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和乾隆的關係是怎樣的?為啥都葬於清東陵?

一路順風152588626


“榮耀歷史”用心為你解答歷史


慈禧葬在清東陵和乾隆沒有關係,是和咸豐有關係!咸豐是乾隆的曾孫,慈禧是咸豐的妃子,後來的皇太后。

突然冒出來的清西陵

清朝入關之後,修建了一座皇陵,即清東陵,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和第二位皇帝康熙就葬在清東陵。

雍正即位之後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寢,向清東陵運送了大量的建築材料,準備以後長眠於此,但是到了雍正七年,雍正已“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為由宣佈重新選址修建自己的陵寢。意思就是這塊“風水寶地”我看不上,我要去找更好的。於是修建了清西陵!

雍正為什麼要修清西陵

清東陵風水不好?我看未必,順治,特別是康熙都葬在這邊,當初選址的時候肯定是看了又看的。

至於雍正說的藉口根本不值得推敲,如果真有這些問題,那麼後來乾隆、咸豐、同治等人為什麼還能繼續葬在清東陵。

如果這些理由都說不通,那就有點陰謀論的味道了。

坊間傳聞,雍正篡改康熙遺詔,對待兄弟也是極其殘忍,不敢到地下見康熙,所以重新選了塊地方,離康熙遠遠的。

到底是因為什麼,可能只有雍正自己知道了。

乾隆為什麼又葬回清東陵

清朝有子隨父葬的傳統,雍正沒有跟隨康熙已經是壞了規矩,也加深了人們對他篡改遺詔的猜測,但是不管怎麼說,雍正是乾隆的皇阿瑪,乾隆應該跟隨雍正葬在清西陵。

但是這就有一個問題,如果這樣下去,清東陵就太冷清了,只有順治和康熙,是不是代表他們被後來的皇帝給拋棄了,怎麼能如此對待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和清朝最偉大的皇帝呢?

面對這樣的難題,乾隆還是很有頭腦的,他想到了周禮喪葬禮儀中的“左昭右穆”制度。

什麼是左昭右穆呢?簡單點說,就是太廟裡各位皇帝神位的排放順序,開國皇帝神位在中央,其他皇帝神位在兩側擺放,左側為第二位、第四位、第六位皇帝的神位,右側是第三位、第五位、第七位皇帝的神位。這樣問題就完美解決了。

第一位順治、第二位康熙埋葬在清東陵,第三位雍正埋葬在清西陵,第四位乾隆那就埋在清東陵,以後以此類推,第五位嘉慶埋葬在清西陵。

咸豐為什麼葬在清東陵

按照乾隆定的規矩,作為嘉慶孫子的咸豐,也就是慈禧的老公,應該葬在清西陵,那他怎麼會葬在清東陵呢?問題就出在咸豐的老爹道光身上。

道光即位之後開始在清東陵修建陵墓,差不多的時候道光去驗收,竟然發現地宮滲水,這是陵墓最怕的事情,道光大發雷霆,於是到清西陵重新選址修建陵墓。

等到他兒子咸豐的時候,重新按照乾隆定的規矩,葬在清東陵。

慈禧是咸豐的妃子,所以跟隨咸豐葬在清東陵,清朝有給皇后、太后單獨修陵的習慣,因此咸豐的陵墓叫定陵,慈禧的陵墓叫定東陵。


榮耀歷史


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沒有直接關係,唯一的關係要看慈禧太后的丈夫咸豐與乾隆的關係是什麼。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是入關第四帝(1711.9.25–1799.2.7),而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是入關後第七位皇帝(1831.7.17–1861.8.22),咸豐皇帝是乾隆皇帝的曾孫,而慈禧是咸豐皇帝的妃子,所以要說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關係就是:慈禧太后是乾隆皇帝的曾孫媳婦兒(之一)。

慈禧太后與乾隆皇帝都葬於遵化清東陵,其實如果按照乾隆制定的祖制(昭穆制度),咸豐皇帝及慈禧太后應該葬在清西陵,因為自雍正皇帝選擇在易縣建造陵寢後,乾隆皇帝本想追隨父親也葬在西陵,但考慮到如果後世子孫都如此效仿,勢必會將已葬入順治、康熙兩位皇帝的東陵陵區冷落,所以制定了昭穆制度,以使兩陵區香火不斷,自己葬在了東陵,而嘉慶皇帝葬在西陵,本來如此下去咸豐就應該葬在西陵,可道光皇帝將東陵寶華峪建好的陵寢以滲水為由廢棄,跑去西陵另建慕陵,打破了昭穆制度,沒辦法咸豐皇帝只好選擇在東陵建陵以使昭穆制度可以繼續下去,所以慈禧作為咸豐皇帝的妃子也只能在東陵的咸豐定陵附近建造陵寢。

綜上所述,慈禧作為咸豐皇帝的妃子,與乾隆皇帝的關係只是乾隆皇帝的曾孫媳婦兒而已。都在東陵安葬是因為丈夫咸豐皇帝的陵寢(定陵)建在東陵,慈禧也只能追隨丈夫在東陵安葬。


孤竹公子


一、以輩分論乾隆慈禧二人關係

乾隆與慈禧都是歷史上十分著名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那麼關於二人的關係具體是怎樣的呢?

乾隆畫像

我們都知道,慈禧的丈夫是清文宗咸豐帝奕詝(生於1831年,卒於1861年,1851—1861年在位),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而乾隆(生於1711年,卒於1799年,1736—1795年在位)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並且從乾隆到咸豐都是代代相傳(非隔代也非兄終弟及),所以按照輩分,咸豐是乾隆的曾孫(乾隆—嘉慶【乾隆十五子】—道光【嘉慶次子、嫡長子】—咸豐【道光四子】),慈禧自然便是乾隆的曾孫媳婦之一了。

慈禧劇照

二、二人均葬清東陵原因詳解

1、智解困局的清高宗乾隆

我們都知道,清朝自入關之後,按照習俗,皇帝百年之後的吉地也應選在關內且毗鄰京畿之地。所以,順治帝在1651年(順治八年)十二月選定了昌瑞山一帶作為歷代皇陵所在,這便是我們熟知的位於遵化的清東陵,順治帝選定範圍後,他的孝陵和康熙帝的景陵都入葬在此處。

1727年(雍正五年)三月,時年50歲的雍正皇帝開始為自己相度吉地,由於其對於自己葬所的要求過高,所以派出去的堪輿大臣在清東陵(昌瑞山)境內即使尋找了不少備選,但依然入不了雍正帝的眼,所以只能將卜擇範圍擴大。首先選中了遵化境內的九鳳朝陽山,當所需材料都基本運送抵達準備開工,卻突然又發現此地“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所以把控超嚴格的雍正自然不會允許這樣的缺陷發生,於是毅然廢棄九鳳朝陽山另尋吉地,最終在位於易縣泰寧山下發現了這樣一個“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鹹備”的十全十美之地,此地也因此成為了雍正泰陵的陵址,因位於京師之西,所以史稱清西陵。

雍正劇照

1738年(乾隆三年),28歲的乾隆遵循祖制開始為自己的吉地選址。但擺在他面前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那就是自己陵址該選在東陵境內還是西陵境內,亦或是仿照父親雍正另闢新址。

開始,乾隆是想著“子隨父葬”,和雍正一樣葬入西陵,但轉念一想,如果其後世皇帝都按照這樣的方法來選擇吉地,那豈不是東陵之內僅有二陵,從而疏遠了東陵。打小重孝道的乾隆是斷然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所以為了平衡東西二陵的帝陵數量,他最終決定將陵址定在了位於東陵境內孝陵以西的勝水峪。

裕陵石五供

2、隨夫入葬東陵的慈禧

當乾隆裕陵選址確定後,他還不是很放心,於是在1796年(嘉慶元年),86歲的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不僅替兒子嘉慶做主選擇了位於西陵的太平峪作為昌陵陵址,而且還在同年的十二月二十二發佈了一道諭旨,以此來解決後世子孫如何選吉建陵的問題。諭旨當中,也首次宣諭後世,要按照自古以來的昭穆制度來選擇各自的陵址,並且對於自己孫輩的未來即帝位者,他也明確規定,“至朕孫纘承統緒時,其吉地又當建在東陵界內”。


乾隆1796年以太上皇身份所下的諭旨

然而,僅僅隔了一代,到道光皇帝之時,便將祖父乾隆所定的祖制拋之腦後。首先,在1821年(道光元年)四月,剛剛繼位不久的道光帝,便下了一道諭旨,要將自己未來的葬所建立在當時位於京師西郊的王佐村,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髮妻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葬在王佐村已有十年,任性的道光為了與髮妻團聚,所以做出了公然違背25年前祖父乾隆所定祖制之舉,其後在諸位大臣的力諫之下,道光總算是打消了這個念頭,與此同時,命戴均元、英和等人前往東陵卜擇吉地,最終在九月初二,確定東陵繞鬥峪為其吉地陵址,並且改名為“寶華峪”。

從1821年九月破土興工,到1827年九月寶華峪陵寢竣工,歷時六年之久,本來道光對此很是滿意。但奈何第二年(1828)在他展謁東陵前夕,負責寶華峪地宮打掃的官員卻發現地宮突然開始滲水,並且經過三次詳查,狀況一次比一次嚴重,這令道光很是惱火,不僅嚴懲了諸涉事人員,而且於1831年(道光十一年)二月二十二在西陵選擇了龍泉峪作為自己的吉地新址,東陵寶華峪隨之被拆除廢棄,道光最終還是選擇了違背祖制在西陵建陵。

寶華峪陵寢遺址

1850年(道光三十年),69歲的道光去世,其四子奕詝繼位,是為咸豐帝。咸豐從1851年開始,便著手尋找自己的萬年吉地。因為父親道光的緣故,導致咸豐與曾祖父乾隆一樣面臨了自己的陵寢該建在東陵還是西陵的問題,因為父親將曾祖父規定的昭穆次序打破,自己到底是遵守曾祖父原先定的規矩葬在西陵,還是按照父親更改之後重新排序建在東陵。思來想去,與其哪裡都不對,不如命載銓、彭蘊章、基溥等人前往東西二陵兩地相度。

載銓等人踏遍了東西二陵的山山水水,最終將位於東陵的成子峪、平安峪、輔君山以及西陵的魏家溝作為咸豐帝陵的吉地備選恭呈御覽。對於大臣們所提之地,咸豐於次年(1852)二月開始,派裕誠、奕湘等人前往四地進行復勘,同時自己也分別在二月底閱視了西陵境內的魏家溝、九月閱視了成子峪、平安峪和輔君山。經過自己的反覆勘查,咸豐最屬意平安峪,但為了更為確定一些,咸豐命柏葰帶領精通堪輿之術的陸應榖前往平安峪進行第三次相度,經過陸應榖的強力推薦,最終咸豐才放心地將位於清東陵境內的平安峪作為自己的萬年吉地。

定陵方城明樓

而說到慈禧位於普陀峪的定東陵,之所以也位於清東陵境內,其實很好理解。根據“妻隨夫葬”之制,皇后陵必須建在其夫陵寢旁邊,以示“祔葬”之意。由於1861年(咸豐十一年),31歲的咸豐帝去世,其生前僅有一位皇子,便是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所生的載淳,所以載淳得以承繼大統,而新帝生母懿貴妃自然就“母憑子貴”,成為了皇太后(也就是慈禧),同時意味著在其百年後的諡號也可以“皇后”為後綴。

既然百年後是以皇后之身入葬,自然是要以皇后陵作為吉地。按清朝例,不僅皇帝的陵寢稱為萬年吉地,皇后亦如是。所以從1866年(同治五年)開始,慈禧、慈安二人便開始正式派人為各自選擇萬年吉地。經過反覆查勘,慈禧選定了普陀山(後改名為普陀峪),慈安選定了平頂山(後改名為普祥峪),由於兩座後陵都位於咸豐帝定陵以東,所以均稱為定東陵,具體區分則在陵名前加上地名。

慈安普祥峪定東陵(左)與慈禧普陀峪定東陵(右)

小結:

以上便是關於慈禧和乾隆之間的關係,以及慈禧與乾隆為何都會葬在清東陵的原因。其實如果按照直接聯繫來講,從道光帝開始打亂昭穆次序之後,慈禧為何會葬在清東陵只與其夫咸豐有直接關係,與乾隆同樣位於清東陵關係已然不大。

我是“史海甄客百曉生”,一個資深的歷史迷,如果認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多多關注並支持,謝謝大家!


史海甄客百曉生




慈禧和乾隆的關係

二人朝代不同,慈禧能知道乾隆,而乾隆卻不知有慈禧。要說關係,只能往輩分上去找。慈禧是咸豐的妃嬪,乾隆與咸豐之間還隔看嘉慶、道光,真要算起來的話,慈禧就是乾隆的重孫媳婦。

乾隆定下了依 “昭穆相建” 的葬制

位於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是滿清入關之後不久就劃定的皇家陵園。順治、康熙先後葬在了這裡。而雍正則沒有選擇清東陵,他把陵寢建在了易縣泰寧山下。從此以後,清朝的帝陵就出現了東陵和西陵兩個陵園。這就等於為日後的清朝皇帝,出了一個無法迴避的難題。即以後陵寢應建在東陵,還是建在西陵? 第一個面臨這個問題的是乾隆, 他也為後世立下規矩,就是依照 “昭穆相建”。


“昭穆相建” 就是《周禮》的 “昭穆制度”,主要是用於宗廟的排序、牌位的位置、安葬等。同時,也涉及帝陵與後陵的位次先後順序問題。如果帝陵朝向確定,就可以確定皇帝陵和皇后陵的先後。

依古制,必須是 “前朝後寢”,皇帝在前,皇后在後,絕不能把皇后陵置於皇帝陵之前。皇后陵與皇帝陵的走向應該是自西至東走向,東陵安葬一位皇帝之後,繼任者要葬在西陵。即“左昭右穆”。因此,乾隆為自己在東陵建造了裕陵。

“昭穆相建” 制度被打破,慈禧葬於清東陵

“昭穆相建” 制度,並沒有被乾隆的後世子孫嚴格遵守。道光帝的陵寢原本應該建在東陵,但陵寢已經修好,逝世的皇后已經入葬那裡。後來,又發現陵寢漏水。於是,道光拆了東陵的陵寢,改在西陵重新修建自己的帝陵。


按照 “昭穆相建” 的制度,光緒本應和咸豐一樣安葬於東陵。不過,如果那樣的話,就會出現他和慈禧這對 “冤家” 相鄰長眠的局面。可現實情況是,慈禧葬於東陵,而光緒葬於西陵。

這一次破壞 “昭穆相建” 制度的是慈禧。同治是慈禧的親生兒子,也是咸豐唯一的兒子。或許是出於不願與兒子分開,慈禧把青年暴亡的同治皇帝的陵寢也安排在東陵,確定陵名為“惠陵”。最終,光緒皇帝就只好在西陵為陵寢選址了。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因為古代以東為貴,東大西小。一般情況下皇帝冊封太子,都叫東太子,慈禧是咸豐的皇后但卻不是正宮而正宮是慈安,慈禧的勢力慈安的勢力大太多,但卻沒有正宮的名分,十分的不滿。其實咸豐的陵墓也是東陵的,慈禧和慈安都在旁邊,但慈禧的名氣始終都要比他們大一些


無聊4


慈禧原名也葉赫那拉氏,是滿清望族,後嫁給咸豐,成為咸豐的皇后,生下後來的皇帝同治。1861年統治駕崩後,發動辛酉政變,誅殺顧命八大臣,任命恭親王為攝政王,創立了清末難得的同治中興。同治駕崩又讓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承大統,年號光緒。1908年駕崩於儀鸞殿。作為大清的一任皇后,一任皇太后,一任太皇太后,又開創了清末難得的短暫盛世,無論怎樣,都是有資格葬於清東陵的,而清東陵又是清朝皇家的陵墓所在地,所以皇族葬於皇陵是完全合適的。


文物春秋


乾隆的兒子是嘉慶,嘉慶下邊是道光,道光下邊是咸豐。咸豐的皇后是慈禧。帝后葬在一起。所以都在清東陵


如果這是歷史


乾隆的孫子是道光,咸豐是道光的兒子,慈禧是咸豐的妃,慈禧是乾隆的曾孫媳,咸豐和乾隆應該葬在一起,慈禧也應該葬在一起


zhangzhihui2716


慈禧是乾隆重孫子咸豐帝的媳婦,因為咸豐皇帝葬在清東陵,作為他的皇后也應該葬在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