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资质“计划生育”,何时能“开放二胎”?

新能源车资质“计划生育”,何时能“开放二胎”?

新能源车资质计划生育

在刚刚过去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一日千里,由中汽协发布的行业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接近80

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占据整体汽车市场的2.7%。

回望2017年,双积分新政、补贴政策的变动一直贯穿全年,始终拨动每一个行业人士的神经,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成为汽车产业最大的焦点,各种论坛不厌其烦地讨论、各类媒体长篇累牍地报道,新造车势力风起云涌、各种上市活动、战略合作、巨额融资纷至沓来,新思路、新模式、新问题层出不穷,身处洪流难免随风摇摆,甚至暂时会被蒙蔽双眼、误入歧途,好在全球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已经确立,前进的步伐开始加快,未来前景可期。

但在如此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之下,我们看到,自去年6月发改委批复江淮大众合资新能源项目后,审批通道便暂时关闭。虽然屡次都有消息传出来说,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准备重启,对此,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明确回应表示

该事项目前暂停受理

与此同时,政府正在着手排查新能源汽车产能,以确认是否存在过剩的情况。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重新审视,与207年快速发放牌照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在

计划生育”是不是真的优生优育呢?还是就此卡住准生通道,让优质企业无缘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

准备上船的出海一战却被“路条”卡,心里的委屈

2018年审批通道何时打开目前尚无确切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重启后门槛将提高,加之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提前退坡以及对电池技术的更高要求,不少热衷于在新能源领域占位,正准备大展拳脚的企业,心里有苦却难言。其中最为焦急、满腹苦水的,则是申请流程卡在

20175月暂停节点的几家企业。如今却面临着通道卡死、计划打乱的窘境。而且据目前的现状,国内正在排队或有意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或团队有百余个。


新能源车资质“计划生育”,何时能“开放二胎”?

国新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申报单位是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早先曾以投资年产2万辆碳纤维轻量化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申报,但未通过。经整改后,我们再度申报,专家审核后认为符合要求了,但非常不巧因资质暂停审批而受卡。国新公司负责人叹了口气。

暂停核准或非必要之举 优胜劣汰才能促竞争

中立角度来说,暂停核准也是发改委基于多方因素的无奈之举、必要之举。2015年有15家企业快速拿到了资质。——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多数有传统整车企业背景,其余则是供应商、车辆设计公司或低速车公司的转型,每家背后几乎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


新能源车资质“计划生育”,何时能“开放二胎”?

回过头来看,这15

家总体创新力度不及预期,且目前仅有少数的5家企业进入工信部产品公告可以挂牌售车。

目前上述15家新能源汽车产能总量已达百万,再算上还在排队的上百家新能源车企,以及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与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00万辆的预期相比,产能储备超标无疑。

王秉刚透露,当前存在部分已经拿到资质,有产能但是不去做研发、不去投入生产的企业,如此前一些生产客车、专用车、物流车或是改装车的企业,他们并没有打算在新能源行业进行投入,而是希望通过转卖赚钱。

但是因为前面15家的不如意,就耽误了之后的申请者。这个是否合理,存疑。同时很多后面排队的申请者,也希望早点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在之前政府彻查新能源汽车骗补的过程中,已经有部分企业受到处罚。如被重罚2.6亿元和取消生产资质的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通过重组此前已经濒于退市的苏州客车厂而来,并以此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但该企业并不具备研发、生产以及制造新能源汽车的能力。近期,从新能源汽车新的补贴政策讨论稿中即可看出,其中重点强调了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动力电池等技术问题。

2017

11月的广州车展上,发改委批复的15个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中参展的仅有5家,其中未能参展的包括前途汽车、万向集团等被寄予厚望的企业。而在这15家中,包括河南速达、江苏敏安、重庆金康、浙江合众、广东陆地方舟在内的多家企业,并未进行产品、工厂、供应链、融资等核心信息的持续发布。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并没有走完资质审批的完整流程,甚至有的企业的生产基地已经杂草丛生。

美国是投产后进行严格考核与监督,中国的管理模式是先认证、后生产销售,没有通过认证就投产是违法的。中国有一定的历史与国情,在新能源汽车投资领域不可能猛然发生太大改变,政府应该重点在安全、能耗、排放等方面加严管理。

到底是是严进松管,还是宽进严管,抑或是严进严管?是个问题。

新能源车资质计划生育,何时能

开放二胎

曾有媒体向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询问何时重启资质核准时,负责人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复。但是他也指明了一条路:为什么非要自己申请资质呢?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生产销售产品。

事实上确有企业如此操作,但在长远来看,这种借腹生子的生产方式,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何时能重新开始发放新能源汽车资质,才是治标治本的办法。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研究员刘义则认为,国家一方面适度控制总体产能,在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审批上紧急踩刹车;另一方面,则遴选更加优秀的闯入者

,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

年两会期间,发改委对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的请尽快重启新能源汽车许可审批建议予以答复。答复中发改委明确了两点信息:一是正在清理规范新能源汽车投资,使行业有进有出,避免过热。二是待《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修订发布后,尽快办理。

可以看出,接下来还需多久,难以推断。

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高速发展的领域,所有的进入者都不想错过市场先机,等外资品牌产品大举进入国内后,他们在拿到期待已久的准生证,恐怕市场已经等不到婴儿的出生了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

清理规范修订发布,不仅关乎企业命运,牵动产业发展走向,也考验着政府主管部门的公信力和服务水平。


新能源车资质“计划生育”,何时能“开放二胎”?

但是笔者始终满怀期待,未来几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成为全世界的巨大焦点!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是会超越美国,成为东方新能源汽车之国?还是向过去的光伏行业一样,成为一个行业经济的教科书案例,这要随着时间去观察、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