德素養、文化理念與使命的秤,像當年周恩來總理所言“為中國民族崛起而讀書”,這就是一種被需要的積極人生使命心態。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而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應該要豪言壯語:“天生我材‘被需要’”,因為我們要對自己的家人、朋友,乃至國家建設都要有所作為、有所擔當、有所理想的付出與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