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近日“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寫入了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提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還是第一次”!

無疑,中小學生減負成了全國兩會最熱的話題,而“三點半以後”則成了熱點話題中的焦點。如何有效解決“三點半難題”使得孩子校內學習與家長、社會高效契合,充實孩子課外之餘的成長時光,這是我們每一位公民及有關機構的職責所在。

近年來國家積極響應關於傳統文化的迴歸,藝術文化進校園、走進課堂的呼聲越來越高,更是與教育部的減負政策“三點半問題”高度契合。自十九大以來,則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

即刻,「藝鳴華夏平臺」將攜手戰略合作伙伴「河南省華夏美術館」通過書畫藝術進校園、進課堂等展現形式,讓傳統書畫文化在孩子們的課堂上綻放光芒。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藝鳴華夏攜手華夏美術館,走進鄭州管城區南十里鋪小學

理想國曾出過一本書——《留住手藝》。作者鹽野米松在這本書裡記錄了16位能工巧匠的生活與繪畫、書法、雕刻、紡織工藝師等。

其實,藝術大師與孩子之間,即便素未謀面,也會互感相惜。從他們的手底裡流淌出來的藝術作品,即擁有溫度、又充滿性格。

留存藝術,文化傳承,孩子的天性充滿靈性,給予名家作品賞析與練習,讓優秀作品溫潤孩子心靈,增強孩子對於傳統文化的自信感。讓孩子走進大師、讓孩子感受經典、讓孩子陶冶情操、讓孩子提高修養。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馬 雲“未來三十年是最佳的超車時代,是重新定義的變革時代。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他沒有辦法競爭過機器時代。”

李開復“未來什麼都有可能被替代,唯獨藝術和娛樂不可能被替代。”

吳冠中“如今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專業書法導師現場示範

從小培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說過:“小學階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勞動素質的基礎,還要打好寫規範漢字的基礎,這是很重要的。”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孩子們現場體驗書寫“春聯福”

現場專業書法導師的傾力傳授,導師從書法用具、運筆、書寫節奏等多方面,向孩子展示大國書法的魅力。孩子們認真聆聽,書寫起來“有模有樣”,深切的感受著中華文化書法的博大魅力。

漢字是一種文化,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文字是一種凝聚力。每個漢字積澱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精髓,凝聚著民族精神,教孩子寫漢字,讓他們體驗民族文化,體驗民族的思想和情感以及民族精神。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專業國畫導師現場示範

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都有著自身獨特表達形式和魅力展現。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生動有趣的版畫體驗區

孩子學習國畫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的國學修養,繼承千年的文化瑰寶,發揚傳統文化,還能充實內在修養,沉寂在深厚的文化藝術傳承當中。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藝鳴共享 ∣ 書畫進課堂,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國粹經典

導師指導孩子體驗篆刻藝術

篆刻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其獨特的魅力,深厚的底蘊常讓人不自覺回味過往的故事。

時光荏苒,人潮散去,關於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藝鳴華夏平臺將始終攜手河南省華夏美術館,肩負社會使命,傳承民族藝術,任重而道遠。

這一切都是光明的開始,未來一定綻放光彩,著實令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