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如何能穿石?習近平教寧德這樣回答

這兩日,“學習大軍”連續對光明日報頭版文章《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寧德脫貧紀事》跟進評論。三十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為閩東脫貧探索出的“寧德模式”越來越受到全國範圍的關注。在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很多地區都在思考如何實現精準扶貧,那麼寧德究竟是靠什麼精神成為全國脫貧的樣本?習近平是通過什麼樣的理念扭轉了貧困地區的面貌?讓“學習大軍”繼續為您分享來自寧德的回答:

扶貧需要先扶志。說到閩東地區,在多數人印象中就是“老、少、邊、島、貧”這五個字。革命老區,受過戰爭的嚴重摧殘;少數民族聚集,民族工作意義重大;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因素制約,雖然地處我國東南沿海,但商品經濟發展相較於其他地區存在“先天不足”。跟經濟的窮困相比,最為嚴重的是“窮自在”、“等、靠、要”這種思維上的貧困,成為禁錮住閩東人民發展步伐的主因之一。面對閩東人自信心不足,認為自己萬事不如人的狀況,習近平首先提出要提振全區域發展的士氣,強調:“扶貧先要扶志,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不要言必稱貧,處處說貧。”一個人自立於世間,首先要有跟他人平等的自信,認為自己處處不如人,就很難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久而久之,真的可能一無是處。一個國家也是如此,如果認為中華民族是“東亞病夫”,那麼,這樣精神上的萎靡就會籠罩全社會,整個國家就會失去發展的信心。一個地區當然也是如此,看不到閩東的“閃光點”,就永遠只能排末位。所以,習近平先要掃蕩掉這些陳舊思想,除了從反面否定錯誤思想,習近平還從正面弘揚積極思想,認為 “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如果說淡化貧困意識是把病人身上的毒素清除,強調可以後來居上,就是給這個恢復意識的人足夠的營養。對於地區來說,就獲得了發展的強大動力。當年在閩東強調的志氣,與今天整個中華民族強調的“文化自信”是一個道理。

扶貧必須久久為功。2018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誌性的指標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既要下決心,消除絕對貧困,又不能把胃口吊得太高,使大家期望值太高,力不從心,小馬拉大車,你拉不動,你拉不動的結果是好心沒辦成好事’。”扶貧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工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並不是科學的扶貧、脫貧之路,急於求成就容易脫離實際。扶貧是加強社會這個“木桶”最短的一塊“木板”,如果空喊口號只會流於形式,造成扶假貧,真正的貧困問題依然還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寧德福鼎市赤溪村視頻連線時提出,扶貧必須久久為功就是要求寧德在扶貧的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不搞政績工程,扶貧的數據是實實在在的,不參水分的。今天我們的扶貧工作已經進入到決勝階段,前面的努力已經化為豐碩的成果,在這個時候強調久久為功就更為重要。只有堅持滴水穿石的初心,才能不在即將勝利的時候,為了滿足更大的期待,被周圍的聲音裹挾,而偏離了路線。滴水穿石、久久為功,既是當年閩東精神的核心,也是今天精準扶貧需要時刻提醒的良藥。剩下的不到三年時間,一刻也不能放鬆放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