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第一季收官|老师走心,内容求新,学生怎会不入心

从人口问题到“芯片危机”,从环土地资源经济带构想到新时代榜样,从中国文化倾向到思政工作未来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又能为祖国提出哪些建议?

5月29日,这场早已预知的告别式在西十二楼N301上演,《深度中国》第一季最后一课——“中国制造与创新精神”正式开讲。

“器”字应作何解读?英、美、苏联的经验又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历史维度下的“中国制造”源自何处?来自湖北经济学院的代保平老师首先带着同学们拉开了关于中国制造的序篇。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昊驹老师则以“中国制造2025:机遇与挑战”和同学们共同梳理了工业化的浪潮及《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基础。

《深度中国》第一季收官|老师走心,内容求新,学生怎会不入心


课堂进入高潮,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教授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了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他从“制造业、中国制造业”“解读‘中国制造2025’”“关于创新与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和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中国制造的见解。

《深度中国》第一季收官|老师走心,内容求新,学生怎会不入心

最后一讲终于完美收官

一张图重温

《深度中国》十二次精彩的旅程

《深度中国》第一季收官|老师走心,内容求新,学生怎会不入心

很多人不禁要问

这门课一座难求的秘笈究竟是啥?


内容精心规划,不惧上课“低头族”

1门课、2学分、12节课、21位教学人员,每节课超过200位实际听课学生。《深度中国》课程聚焦当代中国理论与实践,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外交等方方面面。团队教师每周精心设计一个专题,紧扣热点聚力发声,包括中国周边局势、土地制度变迁、农民工问题、精准扶贫、中国制造等内容,通过集体备课、多次演练、外出调研等环节,《深度中国》将最鲜活的素材搬上课堂。自3月12日课程开讲到最后一讲,《深度中国》始终被学子热捧,没有座位时,学生坐在窗台或站着听课,课堂上看不到“低头族”。


团队用心打造,各路精兵强将来助阵

据了解,《深度中国》课程团队由21位精兵强将构成。团队成员均采取选拔上岗,以“课堂教学效果”为选拔原则,主要包括华中大名嘴、首届“课堂教学卓越奖”获得者、“网红”教师、学生评教高分者等,学科背景涵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和历史学等多个学科。该团队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为主,还包括其他领域的优秀师资队伍。为了让马克思讲中国话,把书本语言变成教学语言,《深度中国》团队的教师不断推陈出新、紧密合作,通过一次次深度解析的专题课程,让学生在国际比较中坚定信心,在全面客观中理解复杂与多样性,进而理解中国、认同中国、振兴中国。


方法匠心设计,引领教学新潮流

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深度中国》通过鲜活的课程素材、新颖的教学方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活泼的授课方式,打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深深抓住了学子的心。课程采取合作教学的形式,通过专题、对谈、辩论、主持等花式教学为学生多视角分析与呈现时政热点。课程团队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加入创新元素,强化课程质量保证。在课程前,团队成员进行集体备课;在课程中,注重导入式教学,用15-30分钟解答学生疑问,并引入“微助教”、“微弹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实行签到、答题和互动;在课程后,团队成员进行课程总结,进一步深入探讨改进空间。


思政同行和学生们又有何感受?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训威:“课堂用了两个移动交互工具,‘微助教’和‘微弹幕’,使用的频率分别为1次至3次,时间都不超过10分钟,恰到好处,是课堂轻交互的典范。”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祝福:“《深度中国》是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一个探索。原来思政课是一门课,现在所有的课程都要有思政教育功能,这是整合力量,形成合力的‘大思政’概念。”

献策大赛的特等奖获得者、交通工程专业2015级学生王孙超:“这是我上过的十门公选课中最认真的课之一,这是我上过课中阵容最强大的课程,没有之一。作为一个工科生,这门课让我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更为多重、更为健康的认知,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而有了一个大世界观。”

电气工程专业2017级学生王艺飞:“《深度中国》最让我触动的地方,就是老师们的讲课热情。以前对所谓的家国大事不太关心,但是听了老师们的讲述后,发现原来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关心国家,热爱祖国的人。”

自动化专业2017级学生刘伟:“课程对中国当前一些问题的剖析很深刻,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门有深度的思政课,让我改变了以往认为思政课古板、枯燥的想法。”

走心上课 用心打造

学生自然入脑入心

这一季结束了

下一季还会远吗

敬请期待《深度中国》第二季


文字:高翔

摄影:朱必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