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一個是賣棗的,一個是殺豬的,為何能成為超一流武將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和張飛號稱萬人敵,是三國時期超一流的武將,雖然羅貫中形容誇張了點,但是從關羽和張飛在三國時期的戰績上來說,他們的確超一流。而在書中對他兩位武藝從何而來卻隻字不提,只是把關羽張飛的過去一筆帶過,兩位大神出場如此寫道:

關羽簡歷:“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外貌描寫: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關羽張飛一個是賣棗的,一個是殺豬的,為何能成為超一流武將

張飛簡歷:“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賣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傑。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外貌描寫: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既然古書裡找不到答案,那我們就看看現代的專家是怎麼解釋的:

據北京體育大學武術學院的網站:“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武術的產生,從來就是有生產活動決定的。”

關羽張飛一個是賣棗的,一個是殺豬的,為何能成為超一流武將

可見,關羽和張飛的武功應該來自他們的職業,漢末,武術還沒有系統化,不具備通過向師傅學習成為武林高手的條件。要想成為高手,一要有天生體格,二要悟性高,能從生產活動中領悟攻防技術。以此為指導,我們來分析張飛關羽的武功與職業的關係。

關公早年因殺惡霸,逃難江湖以賣棗為生,至少五六年。既然賣棗,那麼就要打棗。於是來到棗樹面前,拿了一條大竹竿幾番猛打狂掄。久而久之,揮舞竹竿更是練就了一手遠超一般人的臂力。從技術特點來說揮動竹竿和揮動大刀完全相同,長此以往,“刀法”日益精湛。關公紅臉可能吃多了紅棗,血氣旺。

關羽張飛一個是賣棗的,一個是殺豬的,為何能成為超一流武將

張飛的主要職業是殺豬,殺豬要用殺豬刀,和張飛的兵器不同,但技術特點一致。殺豬時不是用殺豬刀砍,而是捅。豬殺死後要去毛,去毛前要給豬充氣,使皮膚繃緊。通常做法是用鐵釺從後啼一直捅到腹部,然後拔出鐵釺,往腹部充氣。張飛沒有打氣筒,只能用嘴吹。長期給豬吹氣,張飛練就了巨大的肺活量,自然也是嗓門大。

勇武並非天生而成,一開始也許就是中人之資質,但通過環境和時勢的磨鍊,則能在實戰中迅速成長為一流武將,而關羽張飛正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