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明明打不穿坦克,戰場上士兵們還堅持射擊坦克是有什麼目的?

坦克作為地面戰爭中最無敵,而且殺傷力比較大的武器,大部分時候都是可以一馬平川,幾乎沒有人可以擋住。坦克全身披著很厚的鋼甲,厚度有幾十至幾百毫米,一般槍彈是沒有辦法穿破的,那麼為何戰場上士兵們還堅持射擊坦克呢?

機槍明明打不穿坦克,戰場上士兵們還堅持射擊坦克是有什麼目的?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利用坦克戰幾乎橫掃了整個歐洲,與其相對應的是就反坦克武器的大量產生,除了標準反坦克炮,還產生了大量的單兵反坦克武器,比如前蘇聯生產的大口徑反坦克槍,“燃燒瓶”,美國阿祖瑪反坦克火箭筒,“黃油炸彈”,德國的“鐵拳”,這些單兵反坦克武器,都需要士兵在一個比較近的距離使用,即便是“鐵拳”,也需要士兵在100米內的距離發射,不然就會出現打不準或是打不穿的情況,這完全是因為當時的反坦克武器比較低端導致的。這時就需要機槍的掩護,一方面吸引坦克的注意力,給反坦克手創造機會。

機槍明明打不穿坦克,戰場上士兵們還堅持射擊坦克是有什麼目的?

一般規模的坦克衝鋒時,機槍也只是擺設。防守方即使沒有坦克對抗,中遠距離設置反坦克曲射火力進行反擊,中近距離會設置直瞄反坦克炮射擊,近距離會有反坦克槍和火箭筒進行打擊,真正越國陣線的敵人坦克會有擲彈兵使用高爆反坦克手雷或燃燒彈進行打擊。這時的機槍手只要負責好敵人坦克後面跟隨的步兵,可以殺傷對方與坦克協同作戰的徒步步兵,這些目標不消滅,就會使得坦克撕開的陣線口子被步兵佔領鞏固,並進一步的跟隨坦克進攻。

機槍明明打不穿坦克,戰場上士兵們還堅持射擊坦克是有什麼目的?

再有,輕型裝甲的早期坦克,是怕機槍射擊的,終究自身的裝甲厚度不足,面對大口徑的機槍,也還是難以抵擋的!日軍侵華時的垃圾坦克只是因為國軍缺少大口徑的重機槍,所以就能橫行霸道,也是因為國軍的炮太少了!所以其實機槍打坦克震懾的是步兵,吸引的是坦克的注意力,為反坦克武器創造機會,而反坦克武器的最大敵人是藏在坦克後的步兵。因此機槍手可以算著是用自己的生命為反坦克力量製造機會。是值得崇敬的精神,而不是愚蠢到不切合實際的用機槍去摧毀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