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谈(1)

大自然到处都是鱼虫鸟兽。它们千姿百态,绚丽夺目,五彩缤纷,形形色色...... 由此会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奇趣的问题,无穷的奥秘,走进文章获得动物小知识,解答你的疑惑。引导你观察周围的动物。启发你探索的心。

动物趣谈(1)

灵猫奇闻

灵猫的外貌、大小和形状与猫相似,但它们不是猫的同族,而是食肉目科中的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小野兽。

灵猫有一种自卫的方法,那就是会放臭弹,每当遇到敌人追赶难于逃脱时,它们就从肛门腺里,放出特殊的臭味分泌物—臭弹,这种臭弹熏得令人作呕。使敌人不敢在追赶它们。灵猫会放臭弹,但不要以为它全身都是臭的。在它的会阴处,还有一个香囊能分泌出油质液体,着液体具有芳香馥郁的奇香,人们称为灵香猫。灵香猫名贵的很,可与麝香媲美,只要在高级香水、香皂和化妆品中加上万分之一的灵猫香,就能飘逸出经久不失的清香,为了取得更多的灵猫香,在我国的一些动物园中已经开始驯养灵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灵猫的皮毛底绒厚,地质好。用做褥垫有隔绝潮湿的功能,做裘服也很暖和,灵猫尾巴很长,且有一圈圈黑白相间的颜色,很好看。因此,人们经常把它的尾巴做京剧戏装上的头饰。被毛上是鬣毛粗硬可以制作刷子和画笔,可见其用处非常大呢。

动物趣谈(1)

可恶的老鼠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句话表明人们对老鼠深深痛恨。老鼠的确 罪大恶极、令人讨厌的动物,它不仅偷吃水稻,水果等农作物,还会跑到人类的住所偷食物,有人统计过,一只老鼠每年要吃掉10千克左右的粮食,被糟蹋的就更多了。老鼠还在晚上钻到禽舍,咬死牲畜,更可恶的是它还在田基、河堤水坝上打洞,轻则造成农田漏水,重则使堤围崩溃,酿成水灾。在林区,它咬坏树苗,破坏森林。在民宅,偷吃食物,啃烂东西。老鼠还是一个瘟神,传播危险疾病,例如:鼠疫,羌虫病、鼠性立克次病、鼠咬热等等。它还是贮存钩端螺旋体病的祸根,是这种病的媒介,老鼠多的地方还敢咬人。特别是小孩和婴儿。

动物趣谈(1)

在吃玉米的老鼠

神奇的四不像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

动物趣谈(1)

四不像

“多愁善感”的鳄鱼

一说到鳄鱼,很自然的就会想起"鳄鱼的眼泪“的谚语,据说,鳄鱼在吞食其他动物之前,总要先掉几滴眼泪,然后才张开大嘴,一口吞下去。于是,鳄鱼的眼泪便作为残忍而又虚伪的代名词为人所知了。并以此来形容那些伪君子。其实这并不是说鳄鱼有怜悯之心,或是多愁善感之情,而是为了排泄过多的盐分,热恰恰鳄鱼的盐腺就在眼睛附近。当它吞食食物时,也许正好在排泄多余的盐分,因此,人们也就误认为它出自怜悯之心了热泪流满面了。

动物趣谈(1)

灭蚊小能手

夏天到了,一场与蚊子的战斗又开始了。有能灭蚊的各种方法全来一遍,就盼着能睡个好觉。有一种鱼呢,恰恰是灭蚊能手。叫做食蚊鱼。

食蚊鱼又名长颏鱼、将鱼、柳条鱼,原产美国东南部、墨西哥及古巴,因对消灭疟蚊及其他蚊子的幼虫有一定作用,而被一些国家移殖。1924年由菲律宾引进中国,在杭州西湖放养,后来又引到广东地区放养。因食蚊鱼灭蚊效果显著,所以颇受人们欢迎。长江以北也有分布,比如河北唐山开滦赵各庄矿区洗煤废水流域中便有很多年的繁殖栖息历史。

动物趣谈(1)

食蚊鱼

由于它无胃,消化道较粗短,在捕食蚊子幼体时可谓是狼吞虎咽。当水温适宜时,每条鱼一昼夜可吞食蚊子幼体40~100只,最多能吞食200多只。利用食蚊鱼灭蚊,既不污染环境,又能把蚊子幼虫消灭在水体里,可有效地控制蚊子的滋生。如果各地都普遍养殖食蚊鱼,对于消灭蚊子,有效控制和预防通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将大有裨益。

蛇中巨人和侏儒

蛇中巨人—蟒蛇

蟒蛇是当今世界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侧各有一小型爪状痕迹,为退化后肢的残余。这种后肢虽然已经不能行走,但都还能自由活动。体色黑,有云状斑纹,背面有一条黄褐斑,两侧各有一条黄色条状纹。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以肉类为食。

蟒蛇身体又长又大,在山林中初次见到它,的确很吓人,但是,只要不怕它,就有好办法对它, 因为它嗅到人的气味,就害怕得不敢动弹,再也不会昂首吐舌,发出呼呼的声音向人示威,于是便可轻轻抓住,蟒蛇喜热怕冷,秋天,它们大量进食。为冬天贮存大量脂肪,一到冬天就进入洞中冬眠。

动物趣谈(1)

其实凶猛的蟒蛇经过驯养后,也变得善良起来,为主人效劳

。在印度,有人用驯养大蟒蛇当作保姆看孩子,以及捉毒蛇赶毒蛇。在巴西,不少人家里都驯养了大蟒蛇,多用来看管小孩,蟒蛇很称职,小孩玩耍时,它寸步不离地伴随着 还在四周巡逻,不让毒蛇进入屋子。

蛇中侏儒—小盲蛇

盲蛇,又称钩盲蛇,为台湾地区所产蛇类中体形最小,体长不超过20公分,呈圆筒状,形似蚯蚓,故又称“蚯蚓蛇”。头小呈半圆形,与颈不易区分,眼睛极小且退化成感光眼点呈黑点状。鼻鳞有一沟将鼻鳞分成前后两半。体鳞20列。尾部短而呈钝形。全身大致为黑褐色或褐色。

蛇目的一科,是世界上最小的蛇。无毒,体呈圆柱形,从头到尾粗细相似,尾短、周身被大小一致的、覆瓦状排列的圆鳞,没有腹鳞的分化。已知约3属160余种,广泛分布于中美、南美、西印度群岛、欧洲南部、非洲、亚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暖温带及热带地区。

动物趣谈(1)

飞檐走壁的壁虎

在夜晚,人们常常在房间 的墙壁、门窗或天花板上。很容易看见一种白里带黄的小动物,它的长度相当于成年人的中指那么长,它们三三两两在那里爬来爬去,捕食蚊蝇等你等小昆虫,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壁虎,它善于在灯光下捕食纹、蝇、小昆虫,捕食时射出广而阔的舌头,壁虎对人有益,应多加保护。

动物趣谈(1)

壁虎是蜥蜴的1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壁虎在受到惊吓或者当你去捕捉它的时候,只要一碰到它,它的尾巴就会立即折断,壁虎也就乘机逃跑了。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叫做“自割”,也称为“自切”、“自残”和“自截”。因为折断的一段尾巴里有许多神经,它离开身体以后,神经并没有马上失去作用,所以还会摆动,起了吓唬作用,有时能够达到自卫的目的。至于有人说,壁虎的尾巴断后会钻到人的耳朵里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断尾大多落在地上,即使仍留在墙上,虽然还会摆动,但已没有定向活动的能力,所以是不会钻到人的耳朵里去的。有人问:壁虎折断了一段尾巴以后,会不会影响它的正常生活?这可不必担心,断尾后的壁虎过不太久,尾巴又会再生出来。

动物趣谈(1)

下期见小伙伴们,我们继续探寻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