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30歲以後就不讀書了?

為什麼很多人30歲以後就不讀書了?

1/5、我們正處於一個女人比男人更愛讀書的時代嗎?

1995年一項關於讀書的調查,中國男性和女性閱讀率的比例是79:21,愛看書的男人遠遠超過女人。

到了十年後的2005年,一份《中國六城市圖書零售市場讀者調查報告》顯示,女性閱讀率在當年首次超越男性3.8個百分點——我估計這也是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上的頭一次。

之後,這個比例繼續上升,再到2018年,根據最新的《2018 中國圖書閱讀市場專題分析報告》的統計,紙質書的女性閱讀比例接近7成。

為什麼很多人30歲以後就不讀書了?

可以說,我們正處於一個女人比男人更愛讀書的時代。

這些年,到底是女人變得愛讀書了呢,還是男人變得不愛讀書了呢?

2/5、為什麼女人比男人更愛讀書?

原因可以從另一個數據中推測出來:90後閱讀者佔比超過50%。

為什麼很多人30歲以後就不讀書了?

前面說了,女性閱讀率是從90年代後逐漸上升的,那麼基本可以得出結論:女性整體閱讀比例的上升,是因為年輕讀者中女性的比重更高。

讀書如此,寫作亦如此。我加入的以“腰部”、“尾部”號為主的自媒體作者群,至少7成是女性。

像“人神共奮”這種純理性、不煽情的號,很多人都以為讀者都是大老爺們,其實女生還是佔51%。

我們對男女差別的很多看法,都是歷史的偏見。那些說女人“胸大無腦”的男人,其實他們的書架上擺的還是他們二十歲時買的書。

即使是男人誇“讀書的女人有氣質”,背後也隱藏著一個意思:男人嘴上說喜歡“愛讀書的女人”,其實只是喜歡看她讀書的樣子而已。

現代女性正意識到,幾千年來的“讀書霸權”已經易主。前幾年,波蘭女性發起一項名為“閱讀的召喚(calling for reading)”的運動,喊出一個帶著幾分嘲諷幾分自豪的口號:“你不讀書,我們就不跟你睡覺”。

很多人對此的解釋是:男人不讀書,是因為經濟壓力太大。

美國認知神經學家瑪麗安娜▪沃爾夫在《普魯斯特與烏賊》一書中發明了一個叫“閱讀腦”的詞。她認為,人類從“會說話”到“會閱讀”用了幾萬年的時間,人類真正的閱讀史只有幾千年,所以我們的大腦天生不適合閱讀。

而“閱讀腦”正是人為了閱讀而對大腦進行的改造,現代的兒童從“會說話”到“會閱讀”只有幾年的時間,並不足以完成這個過程。

移除

為什麼很多人30歲以後就不讀書了?

三十歲以上的男人不讀書,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最理直氣壯的莫過於忙——男人可能迫於生活壓力,放棄了“閱讀腦”,因為“讀書改造大腦”的過程實在是太累了。相對而言,女性(特別是年輕女生)的經濟壓力小於男性,所以她們保留了“閱讀腦”。

可是,很多人並不同意這個說法,是的,你們男人白天要上班賺錢,但明明是下班還要應酬吹牛逼、還要撩妹打遊戲,才沒有時間看書的嘛。

所以,男人不讀書的原因,有必要繼續深入靈魂。

3/5、為什麼很多人30歲以後就不讀書了?

仔細看這個年齡數據,70後閱讀者的佔比,大約只有80後的一半,70後和80後加起來也不超過90後,這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越來越不愛書了。

為什麼呢?我們再來看下面一張中列出了70、80、90後最愛讀的書。

移除

為什麼很多人30歲以後就不讀書了?

90後的書單包括兩類書,從閱讀的功利性上講,這是兩個極端:考試類的書是純功利的,用會了就丟;情感、文學類的書是“非功利”的,完全是個人愛好。

70後愛買的文史哲一類的書,都是“沒有什麼用”的書。

可不可以這麼說,90後讀者中,以“功利性閱讀”為主的那一部分,二十年後也將同樣成為一個不讀書的人,從這個統計中消失?

我20多歲時的閱讀基本上以小說為主,30多歲主要讀經濟、歷史、管理類的書,現在比較雜,但其中很多哲學、社科類的書,都是以前不大愛讀的。我想,我可以保持“讀書腦”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遠離“功利性閱讀”。

而我20多歲時的同齡人中,喜歡讀成功學書的,現在基本上都不讀書了。

功利性閱讀,正是年齡越大,愛讀書的人越少的原因 。

90後並不是“愛讀書”,而是因為他們剛剛離開學校不久,十幾年“閱讀腦”的改造效果尚存,讀書習慣對他們而言還不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他們一走進職場,就會面臨更大的成功壓力,特別是男性,這種壓力會讓他們的閱讀更加功利化。

後臺很多讀者向我提出各種各樣的職場問題,我也會挑一些變成文章的主題,但我不太願意直接告訴你具體應該怎麼做,因為如果你不能成為“適合說這些話的人”,不能成為“適合做這些事的人”,就算告訴你我的答案,你也用不了。

讀書也是如此,每一個懷著“學以致用”為目的而讀書的人,早晚有一天會放下書,因為讀書真的沒!有!用!

與“如何讀書”相關的文章

職場人建立知識結構的必讀書

課文裡隱藏的愛情故事,遠不止李雷和韓梅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