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的衰落和高房價下的社會價值觀!

聯想的衰落和高房價下的社會價值觀!

文/軟捷科技

一.世界觀讓你明白世界是如何運作的。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聯軍總共2萬5千人,而清朝在京津一帶駐紮了8萬的清朝正規軍,還有十萬左右的義和團戰士助力,慈禧太后滿以為,大清朝憑藉著人數的優勢,十個人打一個人,就算拿牙齒咬,也能把敵人咬死。但最後的結果是,清軍和義和團戰士組成的隊伍慘敗,八國聯軍只付出了死傷一百六十八人的代價,就佔領了北京城。

當我們在討論歷史上大清國被大西洋彼岸的小國英吉利打得割地賠款出盡洋相的時候,心理很明白哪個才是強國,而卻忽略了國家之間的競爭是如此,公司的競爭也是同樣的道理。

很多年前,有人問過柳傳志這樣一個問題:“未來聯想是想做大,還是想做強?”柳傳志猶豫了一會,回答道:“那還是做大吧。”

直到中興公司被美國商務部制裁,因為無法得到美國的芯片供應而面臨倒閉,人們才驟然發現:“做大”關鍵時刻根本不頂用,“做強”才能掌握產業命脈和國家根本。

但是我們不要一味苛責聯想的選擇做大,放棄做強,畢竟相對於做大來說,做強要難得多。企業做大是大家都看得到的,富麗堂皇的總部大樓,人山人海的工廠車間,這些馬上就可以拿出來當業績展現;而做強,你卻需要長期投入資源去攻關核心技術,而在這些核心技術人們卻看不到,摸不著。即使那些擁有著核心技術並在市場上大獲成功的公司,往往也只能做著隱形冠軍。

改革開發以後,中國的低端勞動力資源一度非常低廉,許多膽子大的人只需找到一款現成的受到市場認可的產品,然後他們可以採購一堆零部件,再用很低的工資招聘一幫工人將零部件組裝起來,貼上自己的LOGO出售出去,由於核心零部件全部要靠進口,產品利潤一直高不起來,也不具備任何技術的護城河抵禦競爭者。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工人的工資普遍上漲,許多工廠再採用過去的那套商業模式已經走不下去了。

許多生產硬件的企業老闆需要思考,產品是否需要進行智能化升級換代?是否需要在物聯網爆發的時代,也將自己的硬件設備結合軟件,從而實現智能製造?

一旦實現智能製造,工廠將不需要人,甚至不需要開燈,許多大公司已經先行一步了,比如富士康。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副總:“很多客戶到我們這邊,到車間看到連燈都沒開,就問我們現在是休息時間嗎?我們沒有半個人,而且燈都是關著的,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熄燈工廠。沒有人,你就不會擔心他的手會不會被機器夾到,會不會被割到,會不會被什麼東西砸到,它帶來的效益是非常顯著的。” 

聯想的衰落和高房價下的社會價值觀!

二.人生觀決定了人們想過怎樣的生活?

聯想的衰落和高房價下的社會價值觀!

在互聯網時代,不願意革新的人生態度其實才是最危險的!

1994年,聯想公司的柳傳志和倪光南也爆發了一場爭論。作為聯想總工程師的倪光南想要研發芯片,但是由於芯片生產線投資巨大,動輒百億投入,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柳傳志認為,現在許多創業者都是優秀的技術型人才,但有時候,技術好卻不一定能在市場上賺到錢。組裝電腦和銷售代理的生意雖然利潤薄,但是風險小,更何況90年代,中國的PC電腦市場需求正處於上升趨勢,走貿工技路線的聯想迅速積累了原始資本。本來聯想是有機會進軍通訊行業和芯片行業,成為通信和芯片巨頭的,當時,聯想的倪光南已經看到計算機與通信融合(ICT)的大趨勢,想要大力投資研發程控交換機、處理器芯片,一念之差導致現在聯想依舊只能靠啃著PC業務的老本過日子。

商業的競爭是很殘酷的,不是你想逃避風險和競爭,就能守著一畝三分地安安穩穩過日子的。

由於聯想在貿工技策略,踏空了改革開發後的工程師人才紅利,失去技術護城河的聯想的股票持續下跌,目前市值只剩下100億美元左右。第二次被剔除出香港恆生指數成分股。

香港最近加入加入“搶人大戰”,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媒體卻發現在香港缺失如騰訊、阿里巴巴、華為之類的大型創科企業的情況下,高端創科人才來港將會無用武之地。

和以高速狀態蓬勃發展的大陸互聯網行業相比,臺灣和香港互聯網公司集體掉隊。記得有一群香港學生到大陸互聯網企業實習,驚訝發現原來大陸的互聯網行業這麼發達,存在這麼多在香港聽都沒聽過的大企業,移動支付竟然這麼發達?過去他們在香港只聽過BAT,來大陸之前以為愛奇藝是家小公司,驚訝發現原來愛奇藝也很大。還有一個在汽車之家實習的香港學生,她說來之前還以為這是家修汽車的公司,沒想到是家互聯網公司。

為何香港與大陸的互聯網行業差距這麼大

這有點類似“荷蘭病”(荷蘭病是指一個國家或者城市經濟的某一初級產品部門異常繁榮而導致其他部門的衰落的現象。)

聯想的衰落和高房價下的社會價值觀!

1.高房價已經扭曲了香港年輕人的人生觀。

當人們看到房地產開發商賺到了錢,他們看到有便宜的房子了就想買,而不是投身創新創業大潮。可是你耗盡六個錢袋的積蓄,也做不了房地產開發商,最多隻夠買套單元房。當摩拜創始人胡瑋煒套現15億人民幣,賺得盆滿缽滿,香港人卻更願意守著一堆鋼筋石頭等著房價升值。

高房價的香港,年輕人的壓力太大,已經失去了創業的激情。當大陸的年輕人郭列擠在出租屋內艱難創業,用有限的資金開發出臉萌app併成功上線。每月要還房貸的香港年輕人卻只能死守著一份穩定的工作,讓年輕人放棄創新創業夢想的,只需要三十年房貸!

聯想的衰落和高房價下的社會價值觀!

2.相比於大陸的互聯網鉅富,香港房地產鉅富們的人生觀缺乏冒險精神。

香港的房地產鉅富們利用無比強大的資本,逐步控制了物流、金融、電力、碼頭、電信等所有具備“坐地收租”特性的產業。而在他們擅長的房地產行業,則繼續玩著“限制土地供應,合謀推高地價”的遊戲。空洞的政治考量和虛假的道德說教對於地產鉅富們是無效的,安全比利潤對他們來說更重要。企業沒有教導人民的責任和義務,香港需要尋找未來,但是地產鉅富們需要尋找的只是利潤。最終導致他們對必須冒著風險的互聯網技術革新缺乏投資熱情。

然而“經濟學的真諦,並不是競爭,而是替代”。就好比你壟斷了全世界的石油,石油是世界工業必不可少的命脈,難道OPEC就可以永遠躺著賺錢啦?但經濟界真正給出的對策,是多元化能源。風能,太陽能,核能,頁岩油。

然而競爭從來不是在正面擊敗你,它是選擇一個替代品,替代你。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和智能製造的興起,沒有任何一樣商品,可以靠稀缺和壟斷活下去。

國有銀行依靠壟斷,低息收儲,高息放貸,還通過各種手續費日賺鬥金,直到移動支付和各類寶寶們的興起。

大潤發創始人戰勝了所有商場對手,卻輸給了電子商務網站,只能賣身給阿里巴巴!

康師傅方便麵的銷量急劇下滑,打敗他的是美團、餓了麼等外賣。

柯達破產,奧林巴斯工廠關閉,他們沒有輸給同行,卻輸給了智能手機制造企業。

什麼東西,可以在未來的“萬物互聯,人工智能”時代,跑得比生產力還要快。什麼資產,可以比“科技”還更能增值。這是想破頭也想不出來的。

聯想的衰落和高房價下的社會價值觀!

三.價值觀決定了你如何判斷什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社會上的財富一直是在流動著的,財富從一個人的手中流入另外一個人的手中,很大程度上是基於他們對東西價值的判斷。

歷史上人們錯判事物的價值的例子數不勝數,在18世紀黑奴貿易時期,大量奴隸販子就曾經用玻璃球來交換黑奴。如歷史記載一名叫安東尼培根的英國奴隸販子從1768年開始用玻璃球、小刀、酒等廉價的商品從非洲換取大量的奴隸運往美洲。當時,玻璃球除了能在非洲換取大量的奴隸,在美洲也能換取大量的財富。當今世界上最繁華商業和金融中心——紐約曼哈頓島,就是荷蘭人彼得米紐伊特(Peter Minuit)於1626年9月11日僅僅用了一箱價值24美元的彩色玻璃球換來的。對於從未見過玻璃球的非洲、美洲的原始部落人而言,玻璃球就跟珠寶、鑽石差不多的存在。甚至很多原始部落將玻璃球當做貨幣使用。

當然現在我們已經都知道玻璃球不值錢,可是當今社會,當房地產開發商用一堆磚頭水泥組成的房屋來交換我們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的時候,我們卻甘心一輩子做房奴。熱衷炒房的人卻只看到房產的價格一直在上漲,卻忽略了以下幾點:

1.住宅的主要屬性一直以來都是居住和儲存貨物,它其實一直是低附加值的產品。

2.隨便一個包工頭拉幾個工人就可以蓋棟樓,並不存在很高深的技術。

3.磚頭水泥是有使用生命週期的,住宅使用久了會折舊,需要不停地翻修。

4.房地產的創新是有天花板的,它的巔峰就是摩天大樓和大型商業廣場。一旦一個城市的最繁華地帶有了摩天大樓和商業廣場,也意味著城市建築的升級換代到頂了。

5.建設用地的使用權分層出售給不同的人,由於產權分散,每棟樓都牽涉了太多住戶的利益,未來房屋的拆遷將是巨大的麻煩,以至於政府寧可開發新區,也不願意改造老城區,城市的核心地帶也將隨著時間不斷改變。

房屋始終是需要人來住的,一旦社會陷入老齡化,大量的房屋空置沒人住了,房地產的泡沫自然會破滅。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在享受著人口紅利,經濟景氣的時候,許多城市的郊區都蓋起了大量的豪宅,比如美國的格林威治(Greenwich),這裡的豪宅動輒賣上億。賣給誰呢?賣給社會上最富有的群體:華爾街和好萊塢的那些人。

我們都知道對沖基金經理和好萊塢巨星是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沒想到食物鏈一環扣一環,這些最Top的對沖基金經理和好萊塢巨星們,一樣在食物鏈上被人吞食。將辛辛苦苦賺來的鉅額財富交給了房地產開發商。後來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越來越多公司使用智能機器來進行投資,而不是僱用人力來做此項工作了。對沖基金經理的收入銳減,那些花了上億買的別墅和山莊,賣也賣不出去,自己也很少回來住,還得請員工來打掃和管理。

歷史總是上演著相似的劇情,富起來的中國何曾不是這樣:李連杰上海市花木路1983弄的豪宅暴光,統共面積有5369.87平米,由三棟連排的別墅構成,價直3億元。據內部的保安所知,該豪宅建起以後,李連杰都很少要內部住過,如今已曠費有7年了,如今大門緊閉,如今只有幾個看家的保安和保潔阿姨在內部住。

歷史上,真正有價值的始終是人才。國民黨敗退臺灣的時候,四大家族留在大陸的那些房產,一個都帶不走,他們也不稀罕,他們一遍遍在高音喇叭上播放著著名學者的名字,想要帶走的都是些人才。納粹德國二戰戰敗,德國全國的建築都被炸得破破爛爛,可是他們卻在戰後迅速重建,也是因為他們保留了技術人才。

大家都說要重視人才,軟件開發工程師和房地產銷售相比誰更被認為是人才?相信大部分人會認為是前者。但是如果你再問,你是願意花錢從房地產開發商手中買套房,還是願意找app開發公司幫你開發一個app,或許又是不一樣的答案。

幾十年前,香港已經遍地是摩天大陸和商業廣場了,面對維多利亞港口的中環大廈被譽為香港地標,幾十年過去了,又有什麼新變化嗎?沒有的,它們已經達到了建築物的科技樹的天花板,不會有任何的創新,只是一天天的折舊。而這時候的中國大陸互聯網日新月異,從PC端到移動端,新的戰場,新的疆域不斷開闢,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幾乎每年都有風口,從外賣app,共享汽車app,共享單車app到直播app,短短三年就誕生了美團、 滴滴、 今日頭條等獨角獸。

聯想的衰落和高房價下的社會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