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接钵制造红利 国产品牌淘金东半球第二大市场

【家电网 HEA.CN 2018年6月7日头条】伴随着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红利消失以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加之国内手机与家电的需求趋于饱和,行业实现高速稳定的增长开始出现困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产业转移的道路。从劳动力和消费需求两方面考虑,寻求劳动力更加廉价同时拥有更大需求的市场,无疑是中国企业目前的最佳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印度市场由于拥有较为廉价的劳动力且市场需求庞大,成为了一众中国企业全新的掘金热土。以手机行业为例,小米、华为选择进军印度市场。2014年,小米在巅峰时期进入印度市场,并在当年获得印度国内排名第五的份额。

实际上,多家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印度并非偶然。不管是手机业还是家电业,印度都被业界认为是接替中国制造的有利选项之一,同时依托于庞大的人口,成为东半球仅次于中国的家电需求市场。

然而,除了中国企业外,大部分国际一流的科技公司都对印度市场缺乏足够的重视,包括苹果公司。从苹果的全球产品和定价策略来看,苹果对印度市场实际上是忽视的态度。不同于三星在高中低端均有布局的机海战术,苹果采取的是精品策略,产品集中在高端市场,售价一般在4000元人民币以上。因此,难以走入消费水平较低的印度,导致苹果手机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不足3%。与之相对的是,苹果市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将近20%。

正是因为如此,诸如小米、OPPO、VIVO等企业才能够有机会利用消费升级的市场空隙,进入到印度这个南亚大市场里。

庞大的人口带来印度无限的消费市场

毫无疑问,印度是一个永远无法忽视的市场。据2016年普查数据,印度现在的人口大约为13.26亿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印度早前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因引起群众不满而被迫停止,导致其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有机构预计到2020年,印度的人口将会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意味着,印度不仅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还拥有一个庞大的且正在不断扩大的市场。

印度接钵制造红利 国产品牌淘金东半球第二大市场

目前,印度的电器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据印度中国文化经济促进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印度只有40%的家庭拥有电视机、29%的家庭拥有冰箱、11%的家庭拥有洗衣机、6%的家庭拥有电脑或笔记本、不到4%的家庭拥有空调。2017年,印度耐用消费品市场的整体规达到1兆卢比,约合155亿美元左右。在电器领域,印度尚存有巨大的空白区域,这意味着印度电器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印度又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呈现两极化分布,小部分富人垄断了印度将近70%的的财富。导致普通民众的整体消费水平不高,约80%的印度家庭年收入不到4000美元,等同于2000年到2005间的中国,因此印度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对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追求并不苛刻。在消费层面的表现为,中低端产品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政策层面,印度十分鼓励外来厂商来印度进行投资。为了促使更多外资到印度设厂,印度政府在贸易政策上做了诸多调整,包括大幅提高电子、家电等产品的进口关税。在印度市场,韩系品牌LG、三星占有绝对地位,主导了大家电市场;日系品牌松下、日立、大金等则占据了高端市场和空调市场;美系品牌惠而浦的发展状况则好于其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印度本土品牌在空调市场和小家电市场均占有一定的份额。

本土化是国内企业进驻印度市场的灵丹妙药

基于印度本土的发展状况,本土化是中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的最佳路径。实际上渠道是企业把产品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必经的路径,因此,如果企业要在一个新兴的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打通渠道。

在印度,其国内电商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以及电商巨头亚马逊纷纷展现了进入印度市场的意愿。今年5月9日,沃尔玛宣布,将以160亿美元收购印度电商巨头的Flipkart 77%的股权。据了解,Flipkart是印度第一大电商企业,占据印度电商份额接近一半,其性质相当于天猫之于中国。

另外,亚马逊多次在印度项目上投入资金,并将印度站作为近几年的发展重点。有消息称亚马逊印度站有意向中国卖家开放,不过基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未能够实现,中国卖家想要进驻印度站,只能和印度当地人合资注册。不过亚马逊有意向中国卖家抛出橄榄枝,那么进入门槛想必会有所降低。

更重要的是,目前印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000元人民币左右,其中80%的家庭为中低收入家庭,因此消费能力远不足以消费高端产品,导致高性价比产品成为主流,比如500元到1500元的手机或是1300到1900元的平板电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借助子品牌进入印度市场,销售低端价位的产品不失为打开市场的一种手段。实际上,由于低价,大多数品牌并没有将“硬件”控喜欢的高端进行铺货。

如TCL子品牌iFFALCON,该品牌在印度只出售32英寸、40英寸等定价比较低的产品。一来可以低价打入印度市场,同时还有庞大的母品牌在背后做支撑,二来即使日后母品牌介入转型高端产品,也不会引起消费者反感。

加上印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对电子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缘故,企业若想以低价快速抢占市场,就必须在印度境内设厂,实现本地化生产。现在,印度正在形成规模化制造的产业链环境,如富士康在印度有工厂,华为、小米等手机品牌也相继在印度设厂。这种发展模式如同当年珠三角的发展模式,在零部件供应商密集区建立组装厂,形成工业聚集区,进行资源共享同时降低成本。

由于印度实行联邦制,每个邦的法律法规均有差别,因此导致不同地区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如接口不完全一致,此外印度当地存在多种官方语言,语言之间不互通,因此电器的语言需要针对销售的地区进行定制。在印度热爱歌舞的娱乐环境中,广告宣传方面可以采取中国现有的模式,比如聘请印度知名演员、歌手担当代言人又或者是在当地热门的电视剧或节目里植入产品信息。这种模式在印度实行起来具有更廉价、效果更亲切的特点。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且在不断扩张的市场,想必没有人会错过印度市场成长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