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对父子远渡重洋,偷回一件宝贝,却救活千万人性命

番薯,别名红薯、山芋、地瓜,它生熟都能吃,香甜可口,味道绝佳。特别是烤红薯,那简直是严寒冬季里的一道美味。不过,这番薯是怎么来的呢?

明朝一对父子远渡重洋,偷回一件宝贝,却救活千万人性命

从名字上看,既然叫“番薯”,那就不是中土之物,而是个舶来品。引进番薯的到底是谁?这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主要有三个人,分别是陈振龙、林怀兰、陈益。此三人是有共同特点的,都是明朝万历年间生人。这次,我们重点讲陈振龙父子的故事。

陈振龙,福建省长乐县人。不到20岁,他就考中秀才。可在接下来的乡试中,陈振龙考了几次都考不中。说明什么呢?此路不通!于是,这个小伙子就转行了,弃文经商。正好那时候万历皇帝开放海禁,陈振龙就随着一些商人到现在菲律宾的吕宋岛经商。

明朝一对父子远渡重洋,偷回一件宝贝,却救活千万人性命

当时的吕宋岛被西班牙所占据,陈振龙造访之后,发现此地种有一物,它不同五谷杂粮,却有许多优点。比如耐旱、适应力强、高产,不用加工就可以吃。他想到自己老家曾经发生过灾荒,如果将此物大面积种植,必然会缓解灾情,解决粮食问题。

打定主意之后,陈振龙向当地人购买了红薯苗(薯藤),并向其请教了红薯的种植方法。接着,他就和儿子陈经纶一起策划如何转运出境。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他们父子二人将番薯滕打成结,外面涂满淤泥,再将这些番薯滕和常见的绳子混在一起。

明朝一对父子远渡重洋,偷回一件宝贝,却救活千万人性命

果然,西班牙人在没有细查之下,未发现异常,番薯就这样被偷运出境了。经过七天七夜,他们走海运到达福州,在家附近尝试播种,效果却出奇的好。这也正好印证了番薯极强的适应能力。恰巧这一年,福建发生旱灾,许多地方颗粒无收,陈振龙让儿子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建议大量播种番薯救荒。

明朝一对父子远渡重洋,偷回一件宝贝,却救活千万人性命

金学曾尝试着推广种植番薯,当年即取得成功,第一年就命令福建全省大力种植。福建人为了感激巡抚金学曾,还将番薯改称为金薯。在这之后,陈振龙后代又将番薯传种到浙江、山东、台湾等地,成为中国粮食作物的一个重要品种。

明朝一对父子远渡重洋,偷回一件宝贝,却救活千万人性命

根据历史记载,每逢灾荒之年,许多人因为红薯活了下来(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甘薯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陈振龙则被后世人称为“红薯之父”,郭沫若曾赞扬他“此功勋当得比神农”。您还知道哪些有关红薯的趣事呢?欢迎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