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要“裁员”?富士康CEO:我的工厂不要人,也不用开灯!

5月24日,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开始申购。虽说13.77元/股的发行价格低于市场预期,却也达到了271.2亿元的融资规模。对此,网友纷纷调侃:为什么一“代工厂”抢资金还抢得这么猛?关于这个问题,单从“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这名号还看不出它的宏图大计么?

为什么融资?富士康的期待:全面建设“熄灯”工厂!

在富士康计划申购的前一天,也许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目光,副总裁陈冠棋在腾讯云+未来峰会上描绘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富士康。按他的的话来说:“富士康的产线和工厂在以后将实现完全自动化,不需要工人,甚至不需要开灯。”而这一番话,代表富士康从“血汗”工厂向“熄灯”工厂转型的决心。

又一巨头要“裁员”?富士康CEO:我的工厂不要人,也不用开灯!

实际上,郭台铭早前便向媒体坦诚:“听到马云提出的“五新”战略后(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让我一夜没睡好。”要知道,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去从事一成不变的乏味的制造业,如果不用互联网思维及高科技技术,那么最后被淘汰的就是富士康自己。所以说,熄灯工厂的建设便是顺应着“五新”战略。可事实上,富士康这一举更是为了解决人工成本日益攀升这一难题。

劳动力成本攀升!无人工厂扎堆、外资企业撤离?

据数据显示,2017年富士康大中华区主营业务收入与其它地区占比从2015、2016年的38.58%、35.33%下滑至19.67% 。对超级“代工厂”富士康而言,利润逐渐稀薄的原因很大层次便是在于人力成本上升。而富士康“熄灯工厂”的最大反映便是自动化带来的人力节省。按副总裁陈冠棋所说:“没有人,你就不会担心他的手会不会被机器夹到,会不会被什么东西砸到,它带来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这一观点虽荒蛮,却道出了太多“代工厂”的心声。

又一巨头要“裁员”?富士康CEO:我的工厂不要人,也不用开灯!

事实上,中国人工成本的升高引起太多企业进行“改革”。一方面,国内密集制造企业不仅开始尝试建设无人工厂,上线生产的也不少,可以说无人工厂已经参与到中国制造生产当中;而一方面,像苹果、阿迪达斯、松下、耐克等欧美日外资企业将低端制造工厂由中国转至劳动力低廉的东南亚已成为一种显著现象。虽说大家都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利润做出的行动,但从一定程度更是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现状。

又一巨头要“裁员”?富士康CEO:我的工厂不要人,也不用开灯!

早前,受益于全球低附加值产业大迁移,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中国构建了完整工业体系。而随着中国2025制造的发展,低端制造的“外迁”不可避免,向高端制造的加速迈进更是迫在眉睫。而在通往中国创造这条路上,正与富士康所说:不转型那就被淘汰!相信,每个不服输的中国企业都已经准备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