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竟如此簡單—“河圖、洛書”簡介(1)

最近一直講解邵雍的《皇極經世書》而且比較難懂,以後有時間在補講,今天給大家談談卜筮裡面比較重要的兩個“河圖”“洛書”,在講解具體由來前,我們先來了解下歷史。

我們在前文說到過,宋以前是沒有圖示的,圖示是在送以後,也就是陳摶以後,而根據南宋朱震的說法就是,陳摶創先天易圖,傳給鍾放,鍾放以後分為三支:一支是傳河圖、洛書到劉牧,一是先天圖到邵雍,一是太極圖到周敦頤。前文我們已經說了太極圖和先天圖示,今天我們聊聊河圖和洛書。

“河圖”、“洛書”究竟是什麼?

1.河圖是玉器寶物

最早記錄河圖的書籍是《尚書—顧命篇》:越玉五重,陳寶,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胤之舞衣、大貝、鼖鼓,在西房;兌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東房。此處的河圖是和大玉、夷玉、天球在一起的玉器,元代的俞琰、清代劉寶楠都從此說;

周易竟如此簡單—“河圖、洛書”簡介(1)

2.河圖是瑞祥

《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孔子的重孫是這麼解釋的:聖人受命則風鳥至,河出圖,今無此瑞。而到了《史記—孔子世家》引用孔子的話就變成了:“河不出圖,洛不出書,吾己矣乎”在孔子眼中河圖和洛書是一種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的表現,而且《管子—小匡》:昔人之言受命者,龍龜假河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有見者”,管子也是當做祥瑞,《墨子—非攻下》:“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國。’泰顛來賓,河出綠圖,地出乘黃;《禮記—禮運》: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皇麒麟,皆在郊棷。《淮南子-俶真訓》:上古之時,人民安居樂業,洛出丹書,河出綠圖,所以由上面的話可以分析出都是一種瑞祥的象徵。

3,河洛是八卦九疇

漢代儒家依據《周易》和《尚書》記載,將河圖洛書與八卦、九疇聯繫起來,根據我們前面的基本在漢代以前的文章是沒有河洛與《周易》之間的關係,繫辭裡面也只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裡面也沒有說河洛與八卦的關係,直到西漢時代,孔安國註解《論語》:“河不出圖”時解釋道:“河圖,八卦是也”,劉歆《洪範五行傳》中用周易的八卦解釋河圖,用《尚書—洪範》九疇解釋洛書,東漢時期的班固也是採用劉歆的說法,認為洛書就洪範裡面的65個字:初一曰五行(11),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 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義用三德,次七日明用 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王允《論衡—正說篇》:伏羲王,河圖從河水中出,易卦是也,禹之時得洛書,書從洛水中出,範洪九章是也。

4,河洛是畿緯之書

西漢末年,畿緯之學興起,東漢最為盛行,當時很多畿緯之學託名“河圖”“洛書”之名:《河圖括地象》、《河圖赤伏符》、《洛書錄運期》東漢張衡說,以河圖洛書著名的畿緯圖書有四十五篇。

5,河洛是上古地圖

《春秋緯—運鬥樞》(宋)說舜受河圖,上面記載七十二帝地彤制,天文位度之差。是一張標有地理白劃、天文位度的圖。類似於《禹貢》、《山海經》一類的圖書,此說被明初宋濂、清初的黃宗羲、毛奇齡等人認同。

6,河圖、洛書是十數九數的黑白點圖

由於《尚書》《周易》裡面記載,導致很多人在解釋河圖、洛書裡面有了各種猜測,但是究竟是什麼呢?直到宋代開始,道家、易學家才將河圖洛書定義為十數九數黑白點圖,宋代易學家在道家(陳摶)影響下將《周易—繫辭傳》中的大衍之數、天地之數與河洛聯繫,作圖以解釋,但是對於十數九數黑白點圖到底誰是河圖、洛書有爭辯。以創始人劉牧認為的十數是洛書,九數為河圖,而以朱熹方的代表則認為河圖是十數,洛書九數,由於朱熹在當時的影響特別深所以後世統一認為十數為河圖,九數為洛書。

周易竟如此簡單—“河圖、洛書”簡介(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