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優秀作文《傳統文化,需要你們來拾起》批註及點評

——答同學問的一封信

(標題亮出觀點,直接表明“子思”對某同學提問的回答。同時用第二人稱“你們”,不僅回應了現場提問的同學,而且把回答擴展到在場的所有同學。寫作任務完成得細緻具體。需要注意的是,“傳統文化”不同於“儒家文化”,在概念使用上還需要更加準確。“需要你們來拾起”雖然強調了現場同學的責任,但是其言外之意又有“社會已經拋棄之”之意。以對全社會的否定來肯定現場同學,這種思維方式不太可取。不妨將“你們”換為“我們”。另外,副標題需要居中。)

親愛的同學:

(文章屬於現場回答。以書信的形式呈現,似乎不妥。)

你好!

不得不說,你所提問題很有實際意義,也恰到好處地點中了儒家文化在當世的“短處”。是啊,在如今,擠公交車時著實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誰若是還顧及著禮讓他人,那八成是與公交車無緣了。但是,相比於放棄禮儀,我還是有不同的看法:在當今社會,短時間內可能的確無法做到讓人們在坐公交車時禮讓他人,自覺排隊。但是,在將來那個由你們 這一代人撐起的新時代,未嘗不可以!

(開篇對寫作任務進行回應,先用形象的語言肯定了該學生的提問,後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在將來那個由你們 這一代人撐起的新時代,未嘗不可以”,將標題的觀點具體化,但又不是簡單地重複標題。但首段太長,手寫體佔了11行。不妨在“是啊”前分段。考場作文,首尾段要簡潔,3——5行便好。獨句成段也可。)

相信以你的學識(你)一定知道,(強調寫作的交際性,現場感,體現語言的得體性。句首若加“同學”二字,現場交際感或許更強。)中國在古代是名副其實的禮儀之邦。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星海中,儒家所倡的“禮”“仁”等觀念在那裡熠熠生輝了數千年。但是,清朝以降,中國傳統文化的光輝,在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本土文化的倒行逆施之下,幾近支離破碎,到了如今,甚至約束人們自覺排隊也無法做到。儒家文化似乎已是窮途末路。可是,孰不知,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五百載,猶有諸子百家力挽狂瀾。秦漢定鼎以後,中國還是那個知書達理,五常皆齊的中國。(論據有力,語言簡潔。以歷史的沿革為例進行論證,彰顯廣闊的閱讀視野。)相信,到了如今,在你們對倫理道德,對禮儀廉恥的堅持之下,定能還社會風氣一個朗朗乾坤!在那時你的後人一定不用提出如你一般的問題了。(將歷史與現實對接,呼喚當代年輕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忘語境,照應任務。)

在拾起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回應標題。)你們可能避免不了被質疑,被嘲笑,而你們最好的回應,不是自降身份與人爭吵,而是心無旁鶩地將傳統文化的精髓付諸實踐。(給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不是……而是……”這一句式用在議論文中呈現觀點,甚好!)信仰是用來約束自己的,而不是用來管理別人的。在每個紅燈路口,只要你駐足停留,就算大部分人都忘卻了“紅燈停,綠燈行”,也會有人停下來與你一同守候;在每個公交站臺,只要你選擇不推不擠,就算大部分人都忘卻“孔融七歲能讓梨”的典故,也會有人與你一同減少人群的擁擠。(再次舉例論證。歷史的宏大敘事與現實的具體事例相結合,論述既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又具有現實的時代感。對偶句,增強文章氣勢。)要每一個“你”都能彎腰拾起傳統文化的花朵,屬於你們的芬芳時代終將到來。(照應第一段提出的觀點。)

陸游說,笑儒冠自來多誤。(引用陸游的《謝池春》詩句。宕開一筆,展現學識。)我卻想說,如今正需要你們這一代讀書(明理),肩負復興的責任。古有大儒以“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己任,如今也需要你們來拾起落寞的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文化之根。(!)(結尾發出倡議,升化主題。)

二零一八年四月

子思於深圳

(格式錯誤。應先署名,後寫日期。同時,宜刪去“於深圳”。考場作文不便透露自己的身份,包括地域、學校、真實姓名等)

【總評】

本文表達流暢,長短句的交錯使用讓文章張弛有度,既靈動又凸顯了思維的嚴謹。

考生具有清晰的交流意識,寫作中同時顧及到了“你”和“你們”,寫作任務完成得十分出色。論述儒家文化而不流於空洞。宏大歷史觀的呈現,體現了考生豐厚的積累,消解了閱卷老師的審美疲勞。具體問題的探討不流於呆板,“在每個紅燈路口”“在每個公交站臺”兩個長句子的使用,表現了考生良好的語言素養。歷史與現實的兩相對照,使得文章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當然,概念的遊離,格式的錯誤是本文明顯的瑕疵。全文只有四個段落(考場作文6——8段為宜),表明考生思考問題的邏輯鏈條有些侷促。書寫可以更工整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