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遭 天逸中國上市近一年 歐洲才姍姍而來

近日,雪鐵龍全新C5 AIRCORSS正式在歐洲首發亮相,而這款“新車”實際上就是目前在國內銷售的SUV天逸。在印象中,幾乎沒有國外車企能在中國首發新車,隨後才在本國上市的先例,足以說明PSA集團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頭一遭 天逸中國上市近一年 歐洲才姍姍而來

據消息稱,本次返回歐洲發佈的C5 AIRCORSS,經過了一些“微調”,同時微調後的“小改款”也將很快投入中國市場,據悉經過調整以後比目前在售的車型有了不曉得提升。不過,在瞭解“微調”後的C5 AIRCORSS之前,咱們先來看看目前國內在售的天逸,是否已經足夠好。

頭一遭 天逸中國上市近一年 歐洲才姍姍而來

長測天逸 底盤依然是最大亮點

半個月前,經過漫長的等待,筆者終於拿到了一臺1.8T天逸做了為期一週的日常用車測評。那為什麼我還要在上市近一年,試駕報告也已經很多的時候,還要拿一臺天逸來做一次試駕呢?因為之前試駕大多是編隊試駕或者場地測試,而消費者最關心的其實是日常用車情況如何。

在為期一週的日常用車中,我簡單總結了天逸的三大優勢和兩點不足,讓大家一目瞭然。

三大優勢:

1,任何路況都保持最舒適的底盤模式;

2,筆者摸過的最輕方向盤,沒有之一;

3,寬敞舒適的駕乘空間,同尺寸SUV妥妥前三,包括豪華品牌。

在三大優勢中,筆者最看重的絕對是調校優秀的底盤。實在是沒有必要去糾結為什麼不採用四輪獨立懸掛,上手開一圈就能體會到,用時速60公里經過城市中常見高度的橡膠減速帶時,前後懸掛回彈支撐迅速、到位,沒有一絲彈跳感,可以感覺是貼著地面過去,並且還沒有多餘的懸掛震動,十分乾脆!另外,彎道極限很高,在試車期間筆者駕車去了一趟近郊的農家樂,幾乎有一半路程都是在鄉道上行駛,並且重慶的鄉間小道真的可以稱得上“羊腸小道”,不僅窄,還有無數的直角彎。一般來說,駕駛底盤較高的SUV都會減速慢行,但天逸能給到你的是越來越足的信心,你會不自覺地把車越開越快。

這樣的信心,完全得益於PHC自適應底盤系統。這項技術的優勢在於能在如減速帶這種顛簸幅度較大的路況時吸收更多來自路面的衝擊減少車身震動,而在經過小的凸起和坑窪路面時則會將小的震動過濾的很徹底。並且這個“聰明”的底盤還給了整車一個很大的轉彎極限和舒適度,不僅能精確的過彎,更將側傾減到最低。

頭一遭 天逸中國上市近一年 歐洲才姍姍而來

而說到行車舒適性,駕駛者講究輕鬆駕駛,乘坐者就需要更寬敞的空間。而這兩點,天逸做得都很不錯。天逸的方向盤是筆者開過的車裡邊兒轉向最輕的,都沒有之一,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太輕會不會不穩,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在適應了天逸方向盤的力度後你會很不習慣其他車型的重力度轉向,因為它們會讓你很累。當然,高速行駛時,天逸的方向盤會適度的加重,所以完全不用擔心穩定性。而乘坐空間對於天逸來說,也是一大亮點,特別是寬度足夠,後排坐兩個人的情況下,我經常無法在內後視鏡中看到他們是否在打瞌睡,因為實在是太寬了。

頭一遭 天逸中國上市近一年 歐洲才姍姍而來

當然,我提到了兩點不足。3、4檔的升降擋確實不夠積極,不過後來我覺得這是為了適應1.8L排量特意調校的,由於車身鋼性和配置,天逸的重量不輕,1.8L的排量也確實不夠大,在渦輪沒有工作的時候,肯定會感覺動力不足,而在3、4擋的速度下,正好是這個尷尬期,而延長3、4擋的換擋時間,也許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而對於中控飾板反光,其實是一個白菜蘿蔔的問題,因為筆者不太喜歡亮色的裝飾,而更偏愛啞光的厚重感,僅此而已。豪華車上也有高光的鋼琴面作為搭配,你也不能說它廉價是吧?

頭一遭 天逸中國上市近一年 歐洲才姍姍而來

總體來說,現款的天逸實際上已經足夠好,銷量的問題留給品牌來解決吧,在很多人看來,至少天逸在產品力上是沒毛病的。

歐洲版天逸 做了哪些升級?

最新發布的C5 AIRCORSS採用了更為先進的新型懸架和該公司的“舒適座椅”,其新旗艦的賣點將重點放在舒適性上。

頭一遭 天逸中國上市近一年 歐洲才姍姍而來

新式懸架的結構應該和國內在售版本差別不大,最多是更為優化一些。最大的亮點應該是雪鐵龍新推出的舒適座椅,可以通過使用不同類型的泡沫讓你覺得是坐在扶手椅上的感覺。並且在後部有三個獨立的滑動/傾斜座椅,內部空間可調節,可以實現最大的實用性。

並且,PSA為歐洲版C5 AIRCORSS加入了一整套安全系統,以便讓駕駛員和乘客感到儘可能安全。自動制動,先進的抓地力控制,自適應巡航控制和車道保持輔助都可用。

總結:可以看到,除了讓座椅更加舒適,其實歐洲版並沒有為天逸加入更多的裝備,升級後也就像是優等生多考了1分。這樣的結論更加證明了雪鐵龍重視國內市場,畢竟把一款無需再升級就已經足夠好的產品,先於本國投向了中國市場。

文/劉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