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中國古代的陣法陣型是怎麼回事,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古代社會是一個尚武的社會,這裡的“武”主要指的就是拳腳功夫,加上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兵器,也不過十八般武藝。

雖然電視劇裡或者武俠小說裡把一門一派的宗師級人物往往比喻為武林高手,但中國一句老話就能把他們全打敗:那就是雙拳難敵四手!這就說到了陣法,要說最有名的陣法,莫過於少林寺的十八銅人陣,話說回來,這十八銅人單個拎出來,不簡單就有多能打,上天入地了,他們的厲害恰恰就厲害在人多!關於古代陣法,用現在人經常說的一句話來形容可能比較恰當:一根筷子喲,輕輕被折斷;十隻筷子喲,牢牢抱成團!陳法的巧妙在於嫻熟的團體配合,陣法的威力恰恰也在嫻熟的團體配合!

說一說中國古代的陣法陣型是怎麼回事,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前些年河南密縣就發現了一套我國最早的《風后八陣兵法圖》。此圖九幅,其一為八陣正圖,其八就是八個陣式: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風后《史記》裡就是軒轅黃帝的一員大將,據記載《八陣圖》就是黃帝和風后一起研創的。戰國孫臏有兵法八十九篇,還附有戰圖四卷。但都湮滅在歷史煙雲中,前幾年出土的兵法竹簡中,不知可有附圖。其流傳後世的戰陣有十種,分別是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立兵伍,定行列,正縱橫”,這是冷兵器時代行軍佈陣時戰鬥隊形的基本要求。帶兵者依據這個要求,在戰鬥中力求取得對己方最有利的行兵方法,(包括天時地利人和),從而達到勝利的目的,這就是陣法。

說一說中國古代的陣法陣型是怎麼回事,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南宋名將岳飛為了破“柺子馬”,就使用過撒星陣。兵勢佈列如星,一排“柺子馬”衝過來,士兵散落不受衝擊,等敵人撲空後撤,再聚兵圍砍馬腿。再一個就是著名的明朝戚繼光鴛鴦陣,長槍短刀相輔相成,行伍行伍,就是五人一伍,雖是人數不多的小陣,但也殺的小鬼子鬼哭狼嚎。說起來最奇葩的戰陣還應該屬於太平天國的太平軍。當被敵追擊,他們會一聲令下全部臥倒,然後喘勻氣憋足氣,等到敵方接近,就會萬口一聲全軍爆起!要的就是這個聲勢,嚇不死人也嚇暈你的馬!因為要趴窩,所以這叫個伏虎陣。陣法唯一目的就是充分發揮自己兵勢,去爭取打敗敵人。發揮己方兵勢,還牽扯進攻、突擊、防守、撤退、指揮、協調、保護等等諸多關節,一窩蜂往上衝是不行的。拿盾的要在前,刀斧手要靠後,弓箭手要排排隊;步兵不能擋了騎兵,前軍後軍要圍護中軍大將。

說一說中國古代的陣法陣型是怎麼回事,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不過現實行兵佈陣,沒有小說描述的那麼懸奧神秘可怕,但是兵馬如果陷入對手精妙的佈陣中,也是九死一生,生還無助!因為好的佈陣,讓自己的隊伍處於最有利地形、最好出擊方位,最佳配合距離,充分發揮兵將作用,莽撞進入這樣的陣中,任你有萬夫之勇,千鈞之力,最後也會力盡身亡。

說一說中國古代的陣法陣型是怎麼回事,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