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俗話說

江南的才子江北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

據2018年發行的《陝西帝王陵墓誌》提出

陝西帝王陵共有82座之多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有陵墓的地方

必然惹盜墓賊惦記

漢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

唐太宗的昭陵被掃蕩了

……

卻單單有一座陵墓1200多年來安然無恙

這就是——乾陵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乾陵是一代女皇武則天

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墓

也是唐十八陵中

唯一倖存沒有被盜墓者成功盜過的一個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武則天畫像

這座陵墓被冷兵器時代的刀劍劈過

被熱兵器時代的機槍、大炮轟過

1200多年之中

有名有姓的盜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

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出動人數40萬之多

乾陵所在的梁山幾乎被挖走了一半

然而時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拋棄、不放棄

恪盡職守地保護著武則天和丈夫李治的遺體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據史料記載,唐初,唐太宗李世民就深刻地認識到,天下沒有不亡之國,亦無不被掘之墓,特別是帝陵。

因此,為了使自己百年之後不被“糟踐”,他吸取了歷史教訓,從他與長孫皇后的昭陵起,就開創了“因山為陵”的葬制——利用天然山丘作為陵墓,把地宮掘進山的內部。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公元628年,唐高宗李治即位。據說唐高宗登基後不久,就派舅父長孫無忌和專管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為自己選陵址。

二人四處訪山問嶽,最後發現陝西乾縣的梁山乃一塊“龍脈聖地”,之後建議高宗定陵梁山。但他們的這一主張,遭到另一位著名風水大師袁天罡的反對。

袁天罡認為,整個梁山地形,遠看就像一位婦女躺在那裡,若選陵於此,恐以後天下會被女人所控。武則天聽後,因野心所致,就故意在高宗跟前吹“枕邊風”,說袁天罡純屬胡說八道,並攛掇高宗採納長孫無忌和李淳風的建議。

結果,耳根太軟的唐高宗第二天上朝時就宣佈將陵址定為梁山,並取名為“乾陵”。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武則天全面掌控朝政,詔令天下,開始修建乾陵。

乾陵修建的第一步,是在山腰鑿洞修建地下玄宮,用來安葬唐高宗。武則天動用兵士和民工20餘萬人,連天連夜、馬不停蹄地幹了一年多,終於將地下玄宮修建完畢,於公元684年8月將高宗安葬於此。

將唐高宗的後事安頓好了後,武則天就為自己提前打算後事了。於是,乾陵工程繼續進行。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范冰冰版武則天

由於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的山峰,海拔最高處可達1047米,乾陵的工程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之後又經過長達22年時間,才基本完工。

公元705年,武則天病故,中宗皇帝命人挖開乾陵墓道,啟開墓門,將武則天也葬入乾陵。從此,乾陵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座葬有兩位皇帝的陵墓。

可以說,由於乾陵鑿山而建,其地宮深入山體內部,整個陵區與山體合二為一。再加上梁山石灰岩質地的堅硬,以及修造完畢後,武則天命人將墓道口巧妙偽飾——這些諸多因素,使乾陵在根本上具備了墓道口找不到、鋤頭刨不動、大炮轟不開等“防盜”功能。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文獻記載,乾陵陵園“周八十里”,原有城垣兩重,內城置四門,東曰青龍門,南曰朱雀門,西曰白虎門,北曰玄武門。

經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園內城約為正方形,其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牆長1582米,西牆長1438米,總面積約230萬平方米。

城內有獻殿、偏房、迴廊、闕樓、狄仁傑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宮等輝煌建築群多處。至於裡面的寶貝,經過多年的探測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五百噸!在前後通道的兩側,又各有四間石洞,洞裡裝滿了盛唐時最值錢的寶貝。

在通向金剛牆的近百米過道兩旁,擺滿了各種金銀祭器。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而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蘭亭序》。史書記載,《蘭亭序》在李世民遺詔裡說是要枕在他腦袋下邊。那就是說,這件寶貝應該在昭陵,而不在乾陵。

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溫韜把昭陵盜了,但在他寫的出土寶物清單上,卻並沒有《蘭亭序》,那麼十有八九《蘭亭序》就藏在乾陵裡面。乾陵一帶的民間傳聞中,早就有《蘭亭序》陪葬武則天一說。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從武則天躺進陵墓的那一刻,乾陵就沒消停過。

第一個光顧乾陵的是唐末造反大軍領袖黃巢,這位鹽販子率領60萬大軍攻進長安後,先是痛痛快快地燒殺搶掠一番,待土匪癮過足了,他突然發現自己無事可幹了。

這時,有人告訴了他一件事,在梁山西側黃土地下埋藏著大量碎石。這個消息就是在暗示黃巢,唐陵中最富有的乾陵的入口很可能就在梁山的西側,那些碎石大概就是修築完乾陵後剩餘的原料。

黃巢大喜,立即調出40萬士兵,跑到梁山西側開始挖掘,不久,就把半座梁山剷平了,以此留下了40米深的“黃巢溝”。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但是,乾陵就像是根本沒有入口一樣,後來,唐王朝軍隊集結向長安發起反攻,黃巢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空手而逃。

這位自稱是書生的黃巢愚蠢之極,他根本不知道乾陵是坐北朝南的。

唐朝皇帝故意將修建產生的碎石埋在離墓道口300多米遠的地方。也就是說,他挖錯了方向。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向乾陵伸出罪惡之手的第二個人是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此人似乎生下來就是給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煩的。

在乾陵之前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但他的理想在此破滅。

和黃巢一樣,他也興數萬人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風雨大作,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溫韜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他還是沒有再繼續挖下去,遂此絕了念頭。乾陵至此逃過第二劫。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最危險的是第三次,主謀就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這次出動的是一個現代化整編師,盜墓的工具也不再是鋤頭、鐵鍬,而是開山劈石如切菜的機槍大炮。

他帶領部下,學著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樣子,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下營寨,用軍事演習作幌子,黑色炸藥炸開墓道三層豎立石條,

正準備進入時,突然冒出一股濃煙,盤旋而上,成為龍捲風,頓時天昏地暗,走石飛沙,七個山西籍士兵首當其衝,立即吐血身亡,其他人哪裡還敢再向前,發一聲喊跑了出來。

據說,孫將軍的一個團生還者寥寥。當地人流傳“因武則天是山西人,他最恨老家的人來掘她的墓,所以那七個山西兵必死無疑。”就這樣,乾陵終於躲過最後一劫。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1958年,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無意間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陝西省成立了“乾陵發掘委員會”,經初步發掘確認被炸處是地宮墓道,並於4月3日開始發掘乾陵地宮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

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乾陵發掘計劃》作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後人來完成”的批示,之後,國務院又再發通知要求“全國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發掘就此停止。

大唐21座皇帝陵,為什麼只有她的陵墓,1200多年來從未被盜?

無字碑

如今的乾陵,是西安周邊最有名的景區之一,這裡最著名的景物要數那個“無字碑”了,聽說是武則天自己下令給自己的墓碑不許刻字,功過由後人評價。

而此處的石雕石刻也是極為矚目的,尤其是外面那61尊無頭石像更是給這裡增加了不少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