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找個專家教授寫推薦信是不是把握更大?

自主招生的推薦信有三種類型,分別是中學、社會團體或者專家。關於選擇什麼人來寫推薦信,考生和家長常有一個誤區,認為請知名的專家教授來給學生做推薦的話,能夠增加自主招生初審通過概率,甚至有家長不惜發動人脈關係來請中科院的院士為考生寫推薦信的。

自主招生:找個專家教授寫推薦信是不是把握更大?

那麼是不是找個專家來寫推薦信的話通過初審的把握更大?當然不一定,而且很容易弄巧成拙,反而影響了學生的申請。今天計橋高考志願研究院副院長趙亮亮老師來為大家講講關於專家推薦信的門道。

通常來說,選擇一個與考生申請專業相關的專家(可以是大學教授、業界有突出成果的、高級職稱等相關領域專家)是為學生的申請工作出彩的加分項,那為什麼還有負面作用呢?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往年自主招生專家推薦信的格式和內容要求(見下表)

自主招生:找個專家教授寫推薦信是不是把握更大?

專家推薦信

這個表是自主招生網上報名申請過程中專家推薦信的規定格式,重點內容是第三部分,回答兩個問題:1、您瞭解申請人的過程與時間?2、您認為該獲得的研究成果具有哪些學術貢獻、研究潛力、創新潛質等特點?該生的學科特長和綜合素質特點?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合理解釋瞭解申請人的過程?從多年一線的指導經歷來總結家長們寫的不靠譜的理由大致可以分為以下3種類型:1、如實交代型,專家是家長的親朋好友,從小就認識;2、生編硬造型,學生偶遇專家,遂結成忘年交;3、經人介紹型,學生因為表現突出被引薦到某專家名下獲得進一步指導。以上3種情況遇到推薦信的第四部分時都會讓簽字者臉紅,最終拖累了學生的申請。這樣的專家推薦信,您還不如寫的好。

您可能會疑惑,高中學生哪兒有結識專家的機會呀,不都是“拼爹”嗎?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只能說您望(bu)子(jiang)成(cheng)龍(xin)心切,忽略了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

其實,自主招生中可作為推薦人的專家人選可以有以下兩大類型五種情況:

一、高校推薦:

1. 申請專業相關院系教授,學生通過校園開放日、大學先修課等結識;

2. 參與過申請專業相關夏令營等其它類似活動中遇到的導師、講師等;

二、專家推薦:

1. 參與過申請專業相關研究課題的導師,比如學生高中做的研究性學習的指導老師,“翱翔計劃”的指導老師等;

2. 申請專業相關領域擁有高級職稱的人士,比如學生企業實習實踐活動中結識的高級工程師,高級管理人員等;

3. 申請專業相關領域擁有突出成果的人士,比如中學開設的選修課程中聘請的校外專業人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