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漸漸失去年味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什麼?

阮六六


關鍵在於年假太短,調前後週末拼湊了7天假,上班多是異地,往返路上就是兩三天的人大有人在,回到家還要忙過年,一家人團聚吃個飯就是現在過年的最低配置了。。還要走親訪友就基本沒時間了。。小時的過年要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後才算,中間的活動自然不少。。過年放鞭以前是標配,現在大都🈲了。。再者過年走親不像以往拿點東西就行,過大的開銷也阻擋了一部人的步伐。。


巴蜀多稜鏡


我是78年的

小時候是很盼望過年的,為什麼呢?因為平時生活不大好,一個月才吃二三次肉,在蹭蹭長個的時候,沒有肉類的我們那一代人基本都是精瘦的身材。而且我小時候穿的衣服基本都是哥哥他們穿剩下的,還會有布丁。所以那時候才會高高興興的盼望過年。過年了有好吃的好穿的,怎麼能不喜歡,喜歡了,年味兒就濃了。

現在的人基本不缺營養,平時吃的還好,過年了反而吃的累~營養過剩讓身體新陳代謝變的困難了。

一個人的思想要想有新鮮感,就必須要有對比性,天天吃糖也膩了,所以現在的人對年已經沒有那種渴望感了~當然就漸漸沒那麼濃了。


東北人參鹿茸種植戶


八十年代以前,春節前一個月左右單位就組織青年男女排練大秧歌,做正月十五會展的花燈,發遊戲票,過了十五收回遊戲票,安每個人回收的多少給不同的獎勵。那時候太高興了,到處都是正能量。春節過的非常充實高興。還有就是貧富差距很小。


楓葉隨風104145191


可能我們四川人沒覺得吧?我們從小就是這樣過來的,小時候只是比現在多了個放鞭炮活動,其實我們並不喜歡噼裡啪啦的放鞭炮,因為大家為了來年更好,都喜歡爭先恐後的買大雷炮,一到團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放鞭炮,一家比一家的鞭炮聲響,有些大雷炮震的整棟樓都在震,我們是痛恨的!害怕的!小時候過年上街,城區裡到處都是放各種煙花爆竹,說不清楚哪裡就會丟出來一個炮到你的腳邊嚇得你又叫又跳,我們是恐懼的!是破煩的!自從城區禁止燃放鞭炮後空氣好了,走在路上也可以放放心心了,我覺得挺好的,我支持政府禁放煙花爆竹!


改個名字咋就這麼難難難


年味不足的根本原困是我們的生活富足了,遠遠超過上世紀的任何一個年代。我是七零後,小時候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穿新衣服和媽媽給做的新棉鞋,吃上平時極少吃的肉和其它的好吃的,當時的喜悅心情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候,所以過年是每個人都期盼的。現在過年除了放個鞭炮和平時不一年,其它和平時都一樣,所以年味也沒了。國家控制空氣質量,減少汙染,城市鞭炮也不讓放了,除了放年假是過年了,別的已無兩樣!


手機用戶61818868184


陝西西安農村人 以前我們那裡人都說過年是過娃呢,我們這代人之前一家都兩三個小孩,村裡人多,就熱鬧。尤其是到了臘月二十以後基本都回來了。想想看小孩過年穿新衣服是什麼感覺,再加上吃好吃的,領年錢後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街道上三五成群的小孩在玩耍。

現在我們這代八零九零後都做父母了,生活壓力變大了,孩子也少了,沒人氣了。以前一家一個男的打工基本就能過得去,現在得兩個人幹活,還得幹到二十九。春節放假還操心著初幾去誰家,初幾去上班。回家看父母跟走親戚一樣,回家坐幾個小時了就走了,連小時候玩過的地方都想去去不了。等我們這代人死了後,孩子們這代人過年就和國慶節一樣了,沒有老家了,因為都在單元樓裡出生長大的,當他們長大了估計樓都拆了。


黑麵方方


看到這個話題不禁心裡一震。

類似這個問題的問題簡直太多,失去年味只不過是失去某種更加深刻的不易察覺的東西的表現。比如相互的愛,相互的尊重,相互的祝福。

這就如同,現在中國還有祖訓嗎?還有家族式的凝聚力嗎?還有尊師重道的思想高度嗎?還有道德至上的精神領袖嗎?

當然,我不懷疑會有,但是普遍嗎?深刻嗎?是普遍沒人關心了,關心也不那麼深刻了!傳統都少關心了,何況年乎!年只不過是個傳統節日。傳統都淡薄了,猶如水上之舟,江河枯竭,舟焉樂哉?

所以根本還是傳統,道德,家,家族,等等傳統意識的淡薄。

年齡其它的都不是本原因。籠統來說就是缺愛,愛太匱乏,所有的愛太單調,不是單純,是單一。就好比愛情,古時愛情是涵蓋所有生活,整個生命的,如今,可以只是性,可以只是約會,可以只愛不合,也可以只合不愛!等等,本來非常渾厚的情懷被細分,而單一化,結果就是單調。沒有深度,沒有交錯縱深的情分,於是怎麼會有那麼濃的味兒?

如今的年被劃分為紅包年,送禮年,賄賂年,攀比年,等等。而本該有的,最重要的團圓反倒是關心者越來越少了。所以怎麼有味兒?



疆南箭客


年味是什麼?過年是陰曆大年三十,新老交替,新春更迭的歷法講究,其實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節氣歲時文化的組成部分。之所以過年的習俗傳統延續了那麼多年,主要原因一是因為中國的農耕社會長期保持穩定,二是中國的血緣宗親大家庭文化與農耕文明配套延續至今,第三是社會治理體系中保留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可是這三種原因發展至今,已經失去了文化的突然:

第一、農耕文明已經進化到後現代工業文明。雖然中國至今還有9億農民,但是“農民”的概念早已今非昔比。這些農民只是農村社會轉型城鎮化社會的過得階層,在過去幾十年裡,農民通過進城打工,成為城市農民工的流動渠道,實現了和土地的脫離。脫離了土地的農民,其實就是市民。如今農民雖然有土地使用權,但是國家的糧食儲備主要依靠大型機械化農場,農業稅減免之後,農業佔比經濟的比重也下降了,農民自給自足,在故土中等待城市的到來。而離開了土地的農業文化,與春節漸行漸遠。因為春節是春播夏耕的產物,而工業社會是不分四季的。春節的年味隨著人口流動、國際化和非農業生活方式的轉變,而變得淡漠,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中國血緣宗親大家庭已經瓦解了。以血緣為紐帶的鄉土大家庭是農業社會的基層組織模式,而工業社會中,獨家獨院、獨門獨戶。兄弟姐妹、父母住在一起的聯合式的大家庭,父母子女兩代人混居的主幹家庭,逐漸被夫妻兩加孩子的一家三四口的核心家庭代替了。即便是過年,也是各自慶祝,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影響力也在下降,再也沒有了過去那種大家庭雞飛狗跳、歡快鬧騰的感覺。


第三,現代社會治理體系對於傳統社會的傳承逐漸斷裂了。最明顯的是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從城市管理和安全環保角度,燼燃煙花爆竹是非常合理的,它有利於降低城市公共安全的風險,節省治理成本,保護環境。但是從文化角度來說也有弊端,那就是因噎廢食,為了減少治理者的麻煩,而願意對文化作為,不積極傳承傳統文化。加上禁止酒文化、年會限制等等,造成過年少了很多氣氛,傳統的年味也隨風飄零。相信再過不多久,中國的年俗文化將徹底被現代社會的孤獨、冷清所替代。


西雙版納的茶花


“中國年漸漸失去年味”是個偽命題!

“年味”這東東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古代的年味有多少得以保留?現在大家嘴裡的“年味”就是七八十年代的記憶,再之前國窮民貧,過年能吃上肉穿上新衣已是奢望。

八十年代是個分水嶺,聯產分田到戶,能吃上飽飯,家庭人口又多,每家每戶不少於七八口人,多的十幾二十口,人多了自然熱鬧,年味也豐富多彩。

現在的家庭,人少,三四口人,最多也就五六口人,老人佔了2/3,一家人圍繞一個孫子孫女寶貝,含起來怕化了,捧起來怕摔了,玩手機的多了,聊天圍爐子少了,猜碼划拳,摔膠打陀螺,吟詩作對,漸漸絕跡……年味也就變了。

新的“年味”在孩子孫子心裡紮根了,壓歲錢紅包微信才是他們的主要內容,若干年後,這些“年味”也會被新的內容取代。

說“年味”變了的人,說明你開始老了,開始懷舊了。


方不圓


直接原因還要從近代戰爭說起,根本原因是中國從農業文明蛻變為工業文明,並處於被動挨打到制霸全球的追趕階段。

“年”的習俗裡有很多農業文明的產物,當代人缺乏認同感,從而導致執行必要性動機下降,反而對情人節母親節等認同感上升。現在“年”的存在,主要解決的是在外打工族回家團聚問題,是“思鄉”情節的儀式感寄託。

另外中華民族農業文明在遭受工業暴虐之後,引發了對工業先進文明的巨大崇拜潮,直接導致了傳統文化精華的遺失。而且中國的追趕主要限制在物質領域的富足,精神文明建設亟待加強。隨著中國的全力追趕甚至完成對西方發達國家的超越,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必將被更多國人甚至外國人所重新推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