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中將的兒子犧牲,本可進行厚葬,最後此人一句話只好簡單埋葬

在戰爭當中,戰事難料,而且經常作戰都是父子兵,對於一些家庭,經常就是自己的孩子都死在戰場上,從而使得終身無後,還有的就是兒子意外犧牲,父親只能忍受悲痛,白髮人送自己的兒子入土,這樣的事情在毛主席身上就深有體現,身為國家主席的毛澤東同志,沒有因為自己的身份,而使自己的孩子坐享成福,自己的大兒子毛岸英也和很多普通年輕人一樣,上陣殺敵,保家衛國。

這位中將的兒子犧牲,本可進行厚葬,最後此人一句話只好簡單埋葬

但是在毛主席心裡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在戰鬥中會犧牲,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壯烈犧牲,毛主席也是十分悲痛,即使是去世的兒子,毛主席也絲毫沒有偏袒,而是將其葬於朝鮮本土一個普通的烈士陵園。因為在他眼裡認為毛岸英就得和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葬在一起,絕對不能搞特殊。

毛主席的偉大之處,在這裡也能體現。

然而今天故事的主角不是毛主席,而是這位開國上將唐天際,這位開國中將的一生可以說嚴明律己,對自己以及對後人都是相當嚴厲苛刻。在唐天際的家中,對於孩子們的教育那可謂是現在教育子女的一種模範。

這位中將的兒子犧牲,本可進行厚葬,最後此人一句話只好簡單埋葬

在唐天際的家中,子女們很小的時候,就收到了父親對於他們的要求:我雖然身為國家的將軍,但是,你們以後的路必須得靠自己走,倘若是在我這裡想託關係走後門的,一律給我滾出家門。如此嚴厲的一段話,也足以體現出唐天際對於自己兒女的教育,就是希望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本事吃飯,而不能讓他們受到人們的偏見,並且有一次,在自己兒女很小的時候,學校放學正好趕上下大雨,然而這時候的很多孩子都被自己的父親接走了,而唐天際的兒女則是遲遲沒有見到自己的父親來接他們,只好自己冒著雨回家了,回到家中的孩子們已經是落湯雞了。

這位中將的兒子犧牲,本可進行厚葬,最後此人一句話只好簡單埋葬

這時候的唐天際非常欣慰的看著他們,這才是我唐天際的後代,你們不要覺得父親是一個大官就老想著依靠父母,什麼事情都得學會自己承擔。唐天際的這種教育方式一來使得自己的孩子們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二來還避免了很多人們的閒話。

這位中將的兒子犧牲,本可進行厚葬,最後此人一句話只好簡單埋葬

唐天際有個大兒子唐雙津,在部隊當一名普通的戰士,通過自己的實力一步一步成為了參謀長,然而在一次執行任務的時候,壯烈犧牲。得知消息的唐天際陷入悲痛,但是對於這個孩子的葬禮則是一切從簡,而且不搞特殊。當時本來是對他進行厚葬,結果唐天際一句話:我們革命的人肯定會犧牲,但是別人家的孩子也會犧牲,因此我家的孩子也不能搞特殊。

就這樣唐雙津就和自己的戰友們葬在了一起。這完全都是體現這位開國中將教育孩子的方法獨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