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油氣勘探公司環保事件啟示:氣荒引爆採氣潮

延長油氣勘探公司環保事件啟示:氣荒引爆採氣潮

近日,陝北發生了一起嚴重環保事件,在位於延安市延長縣焦村附近的一個採氣井井場內,不僅沒有按照相關規定採取規範的環保措施,反而人為製造汙染。

據悉,該井場隸屬延長石油集團油氣勘探公司採氣一廠,發生環保事件時,在井場空曠地面上油汙隨處可見,井場內有一處泥漿池並未按照規定進行固化,而是使用剷車就地掩埋。井場另一側有一個自行挖開的土坑,大量汙油水被引流至土坑內進行滲漏,土坑長約20米,寬4米,事發照片顯示坑內全部盛滿了漆黑的汙油水,未採取任何防滲漏措施,任由汙油水滲進土壤,從坑壁土壤的顏色來看,黑色汙油水已經滲下去厚厚一截。

12月7日,延長石油集團油氣勘探公司項目負責人對媒體回應時確認了井場內出現打井時未按規定排汙情況,並表示延安、延長兩級環保部門已介入此事。

在陝北油氣產區的能源開採過程中,多年來各種類型的環保事件可謂屢禁不止,縱觀這些環保事件,有相當一部分是客觀因素導致,比如自然災害、輸油管道日久損毀等;而在人為因素引發的環保事件中,除生產失誤外最為惡劣的是為了追求私立而故意實施汙染,這次在延長石油集團油氣勘探公司採氣一廠採氣井內發生的汙染事件便屬於典型人為故意汙染並且試圖草率掩蓋。

而比汙染事件更為可怕的是該事件中暴露出來項目方環保意識的淡薄與冷漠:在回答媒體採訪中,延長石油集團油氣勘探公司相關項目負責人強調了兩點,一是汙染髮生在井場之內,沒有直接洩露到井場外;二是對施工隊伍進行了處罰。

這樣回答令聽者感覺其中隱含的言外之意不外乎也是兩點:其一,井場土地至少當下是有項目方徵用,汙染不汙染也都是項目方的事,村民也罷誰誰也好都少皮幹;其二,出了事,肯定由施工隊伍背鍋,罰了就完了,至於監管責任、環保意識等問題也都少皮幹。

事件中折射出的這種種意識,其實正是陝北環境日益遭受能源企業生產破壞且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也是當地持續發酵的種種企地矛盾的根源。因為陝北原住民深知,資源就那麼多,企業開採玩基本就拍拍屁股走了,因而只能在其擴產徵地、生產事故、人為事件發生時多要點兒算點兒,但企業又要考慮成本,尤其是在層層利益環節將肥肉割得只剩渣渣的情況下考慮成本,這樣一來企地矛盾不大才真是怪事。

陝北的能源汙染以及由此產生的企地矛盾、企企矛盾有著複雜的社會背景。世世代代以來,陝北可謂苦難深重之地,歷史上,陝北一直是兵災天災頻繁,加之山大溝深、地處荒僻,遂又產生了另一個災難—匪患橫行,到上世紀20年代中期,陝北一帶土匪人數已逾數萬。隨著時代發展,陝北匪患漸成塵封往事,取而代之的災難則是:貧窮。社會步入經濟建設時期,陝北受自然條件所限經濟發展表現為典型的單一經濟結構:榆林以煤炭為龍頭、延安以石油天然氣為龍頭,陝北的命運遂伴隨著能源價格的興衰而興衰。

自2002年之後,隨著煤炭價格一路上漲,陝北也成了中國的“中東”。但經歷暴富神話頻出的黃金十年之後,2012年煤炭市場崩盤,兩年後油價又迎來高臺跳水,自此煤炭、石油的開採在陝北輝煌不再,但其在經濟結構中分量吃重,目前對這兩項資源的產業主基調是穩油、擴煤。

穩油,意味著儘管目前原油價格仍未走出低谷,但需求充沛,行業雖然無法維持昔日的暴利甚至可能繼續虧損,但對社會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穩定器,因此陝北原油開發力度仍將持續,無非是在此同時開展科研攻關,提高石油收油率。擴煤,則重點在擴大煤炭品種、擴大利用領域、擴大市場,基本是一條以銷促產的路子。

煤炭、石油這兩個行業失去的那些效益如何彌補?現在看來擔子主要落在了天然氣開採業上,延長、長慶兩大石油集團都將天然氣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產業基調也自然而然地調整為:“增氣”,即加大天然氣開發,以氣補油。

增氣的前提是天然氣市場需求旺盛,2017年正逢國內天然氣行業由冷轉熱的轉折之年。近年來在環保紅線壓力下,能源使用結構正在向以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代替煤炭的方向發展,今年大力推進的“煤改氣”,更令天然氣需求激增,全國各地氣荒頻發,不斷有一些省市將天然氣價格上調10%左右。

由於國內產能不夠,天然氣進口不斷創出新高。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包括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在內,11月天然氣進口總量達到655萬噸,刷新紀錄高位,去年12月觸及的前次紀錄高位為610萬噸。同時船運數據顯示,11月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將首次升破400萬噸。

此種市場前景下,在陝北油氣產區,繼煤炭、原油之後也迎來了天然氣開採熱潮。“增氣”的產業動力越來越大就意味著需要加大天然氣井勘探力度,打更多的天然氣井,提高天然氣的產量,同時提高天然氣的附加值以及開發石油伴生氣的綜合利用。而對於大大小小的工程承包商來說,讓其眼前頻頻冒金光的一點就是“打更多的天然氣井”。

據延長石油集團油氣勘探公司官網公佈,今年該企業“將建成淨化站1座,集氣站5座,投產新井87口”。在滿足天然氣市場需求的同時也讓工程承包商看到了商機,但從此次人為故意製造的環保事件中可以看到,當年原油瘋狂擴產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管理跟不上而引發開發秩序混亂;急功近利,短期行為嚴重,掠奪式開採,造成資源浪費;投入不足,汙染嚴重,造成環境惡化和生態破壞等,有可能在天然氣擴產過程又正在中重演。

所以說,不要再問陝北油氣開採亂象為何屢禁不止,只因背後的利益太深重。——《調查清樣》 文一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