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可可西里的刘银川有没有可能活着出来?不要把找死说成探险!

作为旅游爱好者,我很佩服很敬佩那些玩穿越的大牛,我也跟着大牛玩过几次短线穿越,但是哪怕就是短线穿越我们的事前准备都会比刘银川更加充足,最关键的是我绝对不会去单穿,单穿的危险指数太高了,感冒、扭伤、伤口感染在单穿的时候绝对会要人命,而这些在团队情况下就是小问题而已!

据新闻报道:刘银川的行程规划,线路总长1504.788公里,最高海拔5429米,平均海拔4794米。他计划以7.42公里的平均时速,用60天左右徒步完成。他花了几千块钱,买了20斤牛肉干和10斤奶贝作为旅途的全部补给。另外还准备有可抵御‑20℃的1.8kg羽绒睡袋、硅胶雪地帐篷、高筒徒步鞋、45w的太阳能充电板、21G地图软件导航等30斤的装备

以上就是刘银川所知道的所有装备跟补给了,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点装备单穿羌塘等于找死!

穿越可可西里的刘银川有没有可能活着出来?不要把找死说成探险!


户外装备分析:

首先告诉大家,玩户外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刘银川所打工的书店老板说过,他的薪水是一个月3000,好吧,不管他多少钱月薪,新闻报道说,他只花了几千块买装备,那我给他按照一万块算又怎么样?

‑20℃的 1.8kg羽绒睡袋:可可西里的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40度,一般睡袋的舒适温标可以按照减半去理解,零下20度的1.8kg的羽绒睡袋实际可发挥的作用是极限20度,1.8kg从质量上来看,这个睡袋可以说是质量已经不错了,但是远远没有达到穿越羌塘的需求,甚至说难听点的,要想达到卡卡西里的穿越需求,光是睡袋就高出了他的所有预算了。万把块肯定要的。

穿越可可西里的刘银川有没有可能活着出来?不要把找死说成探险!

高筒徒步鞋:鞋子在穿越中是最重要的物资之一,首先质量就是一个硬伤,一分钱一分货。好的徒步鞋七八千,最关键是你需要有一双备用的鞋子,羌塘所经之地可以说环境恶劣,特别是鞋子在经过腐蚀性的盐水区域时,很容易进水开胶!一旦进水保温性冷就没了,只要脚冷就会出现失温情况。这个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而这个价位的徒步鞋我想完全不用考虑名牌了!

穿越可可西里的刘银川有没有可能活着出来?不要把找死说成探险!

硅胶雪地帐篷:这个我不太了解情况,但是国产帐篷可以说没有那个厂家能达到穿越羌塘的要求,专业的户外品牌也没几个有这个极限环境的帐篷。

穿越可可西里的刘银川有没有可能活着出来?不要把找死说成探险!

电子产品:45w太阳能充电板,21G地图软件导航、手机。手机在极限环境下是会关机的,温度低于零下10度手机电池会哗哗的掉电。45w的充电板在雨雪天气可是不一定能用上的。在那个环境,GPS想靠手机定位分分钟带你掉沟里去。


食物:20斤牛肉,10斤奶贝,这个就是60天的补给?高强度消耗下,平均一天3两牛肉干,1.5两奶贝?谁能告诉我这点补给能不能撑一个月,哪怕翻倍都没用,热量完全跟不上。这么长距离是必须要开火做饭的,燃气炉是必备的,平时还需要定期摄入蔬菜,人是杂食动物,需要均衡饮食才能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另外羌塘很多地方的水是盐水,盐水是不能食用的,水源怎么解决?自带肯定是不够的,寻找水源也需要烧化开才能食用。所以燃料也是必备的,

穿越可可西里的刘银川有没有可能活着出来?不要把找死说成探险!

药品:这个完全没有提及,当然我希望他是有的!


个人看法:

对于他的行为做法,说实话我个人觉得非常不负责任,把找死当成跟自然博弈,户外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自然、学习自然知识、学会野外生存技能、锻炼体能。只有知识积累到了,体能过关了,应变能力OK了,生存技能学会了你才能去考虑玩户外。而且装备需要你有经济承受能力去支撑。

如今很多所谓的文艺青年,你要去这哪儿,你要要去哪儿,你要挑战这个,你要挑战那个。然后毫无计划,毫无科学准备的鲁莽前行。不错,是很酷,但也是无知。

真正的不停走,是要在自己能力范围,是要经过思考,规划后的。生命都没有了,你的那些挑战,远方已经无任何意义。所以一切挑战都要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

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有祈祷吧,当然我希望很多年后能听到他还活着的消息,但是我也给驴友圈的人提个醒:旅游不是去送死,不要天天想着征服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无法征服的,你穿越了又如何?这不叫征服这叫运气。常怀敬畏之心,天堂没有寒冷,天堂没有饥饿这些鬼话还是别自我安慰了!


穿越可可西里的刘银川有没有可能活着出来?不要把找死说成探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