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居家隔離,婆媳本想線上互相關心,不料一句話“引爆”雙方脾氣

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居家隔離,有的家庭老人和子女不住在一起,只能打電話或者發微信。但這種不見面的溝通方式,如果雙方聊天的內容不在同一頻率上,很容易引起矛盾。湖北武漢的市民李女士最近就備受困擾,情緒也非常焦躁 ......

受疫情影響,武漢市民李女士一家三口與公公婆婆暫時分開居住,平日裡大家靠打電話、微信視頻聊天溝通交流。可是,前兩天李女士的婆婆跟她通話時提到"你不要把剩飯剩菜倒進廁所裡面",這一下,引發了雙方的矛盾。

李女士一聽就覺得婆婆不信任自己,不開心,就說這種事情不要你操心,我們家的事情不要你管。這一下婆婆就生氣了,說你家的事情我以後再也不管了。


居家隔離,婆媳本想線上互相關心,不料一句話“引爆”雙方脾氣


為這事,婆婆找兒子傾訴,為此還引發了更大的矛盾。由於李女士本身患有輕度抑鬱症,事後她連續兩晚失眠,還做噩夢。為此,她通過"春風熱線"聯繫上了心理諮詢師陸國喜。

陸國喜分析說:"我就反問李女士當時是什麼場景,你是怎麼處理的,她當時是本能的懟回去,選擇了逃避這種問題。但首先就需要搞清楚意圖,婆婆當時可能是找話題。"


居家隔離,婆媳本想線上互相關心,不料一句話“引爆”雙方脾氣


心理諮詢師陸國喜表示,當事雙方一致性溝通有三個步驟:一是表達的情景、二是表達感受、三是表達意圖,也就是明確自己的需要。目前,在疫情之下,人的心理相對脆弱,需要更多的關心。

經過心理諮詢師的耐心勸導,李女士心裡的疙瘩終於解開了。

陸國喜說:"要去溝通,主動去聯繫,講什麼呢?不是尬聊,回憶和親人之間曾經做的事情,有美好的時光,也可能是曾經渡過的艱難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