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改委主任说了 未来浙江这些重大产业投资机会好

省发改委主任说了 未来浙江这些重大产业投资机会好

“大湾区是现代化浙江的空间特征,大花园是现代化浙江的普遍形态,大通道是现代化浙江的发展轴线,大都市区是现代化浙江的发展极。”6月7日,第二十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正式开幕。在本届浙洽会主论坛浙江国际投资论坛上,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孟刚向与会代表系统介绍了浙江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大湾区建设的系统规划和最新进展。

“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是引领浙江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为浙江描绘了激动人心的发展蓝图。”正如孟刚所说,四大建设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发展动能的转换、增长格局的重塑,必将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必将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投资机会。

在论坛现场举行的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中,四大建设现场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348.7亿元;场外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614.6亿元,可见社会各界对四大建设投资参与热情高昂。

那么,未来四大建设怎么干?又将涌现哪些潜力巨大的投资领域?

孟刚介绍,首先,将通过整合提升现有产业集聚区、开发区、高新区,加快推进三廊、四新区建设,高标准创建一批“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推进重大发展平台建设。同时,还将围绕“三廊四新区”建设,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十大名山公园等标志性项目,沪嘉甬铁路、杭温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等共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现场还解读了未来浙江将着力谋划的重大产业,据介绍,这些重大产业很多都有着万亿级的规模,发展潜力大、投资机会好。

着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柔性电子、量子通信等领域前瞻布局,建设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在集成电路材料、高端磁性材料、合成新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增材制造等领域推进产学研合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制造中心;在生物药物创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率先突破,打造全球新兴的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中心。

着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升级版。

着力培育发展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幸福产业。重点培育衢州、丽水等地的医养产业,健全功能完善、投入多元、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打响一批国际知名的传统老字号中医药品牌。

着力建设一批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25个左右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分享经济平台,建成20个以上产值超百亿元的“互联网+”示范园区。

【浙江新闻+】

何谓四大建设?

大湾区建设的总目标是“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现代化世界级大湾区”,具体目标是建设“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到2022年湾区经济总量达到6万亿元以上,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47%以上;到2035年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大湾区建设总布局是“一环一带一通道”,即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其中环杭州湾经济区是建设重点,将构筑“一港两极三廊四新区”的空间格局。一港,即高水平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创自由贸易港;两极,即强化杭州、宁波两大都市区极核辐射带动作用;三廊,即提升发展杭州城西、宁波甬江、嘉兴G60三大科创大走廊;四新区,即谋划打造杭州江东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四大新区。大湾区建设始终坚持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目标导向,强化创新驱动、要素集聚和高端产业发展,组织实施现代产业高地、“互联网+”科创高地、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湾区现代交通、开放高地、美丽大湾区六大建设行动。

大花园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结合体、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的融合体、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体。大花园建设范围是全省,核心区是衢州市、丽水市。要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目标要求,到2022年把全省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绿色发展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域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建设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到2035年,湾区蓝色宜业、花园绿色宜游、都市彩色宜居、通道景色宜行,建成绿色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大花园。围绕大花园建设要组织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全域旅游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绿色发展机制创新五大工程。其中全域旅游推进工程,重点是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品牌、提升重点旅游区能级,建设“七带一区”,即打造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浙西南生态旅游带、大运河(浙江)文化带、佛道名山旅游带、浙中影视文化旅游带、浙北精品旅游带、海湾海岛旅游带和生态旅游协作区。

大通道建设对于支撑我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都市区和开放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大通道建设,到2022年我省将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基本建成“三个1小时”交通圈,即省域1小时、市域1小时、城区1小时交通圈,省交通网络通达率、综合枢纽一体化服务功能、运输服务质量效率和物流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海陆空多元立体、无缝对接、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成。到2035年,我省90%以上县(市)通高铁、有机场,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化的交通强省。大通道建设要突出三大通道、四大枢纽、“四港”融合,统筹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三大通道即开放通道、湾区通道、美丽通道,四大枢纽即杭州、宁波、温州和金义四大都市区国际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港融合即海港、陆港、空港和信息港融合发展。

大都市区是我省区域经济和城市化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高级功能形态,是大湾区的主引擎、大花园的主支撑、大通道的主枢纽。都市区范围主要是都市核心功能区及其毗邻的1小时通勤区,远期还将向周边地区进一步拓展。以推动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为龙头、以推进杭州宁波一体化发展为主轴、以全面提升四大都市区综合能级为核心,充分发挥都市区对区域城乡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由核心城市引领、中心城市和特色小城镇节点支撑、全省大通道联动贯穿的网络型城市连绵带。充分发挥大都市区集聚集成集约功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人的城市化,聚力提升大都市区创新驱动力、产业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交通通达力、生态承载力、公共服务保障力、文化软实力和综合治理力,着力建设智慧城市、低碳城市、花园城市,全面构建“一群、一轴、四区、四圈”总体格局,努力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最具活力的金南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