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算力三國殺,在BTC和BCH的較量中,贏家居然是他?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

我本機槍池,賺錢樂無邊,誰賺就挖誰,曹姓又如何。

——某釜

比特幣算力三國殺,在BTC和BCH的較量中,贏家居然是他?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漢家區塊鏈面臨分叉危局。分叉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因為算法上的相同,算力可以非常容易的在兩個分叉幣中來回跳躍。無論是ETH/ETC,還是BTC/BCH,機槍池們對幣價和算力分佈虎視眈眈;只要諸葛亮做法,風向一變,算力會向另外一側的岸邊湧去。(什麼?你說BTG?那不叫分叉,叫IFO)

如果說早期的礦工是興趣和信仰,那麼現在大部分隨著幣價暴漲湧入的礦工,絕對是逐利的,市場經濟嘛,這當然無可厚非。畢竟真金白銀投入的設備,誰都無法預測幣價會怎麼走,鏟子被淘汰之前,能多挖一點是一點。

對於BTC和BCH來說,與其說是在爭奪算力,倒不如說是在爭奪穩定的出塊權。大算力的來回切換,要麼讓BTC餓死(出不了塊,中風而死),要麼讓BCH撐死(出塊太快,早衰而亡)。帝王家最怕的就是繼承者們互相惡鬥,袁紹之子袁譚、袁尚,就是最終斷送了自己家DNA的典型代表。

比特幣算力三國殺,在BTC和BCH的較量中,贏家居然是他?

為了避免自斷香火,DAA已經於北京時間11月14日凌晨部署,我們可以看到BCH的第504032個區塊,難度瞬間下降了60%,這對於之前陷入出塊困難的BCH來說無疑於是大火等來了消防隊。

於是微博上某機槍池大佬聲稱:“新算法還是比較牛逼的,一塊就調整到位,逐塊只有很小的難度調整。”

比特幣算力三國殺,在BTC和BCH的較量中,贏家居然是他?

大毛分析了BCH區塊情況,發現經過2天運行之後,除去初期較大幅度的波動之外,目前基本實現新難度機制的設計預期。

DAA正式部署後,難度是逐塊調整的。調整以前144個塊的出塊時間為基礎,以期實現10分鐘一個塊。截至大毛今日發文之時,區塊高度為504384,已經在新難度機制下產生了352個區塊。我們在區塊鏈瀏覽器上可以看到,最近25個塊歷時255分鐘,平均出塊時間非常接近理論值10分鐘。而難度(下圖紅框)也確實實現逐塊調整,每次調整幅度不大。

比特幣算力三國殺,在BTC和BCH的較量中,贏家居然是他?

以上是正常時間段

的情況。

然而一旦幣價有大幅波動,機槍池大規模的調整算力分佈,BTC/BCH之間的算力平衡就會被打破。BTC肯定是最慘的那一個,因為2016個塊調一次的算力調整機制非常僵化。而BCH有DAA加成,恢復元氣會更快,但是不免讓人擔心會加劇早衰。魏國的滅亡,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曹丕的短命。

毫無疑問,機槍池成為了BTC和BCH算力爭奪戰的最大贏家。程序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機槍池面前,BTC和BCH的算力之爭,恰恰是超額挖礦收益的來源。

小規模的機槍池其實並無傷大雅,他們是算力的調節劑和平滑者。如果在完全開放的挖礦市場,算力可以實現高速自由流動流動,也不會帶來大問題(知識點啊同學們!這就是壟斷競爭市場)。比如GPU挖礦的幣種,最終各個幣種的挖礦收益都會趨向於相近。

但是在高度ASIC化的比特幣生態,面對大規模的機槍池,故事就不是那麼有趣了(又是知識點啊同學們!這叫寡頭壟斷市場)。程序化的算力調整機制,有非常大的可能被幣價的“操控者”以及機槍池們合力玩得暈頭轉向。很顯然,

相比DAA加持的BCH,BTC在這場亂鬥中要孱弱的多

《三國演義》的最後,不管是劉家口中的漢室江山,還是曹家眼裡的魏帝社稷,最終皆歸於晉。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機槍池大佬複姓司馬。

比特幣算力三國殺,在BTC和BCH的較量中,贏家居然是他?

(大佬們說,沒有任何人操控BCH價格,大毛也有樣學樣:本文不針對任何機槍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