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張學良將軍

無恥言論之一:張學良不抵抗,蔣介石為張學良“背鍋”

張學良是在抗戰史中不可或缺也無法迴避的歷史人物,作為掌管三十萬精銳東北軍的“少帥”,張學良的軍事和政治生涯主要做過兩件事情,分別是改旗易幟和發動西安事變。“九一八”這個不抵抗的大鍋他背了幾十年,但是在抗戰史中明確記載的卻首先是蔣介石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九一八事變前電報往來如雪,其中一封31年8月16日蔣介石發給張學良密電叮囑:無論日本在東北如何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吾兄萬勿呈一時之憤,置國家之不顧!這封密電被稱為“銑電”,引發史學界激烈的爭論,很多人包括為蔣洗地的人極力要證明他的不存在,那些對歷史選擇性失明的人內心總是如此卑汙不堪,請看如下他們還需要去證明不存在的內容:

一:1931年8 月22日蔣介石在南昌發表講話:中國亡於帝國主義,我們還能當亡國奴,尚可苟延殘喘;若亡於共產黨,則縱肯為奴隸亦不可得。

二:蔣介石文《敵乎?友乎?中日關係之檢討》: 日本終究不能作我們敵人,我們中國亦究竟有須與日本攜手之必要。(1934年12月日本新聞刊發)

三:1931年10月國民政府密使許世英赴日本談判轉述蔣的口信:如果日本能擔保中國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則國民政府可同意與日本談和,或可在 不損我國尊嚴之前提下讓出東北。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蔣介石演講

四:愛國將領馮玉祥在其著作《我所認識的蔣介石》裡提及蔣介石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曾說:“中國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麼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

五:《中華民國大事記》第22卷記載:“1933年4月6日,蔣介石在南昌電令‘剿匪’各將領,宣稱‘本總司令此來決與我贛中諸將士共生死,同榮辱,殄滅赤氛,以安黨國。如再有偷生怕死,侈言抗日,不知廉恥者,立斬無赦。’”

六:1931年9月22日蔣介石到會正式宣佈:“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痛含憤。暫取逆來順受的態度、以待國際公理之判斷”。

七:1931年9月23日發佈自南京的《國民政府告全國國民書》宣佈已經下令“我全國軍隊,對日軍避免衝突”。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被蔣介石殺害的黃顯聲將軍

無恥言論之二:如果張作霖在,必不會丟掉東三省

很多人看了幾集電視劇就開始“引經據典”妄言張學良不如張作霖,如張作霖在,東北則必不丟失,這首先就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日本在東北扶植的代理人就是張作霖。

日俄戰爭後使得日本進入東北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日本在滿洲的權利,是因講和條約由俄國讓給的,除了遼東半島租借地和(半條中東)鐵路之外,什麼都沒有,滿洲絕不是我國的屬地,純粹是清國領土的一部分。在不是我國屬地的地方,沒有行使我國主權的道理。滿洲的行政責任必須由清國負擔。”那些對北洋軍閥張作霖充滿期待的噴子們看清楚:張作霖上臺之前日本勢力進入東北後的實際情況。“除了遼東半島租借地和(半條中東)鐵路之外,什麼都沒有”!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奉系軍閥張作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張作霖是日本侵略東北扶植利用的代理人。他幫助日本在東北不斷擴大侵略權益。袁世凱、段祺瑞統治時期沒有實現的“滿蒙五路”等計劃,在張作霖的積極合作下得以逐步推進。張作霖的表現博得了日本的信任。在他的幫助下,日本積極地搶修了四洮路全線(1923年)、天圖線(1924年)、洮昂線(1926年)和吉敦線(1928年)。至此日本在中國東北的鐵路網計劃已大部完成。張作霖為了一己之私拱手將東北鐵路權傾囊而出。

在統一東三省的過程中,為了取得日本的諒解和支援,張作霖為日本的經濟侵略大開方便之門,從而引發了嚴重的經濟惡果。甚至張作霖還允許日本人在東北購買土地。日本勢力就是在這個代理人的配合下滲透到東北全境的各個角落,張作霖的一系列賣國行為讓日本成為一家獨大的控制勢力。到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已經完成了對東北進行的全面滲透和控制,這就是九一八事變日本能從各個方面迅速控制東北的實際原因!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誓師抗戰11次進攻瀋陽六次進攻長春的義勇軍

無恥言論之三:東北有一百萬偽軍!

張氏家族每年地租收入是一億斤糧食,按照平時每人每天最低三斤口糧計算,三十萬軍隊一年的軍糧就達到一億斤之巨。僅和平時期軍餉年開支更是達到三千多萬大洋。戰時僅僅維持一週作戰開支所需就達3000萬大洋。東北地廣人稀,人口僅2700萬,雖然是傳統的產糧區,張學良繼位後也深感部隊龐大開支甚重,出於各種考慮進行了軍隊精簡,說東北一百萬偽軍者是不瞭解歷史和軍事常識的雙料“小白”。

日軍在東北實行的是“兵役制度”,去也得去,不去者殺。根據日軍史料“東北大討伐”記載,東北偽軍數字始終在6-8萬人之間浮動,即使到了日軍窮途末路的四五年也只有八萬多人,加上護路警察守備隊也不過十四萬多人,在整個抗戰期間大批反正加入義勇軍和抗聯者大有人在,馬占山二次抗戰就利用“軍令部長”的職務帶走了大批反正偽軍。最高時一次就有偽軍三個旅加入了義勇軍隊伍。很多歷史造假和鼓吹者所謂“鐵石”部隊也不過區區1400人,早早的投降了蘇聯紅軍。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日軍史料《東北大討伐》

無恥言論之四:北大營之戰二十萬東北軍打不過幾百日軍,一槍不放丟三省!

張學良繼位後,之前的奉軍近40萬,存在著各個張作霖時期的“拜把子兄弟”和收編的各路土匪武裝等很多派系。除了張作霖的嫡系外,各個派系陽奉陰違對這位“少帥”並不買賬,經過“楊常事件”張學良開始樹立權威同時大力整軍,將老奉軍整編為旅壓縮編制,全軍28萬餘人,一方面壓縮了開支,另一方面壓制排擠其他派系勢力,並大量任用講武堂派少壯軍官,中原大戰張學良宣佈揮軍入關近十萬人,隨著日本挑動石友三叛亂反張,張學良隨即又調遣近8萬精銳入關平叛,至此東北軍在關外僅存十萬以省防軍為主的雜牌軍加上部分嫡系國防軍,如北大營步兵第七旅。再加上雜七雜八收編的各類武裝共計十四萬人分佈於三省大地。

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天津日租界就駐有日本天津駐屯軍,山海關一線鐵路都在其控制之下,日軍通過石友三叛亂調東北軍入關,再加上控制鐵路,隨後就造成了東北軍“入關容易出關難”的局面。使得瀋陽發動事變的日軍佔有了絕對的優勢,很多人會說日軍只有六百多人,很多“學者”也添油加醋,他們選擇性的忽視了日軍第二師團一萬多人還要外加鐵路沿線日軍六個精銳的“守備大隊”。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國恥九一八

僅攻打駐防北大營步兵第七旅的兵力就有關東軍獨立第二大隊和獨立第五大隊分別從正面和北面進攻北大營,與柳條湖分遣隊的進攻形成三面夾擊合圍之勢,總兵力2400餘人。同時日軍主力混成第15旅團全力進攻瀋陽城。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那就是配合日軍作戰而在瀋陽城內預先秘密集結的一萬餘“在鄉軍人”,他們長期生活在東北,並以“移民義勇隊”為名並擁有武裝,九一八當夜他們在駐防瀋陽的1200名日本警察和“日本憲兵”帶領下,配合攻城的日軍29聯隊,內外夾擊輕易擊垮了僅有數千駐軍和黃顯聲所部警察的抵抗。

面對佔據絕對優勢兵力而且偷襲的日軍,僅不到萬人的東北軍在被突襲包圍的情況下,雖有“不抵抗命令”,忍無可忍在參謀長趙振藩和團長王鐵漢帶領下進行了激烈抵抗並持續數小時,雙方隔著馬路互扔手榴彈最後不得不選擇撤退。進攻瀋陽的同時關東軍司令部命令駐紮長春的第三旅團也開始攻擊長春。日本人謀本舍三在《關東軍史》寫道:“因慮營內設伏,為激烈之反抗,故前線士兵,不敢十分挺進,只以極猛烈之炮火相恫嚇。”分頭多路出擊,同時進攻的還有令駐紮吉林的關東軍第三旅團攻擊長春。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北大營率部抗敵的王鐵漢將軍

隨著瀋陽的迅速淪陷,一貫和日軍勾結的於芷山。張海鵬和一部分蒙古武裝這些張學良的反對派迅速投敵,由於張作相在錦州為父治喪不在吉林,代理吉林軍政大權的熙洽也宣佈投敵,這些人前後帶動其各自屬下東北軍兩萬餘人叛國,隨後吉林迅速淪陷,他們的隊伍在日軍支持下進行了迅速擴編,短時間達到了近八萬人,但吉林的馮佔海,李杜等愛國將領聞聽熙洽投敵憤慨萬分,隨即帶領所部發表抗日通電迴歸了抗日隊伍。

九一八後東北軍撤入關內的部隊實際上是駐防錦州,通遼一代的四萬餘人,關內九萬多東北軍駐防原地。除去投敵的兩萬餘人,仍有近7萬東北軍共計十六個旅紛紛發表通電抗日,他們節節抗擊,先後打響江橋抗戰和雙城阻擊戰,直到第二年的二月隨著哈爾濱保衛戰的失利,東北軍作為正規軍的抵抗才隨著哈爾濱失守而告一段落。由於國民政府以指望國聯調停為名,不允許用東北軍(國軍)番號,各部不得已只得紛紛宣佈脫離東北軍序列以“自衛軍”,“義勇軍”為名堅持抗戰。各部僅一年多時間便發展到三十多萬人,後續參戰部隊人數更是發展到了五十五萬人,數年間浩浩蕩蕩發起了齊齊哈爾反擊戰,哈爾濱反擊戰,反攻吉林,先後十一次進攻瀋陽,六次攻打長春,雖付出了慘重傷亡,但歷史評價是

東北因義勇軍存在而未亡縱觀全國抗戰,淪陷區能達到五十多萬人堅持抗戰,並達到十四年之久,這在全國範圍內都是絕無僅有的!!!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遭到殘酷鎮壓的義勇軍愛國志士

張學良對歷史的貢獻

一:改旗易幟,歸順國民政府,結束北洋軍閥的統治,事實上形成了中國的統一

改旗易幟可不僅僅是換了個旗號這麼簡單,這在日本全面侵華之前使得國家形成了政令相通的局面,關東軍本妄想通過“皇姑屯事件”震懾東北當局,逼東北軍政徹底倒向日本,通過其控制實行的“東北自治”來進一步達到其合法控制並佔有東北的圖謀,而在此關頭張學良“宣佈歸順國民政府”的通電卻使得東三省迴歸了祖國懷抱,徹底擊碎了日軍所有的圖謀。相對於其他忙著爭搶地盤的軍閥,哪個還有這樣的境界?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張學良視察軍隊

二:改革軍隊,把東北軍由北洋軍閥的“奉軍”改變為具有國家思想的“新式軍隊”

當兵吃糧拿餉銀自古是天經地義的,舊軍隊很少存在保家衛國的思想,奉軍更是張傢俬有財產,是為張氏家族圖謀利益的工具,組成成分複雜,不過就是土匪武裝的“正規化”。雖有相對精良的裝備但是作戰能力仍然不強,張學良繼位後大力整軍重用於學忠,王以哲,何柱國,吳克仁這類少壯派軍官,大力發展空軍培養飛行人才,使得他們在軍中迅速成長和獲得提升,職業軍人的增多使得東北軍相比奉軍有了脫胎換骨的新面貌。為二十餘萬東北軍在之後全國的抗日戰場中能夠英勇奮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在奉軍體系是不可能做到的。

三:東北抗日義勇軍的組織和建立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國民政府當局禁止東北軍以國家軍隊名義進行抗戰。1931年9月21日,剛回到南京蔣介石的日記寫到:“下午二時到京,約會幹部。餘主張:日本佔領東省事,先提國際聯盟與非戰公約國。以求公理之戰勝……”甚至要求東北各地抗戰武裝不得出現“抗日”字號,作為義勇軍的基礎部隊原來都是東北軍的正規部隊,這是同當時國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相違反的。張學良隨即任命誠允為吉林省政府代理主席,率全省軍民抵抗日偽軍進犯,收復失地,以對抗投敵的熙洽,城允不辱使命堅持抗敵,雖戰事不利仍積極聯絡各部進行抗擊,力邀李杜,馮佔海組織了哈爾濱保衛戰。張學良接著任命馬占山為黑龍江省代主席堅持抗戰打響江橋抗戰,哪怕是馬占山“詐降”後,張學良秘密派遣人員勸說馬占山反正,終促成馬占山二次起兵抗戰,

又打響數萬人參加的齊齊哈爾反擊戰和哈爾濱反擊戰。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打響世界反法西斯第一槍馬占山

東北的瞬間丟失使得留守的東北軍失去了根基和糧餉來源,又無法得到國民政府的支持,張學良則通過“北平救國會”提供支援,在救國會成時立刻撥發30萬大洋作為經費,隨即派遣黃宇宙等數人“歷經九死一生”攜帶委任令秘密潛入東北各地,“有多少人馬,

只要抗日,要錢給錢,要槍給槍,就問問能不能抗日”,並隨即通過救國會再次撥發38萬大洋作為義勇軍起兵軍費。直至長城抗戰張學良下野,救國會被何應欽強令解散,義勇軍失去幾乎唯一的糧餉和軍費來源,又遇到嚴寒缺衣少食而開始陷入低谷。很多會思考的人會問:抗日義勇軍五十多萬人武器何來?這裡必須提到籌建抗日義勇軍的重要人物之一的黃顯聲將軍(電影紅巖中小蘿蔔頭的老師),原東北軍中將時任瀋陽公安局長,報請張學良對蠢蠢而動的日軍要有所防範,請示發放武器以備不測。張學良照準,將東北軍入關繳獲的20萬枝步槍,每槍配50粒子彈進行發放。這批武器就是抗日義勇軍甚至後來的抗聯對日作戰最重要的武器來源!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抗日犧牲第一將韓家麟將軍

四:幫助了危難中的紅軍,破壞了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大計

蔣介石“不抵抗”的國策其實也是一個削弱東北軍的陰謀,輕易使得東北軍失去了東北這個根基,繼而“欲擒故縱”通過長城抗戰又削弱了東北軍數萬兵力,隨後就簽訂了《塘沽協定》承認日軍佔領東北。(具體內容噴子們自己去看)此時的東北軍僅存不到20萬人,而且失去糧餉來源,軍政均不得不聽從國民政府擺佈,長城抗戰之後一部分東北軍奉命南下“剿共”,後又不得不奉調西北參加圍剿紅軍。而此時紅軍結束長征到達了陝北貧瘠的陝甘地區,正面臨著以陝甘四十萬人口卻要養活數萬大軍的難題,不但錢糧皆無還要應對國民黨重兵圍困。此時對蔣已經有了清醒認識的張學良通過高福源的往來牽線對紅軍有了很大的同情和認可,先後給予困難中的紅軍67萬大洋,子彈1100萬發的“援助

,甚至包括西安事變後紅軍改編成八路軍所穿的四萬套軍裝。這些援助對“貧困交加”的紅軍可謂是及時雨和雪中炭,度過了難關。無法想象沒有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敵後作戰牽制大量日軍,而只依靠蔣介石這個積極抗戰不過十五個月的國民政府?那會是個什麼景象?要知道武漢失守後,日軍進攻勢頭暫緩,蔣介石立馬又進入消極狀態並持續到抗戰勝利,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追隨馬占山綏遠抗日而殉國的劉桂五將軍

五: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促成統一戰線

這部分內容就不多說了,就是雙目失明也得承認西安事變結束了軍閥混戰一致對外,歷史的評價是改變了中國近代史的進程,避免了中國軍事力量被日軍各個擊破分化瓦解的局面,要知道36年6月李宗仁白崇禧還在聯合廣東陳濟棠起兵反蔣,打的旗號就是“反蔣抗日”,而背後實際支持者就是日本!蔣介石夢想通過出賣東北,華北換得統一然後再思抗日?對不起,日本不傻更不會給他這個時間,這完全是蔣介石自己的一廂情願,面對步步緊逼的日本,蔣介石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塘沽協定》《何梅協定》,誰能保證蔣介石不會繼續簽訂華東,華中協定?恐怕賣到最後也只能賣國了!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何應欽編寫的《八年抗戰之經過》

綜上所述,蔣緯國編寫的《國民革命戰史》加上何應欽所寫《八年抗戰之經過》對37年全面抗戰之前的六年抗戰歷程基本都是一筆帶過,並極盡汙衊東北軍(長城抗戰)抗戰不力之能事,他們所承認的始終是八年抗戰,從未有十四年的寫法,原因很簡單:在抗戰取得勝利之後,他們無法解釋局部抗戰的六年裡所發生的一切,一步步的喪權辱國,一步步的“委屈求全”和消極抗日所發佈的一切所謂“三日亡國”的說法,這對歷史無法交代。至今他們的“忠烈祠”可有左權將軍等其他數十位抗戰將領的牌位?大陸發佈的第一批中華抗戰300英烈和第二批中華抗戰600英烈都有很高比例的國軍抗戰犧牲將領,一句話:臺灣太小,格局也如此之小!

別忘了:蔣中正在1937年8月7日的國防聯席會議上講話:“許多人說冀察問題、華北問題,如果能予解決,中國能安全五十年”。“有人說將滿洲、冀察明白的劃個疆界,使(日本)不致再肆侵賂。劃定疆界可以,如果能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內的資源,日本不得有絲毫侵佔之行為,這我敢做。可以以長城為疆界。”——國防聯席會議記錄(1937年8月7日)。蔣中正就這樣把以恢復七七事變以前的原狀”,

作為對日談和的交涉條件。東北依然作為對日停戰交換的條件!蔣中正作為抗戰領袖有功,但是賣國行為也是“彪炳史冊”!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十四年冰雪苦鬥

身陷囹圄,少帥的囑託

東北人民是恨蔣介石還是恨張學良???要知道32年到33年抗戰之初張學良的東北軍就進行了了12次重要戰役或者戰鬥!除了“一二八”淞滬抗戰,頭六年的局部抗戰史幾乎就是東北軍民的抗戰史,

在全面抗戰後東北軍終於得償所願,改編成49.51.53.57.67和騎兵第二軍的他們終於可以投身到抗戰中,就像西安事變後身陷囹圄的張學良所叮囑東北軍將領說:要“大力維護此東北三千萬父老所寄託此一點武裝,吾等必須將吾們的血及此一點武裝,供獻與東北父老之前。更要者大家共濟和衷,仍本從來維護大局擁護領袖之宗旨,以期在抗日戰場上,顯我身手。”

哪怕是面對蔣介石分化瓦解東北軍所採取的壓制和收編政策之下,張學良也如是告誡東北軍將領:“你要知道,凡是一個現代國家,軍隊都是國家的,東北軍也絕不是我張某一人的。……你這次回去必須告訴劉師長(多荃),將來東北軍就是一連甚至一排的被分別調到任何地方去作戰,都要接受上級的指揮,這樣才配做一個現代軍人。”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愛國將領張學良

當蔣介石問眾將誰願率部打回山東去的時候,那些所謂嫡系將領面面相覷無人領命,最後只有東北軍此時的“當家人”,張作霖親選的託孤之臣于學忠站起來說:我是山東人,我去!抗戰中堅持國軍抗戰唯一實際意義上的山東江蘇這個國軍“敵後戰場的,只有東北軍建立的魯蘇戰區,維持五年之久無日不戰。十四年抗戰數十萬東北將士抗戰足跡踏遍了東三省,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江西,貴州,雲南,甚至作為遠征軍西線主力打到緬甸和越南。先後參加了十八次大型會戰,戰則當先,打了無數硬仗和苦仗,隨著滇西反擊又強渡怒江,攻克高黎貢山,血戰騰衝,攻克龍陵兵峰直抵畹町,與孫立人的新一軍會師。並

以34枚青天白日勳章位列地方派系之首,26萬東北軍精銳加上入關的20餘萬義勇軍和流亡青年,學生抗戰勝利後統計僅剩不足七萬,而成建制的東北軍僅餘53軍數千東北老兵,57軍萬毅率部起義而加入八路軍的兩千餘人中,挺進東北打回老家去的東北老兵僅剩不足兩百人!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遠征軍西線主力,全美式裝備的53軍

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國家第一次為抗戰舉行盛大閱兵,在這次閱兵中共有11個徒步方隊,其中代表地區的方隊有兩個:東北英模方隊和華南遊擊隊,東北英模部隊大旗威武行進在天安門廣場上,當每一個東北子弟看到那血染的軍旗迎風招展的時候,我們是否感到了東北抗戰先輩們的榮光仍然照耀著東北大地?他們經歷了十四年爬冰臥雪,血紅雪白的苦鬥,東北抗戰近百萬英雄兒女的犧牲是否換來了全民族應有的尊重?如果說人心都是肉長的,每一個人應該向這些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華夏立威,為民族爭生存而英勇獻身的先烈們致敬!!!

以史為鑑可以正其身——罵張學良和東北軍真可以讓你顯得高尚?

七十週年閱兵式東北英模方隊

文行未至此,淚水已崩流,奉勸噴子們正視歷史,若有良心,好好做人,為這個國家和民族而努力,起碼做好一個公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