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亲率数万大军都没挖开这座古墓,专家:此塔不倒,绝不发掘

而我们今天所讲的这座帝陵,其墓室结构的精妙程度几乎可以和秦始皇陵相媲美,它就是——吴王阖闾的陵墓。吴王阖闾墓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虎丘山下的剑池水底。根据史书记载:吴王阖闾的儿子夫差,征调10万民工建造父王阖闾的陵墓,挖土凿池,使用大象运走民工挖出来的土石,历时三年才完工。吴王阖闾战死后他的尸身被放置到三层铜椁当中后葬入墓室。夫差还命人往墓室中放入他生前所酷爱的3000把名贵宝剑、黄金宝玉制作的珍贵大雁一对等等无数价值连城的陪葬品。

秦始皇亲率数万大军都没挖开这座古墓,专家:此塔不倒,绝不发掘

墓门封闭后夫差又命人将墓室上面的水池中注满池水,然后又向其中倾入水银。因其地下的墓室中埋有宝剑,所以这片池水被后世称为剑池。就这样一代明君吴王阖闾就此长眠于幽深池水下的墓室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夫差对父亲阖闾的孝顺之心。因为墓室建于池水之下,池水中再倾入剧毒的水银,盗挖难度极高。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后世盗墓贼对父亲陵墓的觊觎,从而使父亲能够在地下永世安息。越王勾践灭了吴国之后,为了发泄报复吴王夫差昔日对他的种种羞辱,就率军挖掘其父阖闾的陵墓,但是挖掘了一个月都无法挖开,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秦始皇亲率数万大军都没挖开这座古墓,专家:此塔不倒,绝不发掘

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为了得到墓中埋葬的3000把名贵宝剑,不惜亲率数万大军花费数月时间大肆发掘,但还是无功而返。而根据相关媒体报道:1955年,国家的考古部门在翻修虎丘园林时,曾把阖闾墓室上方剑池中的水抽干。他们当时在剑池的最北方发现了一个呈“人”字形的洞穴。此洞穴高3米,仅容1人通过,洞底有3块横向重叠的石板。据当时的考古专家介绍:这一形制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洞室墓形制,这里或许就是吴王阖闾墓的墓门。

秦始皇亲率数万大军都没挖开这座古墓,专家:此塔不倒,绝不发掘

虽然发现疑似墓门,但是国家一直没有发掘吴王阖闾墓,为什么呢?据考古专家介绍:不是因为没有技术保护不了墓中埋葬的文物。而是因为驰名中外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古塔虎丘塔建在吴王阖闾墓旁边,一旦发掘阖闾墓,势必会动摇虎丘塔地基。而考古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和传承文物,所以只要虎丘塔不倒塌,国家就绝不会发掘吴王阖闾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