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和他的经典著作,“永恒是很长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享年76岁。

霍金和他的经典著作,“永恒是很长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他因患“渐冻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坚,让自己的劣势变成优势,专心的投入宇宙之中。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行列中。尽管他只能早在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早已遨游到广袤的宇宙中,去帮人类解开宇宙德未解之谜。

为了纪念霍金,来盘点一下霍金创作的历史性著作。

1988年:《时间简史》

2005年:《时间简史(普及版)》

全书共十二章,讲得全都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论中存在的未解决的冲突,并指出了把量子力学、热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统一起来存在的问题,该书的定位是让那些对宇宙学有兴趣的普通读者了解他的理论和其中的数学原理。

在《时间简史》中,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得到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爆炸与重生等科普知识,完全改变了人们有关物理学、宇宙和时间本身的观念,向人们展现了当代有关宇宙的最重要的科学思想。

霍金和他的经典著作,“永恒是很长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1993年:《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1976 -1992年,霍金完成了《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一书,此书由他亲自写的文章和演讲稿一共13篇集结而成。书中主要对有关虚时间、由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进行了努力探索,并且对与有关人的自由意志、生活价值以及死亡都作出了较为独特的见解。

宇宙的浩淼和人类的渺小让我们对宇宙物理学充满好奇和憧憬,那无数不为人知的问题等待着人们研究和探求。

霍金和他的经典著作,“永恒是很长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2001年:《果壳中的宇宙》

这本书围绕主题是宇宙学,设计广义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暴涨、时间旅行、弦论、超引力等诸多前沿概念。

相比较时间简史,这一本书似乎在内容上没那么好懂了,似乎也更专业了! 相比霍金大神的两大巨著—《时间简史》与《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是个黑洞,高度致密且过了视界就出不来,《果壳里的宇宙》是个虫洞,一边看一边往回穿越去翻《时间简史》。

霍金和他的经典著作,“永恒是很长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2002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这本书将遇到五位使世界科学进程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科学巨人——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和爱因斯坦。我们能看到霍金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了解到哥白尼虽身为波兰神职人员,仍然坚定不移地献身真理,与宗教学说作斗争,了解到伽利略的挑战精神、开普勒在家庭与经济状况方面的不幸、牛顿的感情纠葛和爱因斯坦人生之初的卑微等,而且能通过阅读书中节选的科学经典进入他们的心灵,体会他们进行伟大的科学创造的历史情境和过程,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您或许不曾了解的丰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经典理论和他们对天文学和物理学的不灭贡献。您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宇宙、理解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霍金和他的经典著作,“永恒是很长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2010年:《大设计》

这本书是斯蒂芬·霍金。霍金的《时间简史》是他1988年之前对理论物理与宇宙学的总结。如今历史车轮又转过了20多年,人类对宇宙有了新的发现和理解,他自己对宇宙和统一理论也有了许多新的思考,对于未来的发展有许多预言和展望。

宇宙不是上帝创造的。霍金教授认为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物理学定律向传统宗教信仰发起了挑战。 霍金在这本新书里说:“由于存在万有引力等定律,因此宇宙能够,而且将是从无到有自己创造了自己。自然发生说(spontaneous generation)是有物而非无物存在的原因,它是宇宙和人类存在的原因。没必要借助上帝引燃蓝色导火线,让宇宙诞生。”

霍金和他的经典著作,“永恒是很长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

一颗闪烁的星从人间到了天堂,他的天才猜想给了人类一个有一个惊喜。他是天才,伟大的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