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公元1274年,離南宋滅亡只剩下五個年頭。鄂州和嘉定的中國軍民正在艱難抵抗蒙古大軍的進攻。

雖然龐大的蒙古帝國這時已經分裂,但各路蒙古大軍仍舊肆虐在亞歐大陸上,繼續散播著絕望和死亡。

改稱元朝皇帝的忽必烈成為東亞霸主。他一邊繼續攻擊南宋,一邊把他的眼光投向了東面。高麗人很快向蒙古大軍投降,剩下的島國日本似乎不識時務,沒有對忽必烈發出的國書和使者做出積極反應。

草原人侵略的性格驅使忽必烈將去摧毀每一個不臣服的國家,現在到日本了。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圖為蒙古軍出征圖)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攻滅南宋的蒙古軍隊)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公元1274年農曆10月初,氣焰騰騰的元軍船隊突然出現在對馬島外海。

望著九百隻大小艦船三萬多軍隊組成的黑壓壓船隊,日本普通民眾驚恐不已。他們只聽說過街坊的流言蜚語,大約知道海那邊有一大群異民爨族軍隊正在攻擊富庶的宋國,而且對日本也打上了主意。今天的親眼所見讓他們簡直手足無措,整個島像炸了鍋一般。

(紅點為對馬島在地圖上的位置,是連接朝爨鮮半島和日本本土的跳板。)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蒙古統帥忻都在大戰艦上不慌不忙的觀察海岸情況,他發現日本方面已有準備。小茂田海岸上,一些日軍部隊已經佈陣,擺出了防禦的架勢。這當然不值得他擔心,他手下雖然不都是純正的蒙古戰士,混雜了不少女真人,北方漢人,高麗人,但對付日本這種小國再怎麼也足夠了。將領劉復亨是蒙哥宿將,洪茶丘,金方慶則是高麗人,要平衡他們的關係似乎反而比較廢腦經。

三天的海上風浪顛簸讓士兵們有些疲憊,看來上陸以後需要好好“放鬆放鬆”。忻都希望在這次試探或者說懲罰性的進攻裡儘量多獲取一些戰功,畢竟自己在高麗的地位需要穩固。

正在他計劃登陸時,從海灘駛來一葉搖搖晃晃的小舟。離大船隊漸漸近了,小船上一人大聲詢問船隊來者何意,原來這是對馬島守護代(守護代爨理,相當於當地實權領主)宗助國派出的使者。

忻都輕蔑一笑,他也不回應,只略微使個眼色,士兵立刻張弓發箭,把小船射的如同刺蝟。

待到一切準備齊全,忻都靠近了扶欄,將手一揮,頓時金鼓齊鳴,震天的吶喊聲在船隊裡響起。大艦上的士兵紛紛轉上小船,登陸開始了。

(圖為現代日本地圖中,1274年蒙古軍登陸作戰地點,地形與當年沒有大的變化)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登陸場現狀)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公元1274年農曆10月5日午前寅時(凌晨四點左右),天色未明。蒙古軍和高麗僕從軍開始在對馬島西岸小茂田附近的佐須浦(浦即是河川的入海口)登陸。這裡沒有岩石阻礙,放眼一片平緩沙灘,很適合船隊靠岸。第一批8艘船1000名左右的蒙古軍士兵陸續跳入淺水,他們早已厭惡憋悶的船艙,迫不及待衝向海灘。

當地的守護代宗助國已經68歲高齡,他還身體硬朗,武藝精熟,頗有黃忠不老的模樣。由於提前接到軍民的發現報告,加之前些時候幕府對沿海各地蒙古可能入侵的警告,他已經帶隊於昨夜到達海灘,佈陣防禦,準備抵抗蒙古軍上陸。這隻小小的日本部隊包括宗助國和他的兒子,義子,弟弟,家臣及部下共80名騎兵,還有一些當地民兵。

(12,13世紀日本武士及士兵)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按照日本軍隊交戰的規則慣例,武士應該先爨射爨出一支“鏑矢”(響箭),宣告戰鬥開始。然後雙方武士在馬上自報姓名家世,再一對一單挑決勝。自我介紹時不能偷襲,攻擊馬腿也被認為是卑鄙之舉。

宗助國向著蒙古軍船隊方向射爨出了一支“鏑矢”,回應他的卻是迎面而來鋪天蓋地的箭雨。日軍沒有心理準備,頓時部隊驚亂。蒙古軍不僅人數佔優,蒙古弓的射程力道也遠勝日本弓。蒙古軍登陸後熟練的聚集組成陣型,以盾牌為先導,十人隊百人隊集體前進。習慣了單挑打鬥的日軍哪裡適應這種先進戰法,好在宗助國一馬當先,帶領屬下武士騎馬前來迎戰。儘管不得其法,宗助國還是靠他的經驗和弓術射倒了一些蒙古軍。他的兒子還射死一名蒙古騎兵隊長。面對日軍騎兵的突擊,蒙古軍陣型不亂,不斷以弓箭回射,並抵近肉搏。日軍人少,只能靠個人武勇來盲目衝鋒。

畫家矢田一嘯在1909年繪製了“蒙古襲來繪圖”。結合日方資料記載,比較詳細的重現了當年場景。現保存在鎮西身延山本佛寺,共14副,是福岡縣文化財產。

(圖為對馬之戰,宗助國帶隊攻擊登陸的蒙古軍)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戰鬥在辰時(約早晨九點)結束。日軍被登陸的蒙古軍全部殲滅。守護代宗助國以及兒子親族們一併戰死。作為一員老將,在眾寡不敵的情況下拖延了幾個小時,也算是盡了全力。他在軍敗前派出告急的使者還在路上,蒙古軍已經開始了下一步行動。

(圖為宗助國負傷落馬後,被圍上來的蒙古軍斬殺)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消滅日軍後,蒙古軍衝入島內,把日本大小官員盡皆殺死。接下好幾天裡,蒙古軍在對馬島大肆搶掠殺戮。

所有島上的日本男人都被殺掉,女人則被蒙古軍當場反覆強爨暴,然後以利刃刺穿手掌心,用麻繩穿過手心捆綁起來。再將一個個婦女串在長繩之上,系在戰船的船舷邊,以防逃走。整個對馬島一片哭號,蒙古軍已經習以為常。

(圖為蒙古軍正在對馬島強掠女性,懷抱嬰兒者也不放過。中間一士兵已經準備好繩索,正在刺穿女人手掌。全部都要捆綁為奴)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他們在西夏,金國,宋國,花剌子模,乃至敘利亞俄羅斯,都是這樣行爨事風格。每當攻破城池,便把居民如趕豬羊一般趕到一處,方面甄別挑選和殺戮。除了有用的工匠,男人一般不需要留活口。老人和小孩也往往成為戲耍著殺死的對象。女人被俘虜以後,一可以洩爨欲二可以作為人體盾牌,這種詭詐的無下限作戰方式讓他們的各個對手頭痛不已。如果接下來有攻擊其他靠近城池的需要,蒙古軍就會網開一面,把大多數俘虜留下活命。因為他們會被驅趕著去衝擊城牆,成為消耗守軍填滿壕溝的砲灰。

原始的掠奪需求讓蒙古大軍一而再再二三的對外擴張。佔據領土並不是終極目的,如何滿足永無止境的嗜血獸爨欲才是他們永恆的主題。

除了“殺光”,蒙古軍隊還實行“搶光,燒光”。島上州府和居民的財物被蒙古士兵搜刮的一乾二淨,比起窮困的高麗,擁有銀山金礦的日本總體上來說油水要多一些。搶劫一空以後,蒙古士兵體現出了專業精神,他們幾乎一棟不漏,把所有建築點燃。遠遠望去,對馬島上煙柱升騰,黑塵籠罩,彷彿經變圖中描繪的地獄。

好不容易逃得性命的一些倖存者跑到本土,逢人便說島民遭遇的慘狀,讓日本民間籠罩在恐懼的氣氛裡。加上博多宋國商人帶來中國各個城市淪陷的消息,日本上下都意識到這次蒙古入侵的嚴重性非比尋常。

但是,蒙古軍並沒有如疾風驟雨般撲來。他們在對馬島逍遙了八爨九天的時間,才於14日返回船隊,航向東南面的壹岐島。

(蒙古軍進攻路線,對馬島——壹岐島——九州)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壹岐島的防禦同樣貧弱,守護代平景隆率100餘騎以及民兵前來應戰。蒙古軍這次只派出2艘船400人登陸,也許他們認為日軍的防禦不過如此,不必浪費兵力。

蒙古軍還把400人兵分兩路,從西北面的勝本(現代勝本町所在)和西南面的湯本(現代湯本溫泉所在)兩地分別登陸。在登陸地點插上紅色旗幟後,蒙古士兵們向前鼓譟進軍。平景隆雖然心驚,也不得不帶兵阻擊。鑑於島上路狹林深,兩軍藉著樹木掩護展開弓箭對射。本想借助地勢取勝的日軍很快就發覺問題,對方不僅弓箭又狠又準,而且中箭的日軍士兵會臉色發青,口吐白沫。蒙古軍可沒指望給日軍公平交戰,箭上塗毒那是家常便飯。正當日軍難以抵擋時,突然一聲聲“轟隆”巨響在己方人群裡炸開。

濃烈的火爨藥味裡,鐵屑破片橫飛,日軍叫苦不迭。這是蒙古軍從宋國學到的“震天雷”。可以算是現代手爨榴爨彈的鼻祖。球型鐵殼裡裝滿黑火爨藥,再加上引線,點燃後投擲或者拋射即可,方便的就像喜慶節日裡放鞭炮一般。

人喊馬嘶之中,日軍潰散,平景隆只能收集殘兵退往樋詰城死守。

鑑於日暮西沉,日軍又逃往城內。蒙古軍沒有繼續攻打,他們已經強迫當地婦女在樹林裡找到了方便包圍城池的路徑,於是不慌不忙退回到戰船上休息。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這個夜晚對於蒙古人來說是輕鬆愉悅的,他們喝酒吃肉,嘲弄對手的孱弱。對於平景隆卻是另一番滋味。家族榮譽傳到他這代已經沒落,如今又遇上惡鬼一般的敵人,不禁輾轉難眠。

10月15日,精力充沛的蒙古軍開始正式攻城。樋詰城雖名為“城”,卻最多隻是個加強的軍營。好在修建于山坡之上,有一些地利可以依靠。

(圖為現代的樋詰城遺蹟)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鑑於雙方的兵力,這次交戰規模並不大。日軍依託木製城牆堅持抵擋,攻城戰一直打到夜幕降臨。城內日軍只剩幾十個傷兵,無奈之餘,平景隆讓命令家臣宗三郎逃亡博多去報信。宗三郎剛脫出不久,蒙古軍就打破了大門,與日軍近距離搏戰。

退入內室的平景隆和家人已經無路可走,門外的喊殺嘶吼聲已經越來越近。作為家主,平景隆多少了解被俘的下場。他為了保全名譽,不得不選擇讓親屬和家臣們自殺。於是,尚有行動能力的家臣和妾室先協助殺死老人和孩子,他們再自行了斷。伏劍,刺喉,自刎,平景隆本人以當時正開始流行的切腹方式結束了生命。

當蒙古軍衝進內室,只發現平景隆一家一門已經全部自殺,沒有一個活口了。這便是日本有名故事“平景隆一門玉碎”的由來。

(圖為不同畫家的作品)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原來日本也受過“三光”政策,蒙古軍對日本第一次入侵紀實 1

消滅了日軍的抵抗,蒙古士兵故態萌發,繼續在壹岐島上大肆“三光”。刨開孕婦肚子,槍挑嬰兒,這些傳統項目又一次上演。全島3000多居民,除了抓做奴爨隸的,被屠爨殺得只剩65人。在殺人取樂的同時,蒙古士兵沒忘了搶走島民養殖的數千頭牛,這讓入侵者們過上了有酒有肉的飽足日子。

殺光搶光燒光,壹岐島繼對馬島之後,也成為一片焦黑殘破的廢墟之地。


接下來,蒙古軍順利的繼續南進,他們消滅了松浦半島和鷹島上的抵抗力量。松浦水軍幾乎全滅,當地平民也被殺數百人。

只要繼續沿海岸推進,前面就是著名商貿港口博多和統管九州地區的太宰府。蒙古統帥忻都站在高聳的船樓,壯志躊躇,東征日本的大功就在眼前。

(待續)

參考文獻:

《元史》 明

《高麗史》 朝爨鮮

《東國通鑑》 朝爨鮮

《元寇紀要》 日本

《八幡愚童訓》 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