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的取死之道并不在于拒绝林冲入伙

白衣秀士王伦以种种借口为难前来投奔的林冲,最终因此为自己埋下祸端,被林冲火并,历来多是从林冲角度为之不平,而少从王伦方面看问题。

王伦的取死之道并不在于拒绝林冲入伙

其实,王伦所虑并非没有道理,自己和杜迁宋万的确本事低微,若留下本领高强的林冲,即便暂时因感激而相安无事,但时日长久,难保不生意外。于是,王伦决定拒绝林冲入伙,把可能发生的意外消弭在萌芽之中。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本不该成为王伦取死之道,惜乎随后种种王伦处理得极为不妥。

拒绝林冲入伙,借口拙劣,且未知会同伴。王伦本来已经安排林冲坐第四把交椅,但忽然虑及留下林冲的隐患,于是决定变卦拒绝林冲。然而,他的借口却是那样拙劣:“争奈小寨粮食缺少,屋宇不整,人力寡薄,恐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这也还罢了,关键是他竟没有知会自己的同伴,以致出现很怪异的一幕,朱贵、杜迁、宋万并不站在他一边,反纷纷替林冲说情。这不仅会令林冲更加不满,也在此时便看透了王伦与同伴并不交心。

既已拒绝,便不该再言语伤人。既然开口逐客了,就应该和和气气,让人心无怨恨而去,可王伦却几度言语伤人。先是对林冲的来意表示怀疑:“兄弟们不知,他在沧州虽是犯了迷天大罪,今日上山,却不知心腹。倘或来看虚实,如之奈何?”这番猜疑留在心中则可,怎么能当林冲面说出呢?若将来林冲留下,固然会因此生出嫌隙,即使林冲离去了,也完全没必要结下怨恨。而在与林冲纳投名状的三日之约期间,王伦也几度冷言冷语地奚落,显得非常小家子气,也是赤裸裸地为自己拉仇恨。

王伦的取死之道并不在于拒绝林冲入伙

拿定主张,便不该犹豫反复。王伦既然已经把拒绝的话说出口了,就应该坚决执行,可他又几番反复。作为山寨之主,说话还是有一定的权威,那么,他若铁心不接纳林冲,同伴自然不会坚决抵制,林冲就算怨恨也无可奈何,只得悻悻而去。可是,在朱贵杜迁宋万一番劝解后,王伦却又迟疑了,生出个纳投名状的馊主意。须知林冲乃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杀个把人还不是小菜一碟,这简直就不是什么难题,也考验不出什么真心,反而更令林冲对自己不满。不过,还算老天相助王伦,林冲由于种种原因,居然三日之内就是杀不了一个人,这下王伦可以冠冕堂皇地对林冲说,我可是给了你机会,是你自己没有把握住。也给足了相劝的同伴面子,让他们再也开不了口。然而,王伦竟然无视这个天赐良机,再想出个很奇葩的主张:“若留林冲,实形容得我们不济,不如我做个人情,并留了杨志,与他作敌。”留不留得住杨志还未可知,即使留下了杨志,王伦又凭什么断定杨志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心腹,而与林冲作敌?难道就因为杨志和林冲打了一架?像林冲杨志这样的好汉,往往会因为这一架而惺惺相惜,引为知己,这只怕是这个白衣秀士所难以理解的了。不过,王伦这一反复的结果,就是林冲算是勉勉强强留在了山寨,也给王伦自己留下了祸患。


王伦的取死之道并不在于拒绝林冲入伙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王伦一定要心胸开阔,广纳贤才,他本就只想以梁山泊作为栖身之所,并没有要做一番大事业的抱负。所以,王伦拒绝林冲,从他的角度看,原本没有什么错误,或者说,这就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但可惜的是王伦寡谋少断,缺少气度,又没有得力的心腹之人,还不断主动为自己结下仇怨。那么,王伦的被杀,就不可避免了。即使没有晁盖一伙的上山,即使没有吴用的挑拨,这个结局应该是迟早会到来的,而这一切,都是王伦自己种下的祸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