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在贵州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许多少数民族村寨星罗棋布地点缀在群山怀抱,它们远离尘世,安详、淳朴、美好……

1、瑶山拉片村——原始氏族社会遗留的活化石

这个原始的村寨位于荔波县瑶山乡,居住的是一个由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生活形态的民族——白裤瑶。村寨里有着奇特的建筑群,其中最特别的就是粮仓,粮仓用茅草,木头和陶罐完美搭配,创造出具有防火、防鼠、防潮等多种功用的粮仓。远远看一个个粮仓就如同原始部落的草屋,古老粗犷。瑶族人们虽生活简朴,但民俗文化丰富,每年正月的“赛陀螺”,热情激荡的铜鼓舞以及场面壮观的“瑶王宴”都是瑶族人引以为傲的民族盛事。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2、务川龙潭村——世上最古老的仡佬古寨

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是全国仡佬族文化保存较好的村寨,位于乌江支流洪渡河畔,已有700多年历史。古寨建筑保存十分完好,房屋建筑大多为木构建和木装修,木质的门窗上都有雕饰各异的吉祥图案,手法多采用镂空雕刻,其构图精美,想象奇特,雕工细腻。寨内众多遗址故居,清晰地展现着这个村寨的古老之美,其民间文艺:狮子灯、花灯、龙灯、乐器、唱歌各具特色,引人入胜。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3、麻塘革家寨——后羿子孙居住的地方

革家寨位于凯里市城北的龙场镇境内,居住着500多口革家人,寨子被群山环抱、田野围绕,木质黑顶楼房让革家村寨如同黑色绸缎披挂于青山绿树间。革家女子服装奇特,好似古代的战袍。革家人自称“后羿的子孙”,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许多射日的图案,能听到许多射日的故事。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4、镇宁石头寨——无砖无瓦的石头王国

石头寨位于安顺镇宁县的扁担山,是个正宗的布依山寨,宅中房屋不用一砖一瓦,全是由石头搭建而成,石块砌墙、石片盖顶,住起来冬暖夏凉,乃寨民自行设计修建,家中亦是石头的桌子石头的凳、石头的碓子石头的缸。寨前小河流淌,绿柳成荫,清澈的河水拍打着水车咕噜直转,一副农家山水惬意的景象。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5、三都巴茅寨——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

巴茅坐落于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镇镜内。是一座始建于清朝的水族自然村寨。至今寨中依然保持着写水书,说水语,着水衣的古朴民风,是水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巴茅古寨依山而建,木楼鳞次栉比,一气连横。寨中古墓林立,碑刻屋梁随处可见的精雕花纹与象形水书一起,承载了水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6、江口云舍村——画卷里的秀丽山水图

巍巍梵净山下,幽幽太平河畔,坐落一宛若世外桃源般的土家族村落,这便是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江口县太平乡云舍村。神奇的土家筒子楼相互串联、巷道互通,如迷宫般神秘;传统的造纸术,乃土家祖先拜蔡伦为师所学沿用至今。土家人能歌善舞,光是劳作生产时唱的歌就不计其数。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7、肇兴侗寨——鼓楼侗乡第一寨

这个位于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乡的肇兴侗寨,是人们聊到民族村寨时的一大谈资。唯美的风雨桥、奇特的钟鼓楼、天籁的侗族大歌,以及他们华美的服饰、激情的舞蹈,都是摄影爱好者们最好的素材。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贵州远离世俗的七个村寨,有的村寨穿着还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