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毛过瑶山”的红诗,所题之处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前天,接到去柴石界考察的通知,我怀疑,是去才喜界吗?后来发现,真是如此。

“朱毛过瑶山,官恨吾心欢。 甲戌孟冬月,瑶胞把家还。“这首瑶胞1934年12月题刻、闻名全国的红诗,是题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朱毛过瑶山”的红诗,所题之处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从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委去才喜界要经过瑶乡老寨

“朱毛过瑶山”的红诗,所题之处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灵川县九屋镇源东村委瑶乡老寨民居

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区党史研究室、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2001年合编《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第86页却说此诗石刻“在龙胜财喜界的观音岩上”。说诗题在“财喜界”的文稿还有不少。

“朱毛过瑶山”的红诗,所题之处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灵川县九屋镇源东村委瑶乡新寨梯田

“朱毛过瑶山”的红诗,所题之处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灵川县九屋镇源东村委瑶乡新寨民居

但也有些资料说是瑶胞黄孟矮的题诗处叫“才喜界”。如中共桂林地委1980年编著《红军长征过广西》则说的是“才喜界”。

考虑到《红军长征突破湘江》出版时间在《红军长征过广西》之后,笔者想,这地名叫“财喜界”的可能性大。为弄清楚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一些地方史志书,但结果出乎笔者意料之外。

“朱毛过瑶山”的红诗,所题之处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从灵川县去才喜界路上有瑶民的马

“朱毛过瑶山”的红诗,所题之处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清清的山泉

《灵川县志·第十九篇 军事·第四章 兵事·第二节 红军长征过境》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突破湘江之后,部队继续西进。红军左翼部队第3军团第4师11团、第 6师16团、17团,于1934年12月6日(农历十月二十九日)经兴安县金石乡,由伦江村瑶族同胞盘桂荣等3人作向导, 越过九屋乡新寨村北的才喜界,向龙胜县江底前进。”在《灵川县志·第一篇 建置 政区·第四章 乡镇·第十节 九屋乡》也载:“九屋乡位于灵川县西北部,西北与龙胜各族自治县、兴安县接壤……西北部高山连绵,最高山峰才喜界海拔1287米,为东江、西江发源地。”

“朱毛过瑶山”的红诗,所题之处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瑶乡新寨风雨桥

《龙胜县志·军事编·第五章 兵事·第六节 红军过境》载:“12月5日: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从兴安县中洞出发,越过才喜界开入县境到达矮岭、周家。”

《兴安县志·第三篇 军 事·第二十六章 重大兵事·第二节 红军过兴安》载:“三军团在中洞留下一个师向大溶江、灵川方向警戒,主力分三路向龙胜县前进:一路经竹林界、才喜界到达矮岭,一路经乌石界、温水江到达李江,一路经朦懂界、中村到达李江。”

“朱毛过瑶山”的红诗,所题之处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瑶妹站在瑶乡新寨瀑布旁成就一道亮丽的风景

“朱毛过瑶山”的红诗,所题之处在财喜界还是才喜界,或是柴石界

瑶妹与杜鹃花

从以上三地的县志来看,瑶胞黄孟矮的题诗处,应为才喜界。财喜界与柴石界应该是笔误。笔者到才喜界山脚下的瑶乡灵川县九屋镇源东村委新寨自然村看到这个瑶乡旅游村有对才喜界的解释,用的便是才喜界。资料说才喜界过去名才喜街,是古湖广大道的隘口,过去非常热闹,后来因别的道路开通而废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