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讓四百死囚犯回家過年,結果如何呢?

竟敢把死囚犯放回家,而且是長達近一年的時間,真有膽識和氣度。這就是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讓四百死囚犯回家過年”的經典故事。倘若生在當時,或者是不瞭解歷史的人,聽後,都會為此舉捏把汗,畢竟是死囚犯人,獲釋是求之不得的,他們真的能按時回來繼續坐牢嗎?

唐太宗李世民讓四百死囚犯回家過年,結果如何呢?

但結果卻出乎意料,第二年秋天所有囚犯居然都回來了。唐代詩人白居易曾作出“怨女三千出後宮,死囚四百來歸獄。”的詩句,來稱頌唐太宗李世民的善舉。

為什麼死囚犯人都能如約歸來呢?經過客觀分析後,大致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愛護百姓之舉,感恩回報君主。

唐太宗,是歷史上有名的愛護百姓,勤政為民,而且倍受擁戴的仁君。因為對於人民實施寬容政策而被尊稱為''天可汗''。

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六年,臨近春節,到了“年檢”(即檢錄死囚)的時間。一天,當唐太宗李世民看著死囚的名字及背後的案例時,突然感到於心不忍。於是,他親自到監獄去抽審犯人,發現似乎也沒有真正的窮兇極惡之徒,經過反覆思考後,決定放死囚回家過年,與家人團圓!

但有個前提條件:就是放回家的囚犯都必須保證第二年秋天準時回來!當時,共有將近四百名死囚被放回家過年了。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對於囚徒來說,都是判了死罪的,還能遇到這麼好的事,可以回家與親人過團圓年,哪個不是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的呀,他們都不知如何報答君王這樣優厚的恩惠呢,最基本的就是必須做到言而有信呀。

二、身為國家要犯,難逃如來手心。

唐太宗李世民讓四百死囚犯回家過年,結果如何呢?

被唐太宗李世民放回家的犯人,自知是國家的要犯,儘管沒有侍衛看管,但畢竟還在天子腳下。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他們自己就會感到緊張和膽怯了,心想:就算逃跑也還會被抓回來,到時候會死的更慘。所以,囚犯根本就沒有自信和底氣逃跑。

三、擔心違抗君令,殃及家眷無辜。

儘管君王勤政愛民,不會濫殺無辜。但對於違抗君令者,也是要給以懲罰的。倘若被放的囚犯中途逃跑,或者未按期歸來,那麼他們的家人或是親戚都會受到牽連的,不說誅滅九族,也會受盡折磨。可能不會那麼嚴厲處罰,但對於死囚犯來說,他們哪知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呀。

四、萬一表現突出,可獲從輕處罰。

因為大家都知道當朝皇帝是個仁君,而且知道他的懲罰制度,他曾說:“人死了不能再活,執法務必寬大簡約。”並且規定,殺一個死囚,得向皇帝報告三次。所以,這難免不會讓囚犯們活心呀,他們希望能用自己的突出表現,博得皇帝再次恩典——免除死罪。

唐太宗李世民讓四百死囚犯回家過年,結果如何呢?

想必,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放死囚犯人時,也是認真揣摩了他們的心理,並逐個進行談話溝通,溫暖和感化人心,所以,才敢做出讓別人看似很冒險,實則已胸有成竹的,驚天動地的決定。

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是因為有了無數個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樣的仁君的正確英明引領,才換來我們今天繁榮富強、和諧穩定的華夏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