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鑑賞 沒有紀年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

一種國家央行之幣在發行80多年以後,才弄清楚其印製發行時間,這恐怕在貨幣發行歷史上是非常少見的。

我們知道,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成立以後,共發行過紙幣、銀幣、銅幣三種貨幣。

紙幣與銀幣都有紀年,唯獨銅幣(包括一分和五分兩種)沒有紀年。銅幣究竟是什麼時候發行的?

此前沒有人說清楚。

人民幣鑑賞 沒有紀年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

人民幣鑑賞 沒有紀年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

1994年6月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了李年椿編著的《中央蘇區貨幣文物圖鑑》。書中介紹了作者在1990年8月採訪了時任蘇維埃中央造幣廠廠長的謝里仁的情況。

據謝里仁同志回憶:那時候由於鋼材質量不好,一個好的鋼模能用兩天,差的只能用一天。謝里仁同志這個說法如果準確的話,以平均一個鋼模使用一天半時間計算,國家銀行從1932年7月到1934年10月的800來天,為製作五分銅幣就要雕刻1000來個(正面、背面合計)鋼模。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版式十多年,在《紅色貨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發行貨幣版別研究》一書中,已經作了介紹的五分銅幣版式293個,這幾年新發現出譜品3個,共計296個。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的製作過程中,工人們本著的是節約原則,因此,在使用鋼模時並不都是一一對應進行生產的。而是隻要發現哪個鋼模不能使用了就換那個,不會正背面兩個同時一起換掉。

至於銅幣的發行時間,80多年以來,錢幣學界對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的發行時間,要麼迴避這個問題而不提,要麼毫無根據地主觀臆造為1932年。縱觀國內外眾多的錢幣評級公司,所評級裝盒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在時間註明上,寫的都是1932年。

人民幣鑑賞 沒有紀年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

那麼,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究竟是什麼時間製作發行的呢?

在《政權系統》文庫資料第1412頁,有這樣一篇文獻資料: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委員會佈告

第一號

——為統一流通蘇維埃輔幣

(1934年2月5日)

為統一蘇區輔幣,便利市場流通起見,特鑄蘇維埃一分與五分兩種合金屬輔幣,以供給市場上交易之用。這兩種輔幣,現正開始流通,凡我工農及商民群眾,應一律十足通用,倘有反革命分子,故意破壞信用者,一經查出,定即予以革命法律的嚴厲制裁。茲將其使用價格公佈如下:

一分的,每大洋一元,兌換輔幣百枚;

五分的,每大洋一元,兌換輔幣20枚。

主 席 張聞天(洛甫)

秘書長 謝然之

公曆1934年2月5日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五分銅幣是1934年2月5日開始發行的,並非1932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開始發行紙幣,同時印製發行銅幣。

從發行到1934年10月主力紅軍長征,中央造幣廠隨主力紅軍轉移,停止造幣,蘇維埃國家銀行銅幣的製作與流通時間只有短短的8個月。

莫嫌我一身銅臭

您的每①次關注

您的每①次轉發

都許你一世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