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乾隆元寶

鑑賞——乾隆元寶/康熙元寶!

白銀作為貨幣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東漢以來黃金逐步退出流通,白銀地位日益提升,銀錠成為古代基礎貨幣之一。銀錠在宋朝以前稱銀鋌,銀鋌大約出現在三國和南北朝時期,至隋唐時已日益完善,唐代白銀貨幣的形制以銀餅和銀鋌為主,一般是長方形條狀,同時有餅狀和船形;宋代,尤其是南宋,白銀貨幣的使用範圍更廣泛,宋代和金朝銀錠在各地出土較多。宋代白銀貨幣形制以鋌為主,與唐銀相比形態變寬、變厚,正面四角微翹,呈砝碼形,兩頭兩個圓弧呈束腰形,遼、西夏、金的銀錠形制與宋差異不大;元代鑄造的銀錠形制則沿襲了金朝的銀鋌形制,弧首束腰,正面略凹,周圍有多道絲紋。

鑑賞——乾隆元寶/康熙元寶!

自明代初期起,銀錠鑄造有了顯著的發展。明代銀錠形制長度較元代變短,而厚度卻增加,束腰已較小,兩端的弧形消失,周緣增高,特別是兩端更為突出,形成一個雙翅。明代奠定了以後歷代的白銀流通局面,今天我們所見的銀錠,以明清兩代及民國初期留存下來的居多。這主要是因為這段時期的銀錠成為主要流通貨幣,加之民間收藏盛行,流傳下來的就相對要多一些,而前朝大量的銀錠因被熔鑄而能完好保存下來的已是鳳毛麟角,偶爾所見的也多為出土不久之物。因此人們所收藏的銀錠主要就是以明清兩代發行的銀錠為主,畢竟明清銀錠在鑄造工藝、重量、銘文及形制上都更為規範,其收藏價值不容小覷。

鑑賞——乾隆元寶/康熙元寶!

鴉片戰爭後,外國洋銀(見銀元)大量流入和自鑄銀元流行,並沒有根本改變或取代銀兩制度的地位。混雜的貨幣制度,在對外貿易的金融調度上和在與英鎊比價的變化上,都符合外國資本的需要。1934年宣佈廢兩改元后,銀兩不再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