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戰頭條,爭的不是短視頻,是社交|中傳媒

  • 騰訊和今日頭條的爭端,癥結不在短視頻,在社交
  • 頭條旗幟鮮明倒向阿里,最終還是騰訊、阿里的競爭
  • 大公司之間的封鎖,損害的是用戶利益

3Q大戰之後,時隔8年,中國互聯網圈裡火藥味最濃烈的大戰開始了。

騰訊還是那個騰訊,但互聯網圈裡的風水輪流轉,坐在馬化騰對面的人換成了今日頭條。作為管理者,馬化騰和張一鳴此前的風格都以低調溫和著稱,但這回的頭騰大戰,卻是由這兩位CEO在朋友圈親自下場打嘴仗為信號打響的。

CEO的發言相當於下戰書,騰訊和今日頭條公關部的執行力和戰鬥風格在這之後的一個月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這幾天最熱鬧的恐怕不止是雙方公司的公關部,還有海淀法院,分別接到騰訊起訴今日頭條,以及今日頭條起訴騰訊的申請,雙方要求的賠償金分別是1元和9000萬。

錢不是最重要的,雙方此後在公關投入,以及訴訟方面的花費大概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設上限,賠償金只是象徵性的數字,表態才是最重要的。

騰訊和今日頭條不得不戰,一個是咄咄逼人,不掩進攻信號,一個是業務之根本遭受威脅,一定要遽起而滅之。這次大戰,給用戶,給整個互聯網圈帶來的震盪,也許比3Q大戰的影響面還要廣泛。

短視頻之爭只是表面,社交才是關鍵

儘管知道在互聯網公司CEO的朋友圈發言,就跟開個小型媒體發佈會無異,張一鳴和馬化騰還是直接在朋友圈嗆了起來,兩人已經到了不得不表態的時候。

騰訊戰頭條,爭的不是短視頻,是社交|中傳媒

有業內人士向36氪表示,抖音打算上線照片分享(而不僅僅是短視頻)的功能。 一張被分享的照片,就是一條“朋友圈”。今日頭條主App沒能做到的事情,抓住人們主動分享,主動觀看心理的抖音,也許能夠在產品上引導人們做出更深度的信息傾斜,起碼在綁定帳號,消費內容這一步上,抖音已經成功了。

起碼到目前為止,受影響的都是B端的資源,用戶暫時是安全的。

頭條站隊阿里,所有戰爭最後都是AT

騰訊戰頭條,爭的不是短視頻,是社交|中傳媒

一方面,今日頭條需要加快統一賬號體系的建設,或者乾脆做一款基礎社交產品出來;另一方面,它完全可能加速倒向中國互聯網的另外一個巨頭,阿里巴巴。

此前,已有種種痕跡顯示頭條與阿里正在越走越近:頭條與微博關係緩和、抖音購物車嘗試接入淘寶、俞永福和王帥相繼表達對頭條的支持。

在TMD小巨頭中一直以不站隊、不拿巨頭投資為標誌的今日頭條,似乎在跟對手騰訊一起,將自己越來越往阿里陣營裡推。此外,頭條系產品令人恐怖的用戶粘性和停留時長,與淘寶的內容生態化戰略亦不謀而合。所有故事說到最後,落腳點都是騰訊和阿里,這個結論很乏味,但是這種旗鼓相當的對抗,仍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主宰中國互聯網。

如果一個人突然來到當下的中國互聯網,他一定很難想象當年馬雲在杭州還能團結馬化騰舉辦西湖論劍,也很難想象京東曾接入支付寶、劉強東曾去馬雲辦的網商大會領獎。

互聯網還小的時候,大家都很團結;互聯網無處不在了,巨頭要成為基礎設施,創業公司以站隊巨頭為榮,商業模式To VC、To AT。

而最終如果走向大公司之間相互封鎖的商業競爭,可能會是一場負和博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