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後,清政府弱到了極點,為何再也沒有列強武力入侵了?

我是越關


那是因為經過八國聯軍侵華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已經是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代言人,想要什麼在華權益只要知會清政府就可以,完全沒有必要在大規模的武力入侵了,還有就是列強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已經在我國劃定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取得了各自最為滿意的權益。在瓜分完在我國的權益之後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不滿足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開始挑戰老牌帝國主義列強,比如德國和日本。

1900年慈禧逞一時之威不顧人民生命向當時統治世界的八個國家宣戰,這八個國家迅速作出反應幾十艘軍艦在大沽口集結,聯軍統帥瓦德西一聲令下這支聯合艦隊輪番對大沽口炮臺轟炸,寡不敵眾炮臺守軍死傷慘重遂撤出,隨後兩萬陸軍登陸一直攻破北京城,清朝精銳在天津和北京一戰中損失殆盡,慈禧丟下全城百姓於不顧倉皇出逃,聯軍在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眼看局勢失控慈禧不得不重新啟用李鴻章與八國聯軍談判,簽訂《辛丑條約》,其中有一條規定: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至此清政府完全淪為列強的代言人。

《辛丑條約》簽訂以後八國聯軍大部分撤走,在清王朝存在的這最後十年中,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由於不滿當時世界利益的瓜分開始對英法等老牌列強挑戰,1905年德國和法國為了爭奪具有戰略地位的摩洛哥分別在1905年和1911年兩國爆發嚴重衝突,1908年奧匈帝國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耶遭到塞爾維亞的激烈反抗,而在遠東俄國為了侵佔我國東北和日本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奪戰,這些戰爭導致列強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再次入侵我國。

晚清在我國曆史上留下的是無盡的恥辱,在無數仁人志士的努力下終於把這個腐朽沒落的王朝徹底推翻,結束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雖然滿清王朝滅亡了但是它留下的債務新生的國家還是必須要償還,也是因為這些遺留債務導致新生的國家財政極度困難,國家的發展建設一直走不上正軌。


微風書房


您好,軍武雜談為您解答——因為已經不需要動用武力就能夠達到目的。

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前,雖然清政府在抗擊列強的過程中敗多勝少,但是總體來說,清政府仍然具備一定的對外拒止能力。從清政府中央到地方,至少在心理上還具備對列強的抵抗心裡。

但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清政府就徹底失去了對抗列強的決心和勇氣。這時候只要是列強的要求,無論是開放通商口岸還是開辦教堂,清政府都滿口答應。

在這之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路權的逐步丟失,此前為了能夠在中國鋪設鐵路,列強不僅需要和清政府談判,甚至還願意在物質方面給予一定的補償。正是因為一直無法在中國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列強才會集結起來發動侵華戰爭。

而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要什麼只是說一聲的事情,自然再也不用動用武力進行戰爭了。而且以華制華對於當時的列強來說,反而是一種效率更高的手段。


軍武雜談


(一)

八國聯軍侵華過後,在晚清最後十年裡,侵華繼續發生,集中表現為:

1.俄國趁火打劫,侵佔東北,賴著不走。

2.日俄為爭奪我國東北,發生大規模的日俄戰爭。日本擊敗俄軍,完全成為列強中侵華最兇惡者。

3.日俄戰爭之後,日軍擴大了在東北的軍事存在,牢牢盤踞東北的南部,為若干年後的九一八事變、大規模侵華埋下伏筆。

(二)

進入二十世紀之後,列強在全世界範圍相互爭奪殖民權益,相互矛盾日漸白熱化,已經到不可調和的地步,並且瘋狂展開軍備競賽,你爭我奪,不惜通過列強間的戰爭獲取在全世界的利益壟斷權,一場世界大戰(一戰)已經在緊鑼密鼓醞釀之中。在他們的激烈傾軋之中,這時,西方列強相互衝突的熱點地區聚焦於歐洲及其附近、而不是東方。當列強們自身相互劍拔弩張、自顧不暇之時,“大舉侵華”暫時退居次席。

(三)

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新晉的第一大強國——美國為了在中國分得一杯羹,在列強中呼籲強調對華“機會均等,利益均沾”,這一做法客觀上促進了列強在對華問題上的相互牽制,對於一個列強獨吞中國的圖謀有所抑制。因此,晚清最後十年裡,單個國家直接對華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情況沒有出現。


曉帆輕舟


因為八國聯軍侵華他們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那時清政府國庫空虛,國家支離破碎,再要也沒有什麼好處了。

不過八國聯軍侵略十年之後清朝滅亡,你應該是說清王朝滅亡之後為什麼沒有在侵略中國了吧。

在那個時候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於我們中國至關重要,因為那時候消耗了大量歐洲力量,死了無數的白人,削弱了歐洲殖民地的統治力。

當時歐洲列強基本都殖民地回血,財政富裕,大家都有錢有殖民地有人,工業化不相上下。但是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涼了,法國黑了,德國綠了,奧匈帝國解體,沙皇俄國被推翻,給中國人帶了了喘息的機會。

第一次大戰是參戰士兵最絕望的戰爭,一戰就是雙方不斷死人然後僵持著,誰也不能推進一步,比二戰還慘烈,索姆河戰役五個月傷亡134萬士兵,但是陣地基本沒動,凡爾賽戰役10個月,雙方參戰兵力眾多、傷亡慘重,戰爭結束時,雙方共傷亡70多萬人,凡爾登滿目瘡痍,最深的彈坑在地下有10層樓那麼深。



小史微課堂


不可否認義和團運動雖然盲目排外行為愚蠢,但也實實在在地讓列強感到中國土地上的這群愚民不好統治。於是列強們改變了對清朝統治者的看法,覺得還是讓大清管理這幫愚民比較省心,於是就把先前削弱清朝的策略改為扶持清朝的策略。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是列強們互相肘摯,都抱著這塊肉自己吃不下也不讓對手吃下心態。大清就在這種列強對抗的縫隙中獲得生存。尤其北方沙俄吞併大清國土,更讓在華擁有利益的歐洲列強感到威脅。西歐國家多次與沙俄發生過戰爭,都沒有佔過多少便宜。此時歐洲列強從全球戰略上不希望大清太弱,更希望大清能夠有一定能力遏制沙俄的全球擴張。後起之秀美國沒有在中國獲得太多利益,對大清及後面的民國更加同情並加以扶持直到二戰結束。因為美國更加清楚看到了中國在遏制蘇俄全球擴張中的作用。後來中蘇結盟捲入美蘇冷戰甚至直接熱戰,才使得中國與西方分道揚鑣。從此西方不再採取同情和扶持策略而改為分化和瓦解策略。

當然大清與列強的博弈中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先後遭受沙俄的入侵和日本的入侵,在大清土地上發生了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結果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無藏南即951W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了解真實的歷史

老說八國聯軍侵華侵華的這個說法其實是錯誤的,當時的歷史背景是義和團興起,在全國各地殺洋人毀壞洋人財務,後來慈禧覺得義和團可用還召喚了義和團的人,在慈禧的授意下義和團公然開始攻擊八國使館,並且清政府不予制止,說來也可笑幾萬人義和團打不過400多人的八國使館守軍…真夠丟人的…公然攻打使館是一種戰爭行為,當時的清政府可能不認為是戰爭行為,國人一直有個奇怪的思維就是你在我的土地上建使館我就可以打你不算是侵略…但從當今世界來看使館區屬於他國管轄區,攻打使館算是侵略行為,所以其實是我們先侵略他國然後八國派兵解救國民攻入中國領土

然後再說下後來就沒打過了,清政府在當時的世界來看是個很奇葩的政府,經常有一些荒謬的舉動,比如鴉片戰爭的起因之一,因為洋人談判使節見皇帝不跪就給使團全關起來了…等等不符合當時現代思想的行為,後來清很快滅了,新一代的政治家開始陸續登上歷史舞臺,自然就不會幹那些奇葩事了,所以之後洋人就算想侵略藉口也不是那麼好找的,也就只有日本人能找那麼不要臉的理由……再加上一戰二戰他們也很疲憊打傷了不想再打仗了



用戶5504753296


八國聯軍兵進北京,取得的利益?一直持續到了1941年的12月份,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後才正式停止賠付。八國聯軍兵進北京是1900年,長達41年還沒有最後賠付完畢,由於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參加了一戰,所以對於德國的賠款?早就停止賠付了。由於奧匈帝國最早解體也不再賠付了,美國拿到錢,但是由於排華法案的原因,把這筆錢用於投資中國留美學生建設了清華留美預科學校,這所學校後來發展裝大成了清華大學。俄羅斯變成了蘇聯?這筆賠款中華民國也不再支付了。意大利在二戰開始後,也不再賠付了,法國,英國也是二戰後停止賠付的,至於說,這八個國家已經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了。它們都在中國取得了相當大的利益了,自然而然不需要再次侵略中國了,但是,日本鬼子人心不足蛇吞象🐍於1931年對於中華民國伸出侵略的魔爪!


愛看愛思考


不該籤的條約也簽了,不該賠付的白銀也陸續償付,不該割讓的土地也割讓了,租借了;整死了誰給你白銀?總的留著幹活吧。

再有就是如今這些強盜國家、侵略者國家以及國內一些所謂的公知、大咖們崇拜的和常掛在嘴邊的契約精神。

真不知道當年威逼或求著他國簽署的《中導條約》《伊核條約》《氣象條約》如今卻想扔手紙一樣說撕毀就撕毀,說退出就退出,那所謂的契約精神如同扯雞巴蛋一樣碎落了一地蛋黃。公知大咖們可否有興舔點分享下感受?


雲愛衣衫花想容


【世界上當時的列強都通過侵華戰爭得到了自己比較滿意的利益,各國瓜分了中國有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暫時形成了均衡之勢】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26年)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等國派遣的聯合遠征軍,為慈禧太后要求鎮壓中國北方義和團運動而進入中國所引發的戰爭。派遣的聯合遠征軍開始時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增至約5萬人。八國聯軍的行動,直接造成義和團的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 賠款最多,簽訂國家最多,並喪失多項主權。影響所及,清帝國內部及遠東(滿洲平原)之權力平衡,亦受重大沖擊,間接導致清廷衰落、俄日衝突升級等變化。 可以說,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中華民族不可忘記的恥辱。



需要強調的是,有一個國家在簽訂《辛丑條約》條約後並沒有撤軍,而是佔領了東北的軍事重港旅順,這個國家便是沙皇俄國。沙俄的這種行為引起了日本和其它列強的不滿,英國和日本形成了英日同盟,以遏制沙俄在遠東的擴張,日俄戰爭一觸即發。等到沙俄戰敗後,日俄瓜分了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沙俄佔據北滿,日本佔據了南滿。



日俄戰爭後,中國南方各省掀起了聲勢浩蕩的國民革命,清政府在風雨飄搖中,結束了自己的統治,袁世凱和孫中山達成合作,臨時國民政府改組,臨時國民政府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袁世凱任國民政府第一任正式大總統,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一職,去修鐵路了。日本尚未全面侵華,清政府就滅亡了!


詩說青史


可以參考一下時間,八國聯軍侵華是1900-1901年,此時距離一戰的爆發還有13年。除美日以為,當時世界強國均在歐洲,自己都應接不暇了哪還有時間顧著侵略?而且隨著辛丑條約的簽訂,中國已經完全被帶入到資本主義市場當中,中國也已經完全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傾銷地,目的已經達到就不必再用開戰的手段去達到什麼目的了…

至於說列強侵華是為了錢,而且辛丑一戰列強本息合計獲得了9.8億兩白銀是完全不正確的!建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庚款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