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菜說一戰系列八:德國是如何在短短幾十年追上英國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這邊主力是英國和法國,美國最後加入,而俄國戰力有限,在東線只能牽制,還被德軍打垮了,至於意大利等國都是添頭,有一個不多,沒一個不少,同盟國這邊是德國,同盟國本來是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但是開戰後意大利就跑到同盟國一邊去了,而奧匈帝國則只能欺負欺負塞爾維亞這些小國,被沙俄打的落花流水,要德軍來救援。所以最終的主力就是英國法國和德國作戰,德國在陸地上和法國和英國軍隊作戰,在海洋上和英國海軍作戰,雖然海軍被實力遠強於自己的英國海軍壓制,但是陸軍卻能有來有往,戰爭初期差點打到巴黎,在長期的拉鋸戰中還能拖垮沙俄,只是最後美國參戰後才被這最後一根稻草壓垮。

雜菜說一戰系列八:德國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追上英國的

眾所周知,英國在一戰前一直是第一強國,法國當年也是歐洲大陸的強國,當年壓得沒統一前的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就是普魯士透不過氣來,沙俄就不用說了,一度也是歐洲憲兵,雖然在日俄戰爭後財政崩潰,不過看看奧匈帝國在沙俄面前的樣子,就知道沙俄還是能打的。怎麼在德國統一之後,德國一下發展的如此之快,能夠一挑三呢?

雜菜說一戰系列八:德國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追上英國的

經濟是國家的基礎實力,1914年,各國的國民收入,美國是137億美元,德國是 120億美元,英國和法國是110億和60億,德國高於英國,是法國的兩倍。鋼鐵是武器製造的基礎,1914年美國鋼產量是3180萬噸,德國是1760萬噸,英國778萬噸,法國是468噸,兩個加一起都比不過德國,就算加上沙俄的491萬噸,都比不過德國。鋼鐵充足,才能造出足夠的武器,德國能一挑三就在於它的製造業,他的鋼鐵工業。問題又來了,那麼為何德國的製造業能發展的這麼快,超過英國和法國呢

雜菜說一戰系列八:德國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追上英國的

在很多經濟類書籍中,我們看到德國包括美國發展如此迅速,要得益於後發優勢,比如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工業革命的國家,所以蒸汽機眾多,但是等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因為原來的蒸汽機還能用,淘汰換新的內燃機實在太浪費了,所以資本家明明研究出了新技術,卻不肯用,而德國美國卻能迅速的採用新技術,所以反而更快速趕上英國和法國這些老牌帝國。

這當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並非全部因素,要知道除了英法之外,大多數國家都很落後,為何不是其他國家有後發優勢,而是德國和美國呢?

在我看來,至少還有三個因素很重要:第一:獨立自主而且強有力的政府,那些殖民地半殖民地政治被人操控,經濟命脈在別人掌握中,根本沒有能力自己研發科技,發展經濟,所以大多數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實際上就做不到的,他們的宗主國也不會容許他們這麼做,德國在普法戰爭後統一了德意志,是日後能夠發展壯大的最最基本的條件,假如連德意志都統一不了,就別想著追趕英法了。

雜菜說一戰系列八:德國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追上英國的

第二:人口基數足夠,人口是很重要的因素,不管是農業還是工業,都需要人口,沒有足夠的人口,根本就無法建立起有效的工業體系,更別提作戰了,那些小國就算科技先進,但是面對人口大國如潮水一般湧來的軍隊,根本無力對抗,而且事實上是,沒有足夠的人口,甚至連工業和科技都無法維持,任何一個工業和科技背後都需要大量的工業和科技人口支持,大多數小國只能選擇一到兩個科技或者工業突破,這點即便現在也是如此,更不用說作戰中兵力比別人越多優勢越大是基本常識。在一戰時期,英國和法國人口只有4000多萬,而德國有6000多萬,這就是德國的底氣之一,就算1換1,德國也能比英法消耗的起,另外要提到的是,美國的人口也近億了,所以在製造業上,美國能超越英法德不是偶然。

雜菜說一戰系列八:德國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追上英國的

第三:教育程度:單純有人口不行,中國人口是第一大國,俄羅斯是歐洲第一人口大國,但是隻有人,發揮不出潛力是沒有用的,而發揮出人口潛力的最好辦法就是教育,而德國的教育在當時的歐洲甚至世界都是最好的,普魯士時代就基本普及了基本義務教育,其他德意志邦也在19世紀初期普及了義務教育,而英國要到1870年才頒佈義務教育法,開始義務教育。據說在19世紀到20世紀,德國的教育程度是最好的,教育人口是最多的,德國人在科學理論掌握和技術、數學方面要領先歐洲諸國,這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能在德國發展乃至壯大的關鍵要素,日後蘇聯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二,歐洲第一,也是因為蘇聯成立後重視教育,所以明明領土和人口少於沙俄,發揮的力量卻遠大於沙俄。‍只有足夠多的科技人口,才能發展出夠強的科技,教育越普及,受到教育的人越多,科技人口和工業人口就越多,科技人口和工業人口越多,科技發展就越快,越能追趕。這點在現在也是一樣的,中國在最近幾十年的進步,很大得益於教育的普及,科技人口和工業人口的爆發性增長。

除了這三點,還有兩個因素也有影響,一個是歷史因素,比如德國本來在歐洲就是有歷史淵源的重要強國,只是在歷史上一直分裂力量分散,但是經濟技術並不算落後,所以統一後追趕快,沙俄在列強中雖然弱,但是也算列強之一,所以蘇聯成立後走上正確道路發展很快,日本雖然人口也不少,也算重視教育,可是畢竟當年太落後,追趕起來就很吃力,在列強中只是小字號。

另外一個就是殖民地了,不管怎麼說,發展工業都需要市場和原料產地,像德國發展已經算不錯了,但是畢竟領土小,殖民地少,(美國為何能發展快,領土大,人口多,物產豐富。)尤其殖民地世界對其他國家是有限制的,這就是德國一心要打破英法限制的原因,因為舊有的格局已經阻礙他了,雖然一戰和二戰沒有勝利,但是最終舊的格局確實在二戰之後被瓦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