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清驻美大使多是广东人?

文|陈卿美

两国建交,互派使节,是晚清后期才有的事。而且最早的使节还不是互派,而是洋人先驻中国,后来慢慢才有中国驻外使节。英法联军进攻天津,签订《天津条约》,条约第一条就是要在北京长驻外国使节。结果清廷大为惊骇,打死不从,有人甚至认为,洋人在京城会用窥探镜,偷窥紫禁城内虚实。这很搞笑。更搞笑的是,中国第一个驻外的大使是因为要向英国女王赔礼道歉而诞生。这个人就是湖南人郭嵩焘。与湘军培养的大量湖南人才不同,外交方面则是广东人占了半边天,尤其是驻美大使,大多是广东人。

派驻美国大使要比派驻英国大使晚。郭嵩焘出使英国的时间是1876年,而两年后,即1878年才诞生第一任驻美大使。从这一年开始,到清朝结束,33年时间共有八位驻美公使,其中有六位都是广东人。这六人分别是陈兰彬、郑藻如、张荫桓、伍廷芳、梁诚、张荫棠。

陈兰彬是广东吴川人,在六个广东人中,唯一是非珠三角地区的人。陈兰彬37岁中进士,他最早去美国是作为留学监督的原因。1872年,清政府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一大帮孩子要有大人带领、监督,陈兰彬就是留学监督。他的任务就是监督学生的学业,日常行为规范,维护大清祖制。比如是否留辫子就是重点内容。辫子是清朝祖制的象征,很多留学生到了外国后,嫌辫子麻烦,就倾向于剪掉。这在陈兰彬看来,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在美国待的时间久了,担任第一任驻美大使便是水到渠成。1878年,陈兰彬正式走马上任。同时,他还是秘鲁、西班牙大使。这时大使的任务是维护华侨的权益。

第二任驻美大使郑藻如是广东中山人,与孙中山同乡。27岁中举人。1881年出使美国。他在美国期间,是美国排华最严重的时期,美国政府不仅出台了排华法案,还大肆杀害中国人。这个时期是广大华工最黑暗的时候。郑藻如在美国工作了四年,主要任务就是积极为华工争取权益,保护华工利益。

第三任驻美大使张荫桓,广东南海人。张荫桓文化程度不高,连秀才没有考中。但喜欢西学,还喜欢学英语。或许就是天生的外交人才。他在美国仍然是处理华工受害善后一事。1889年5月,张荫恒建议清政府以长方形黄色龙旗为国旗,得到批准,由此确立了中国第一面国旗。

为什么晚清驻美大使多是广东人?

伍廷芳

第六任驻美大使是伍廷芳,广东新会人。伍廷芳与西学接触最早,出生在新加坡,而后到香港读书,28岁又自费去英国留学。1896年,54岁的伍廷芳第一次出使美国,1906年再次出使美国。伍廷芳也是晚清驻美大使中唯一两次出使美国的人。

第七任驻美大使梁诚,广东番禺人。梁诚是官派的第四批赴美留学幼童。后作为张荫桓的助手赴美,担任参赞,算正式参与外交工作。1903年,梁诚开始担任驻美大使。他最大的事迹就是争取到了美国退还庚子赔款。

第八任,也就是最后一任驻美大使张荫棠,广东新会人。他与张荫桓是堂兄弟,是张荫桓的弟弟。张荫棠也是从参赞做起,历任总领事,驻美大使。作为清末最后一位驻美大使,在清朝灭亡的前夜,还在与墨西哥政府就该国排华事件交涉,并成功争取到310万墨元赔款。

盘点完再分析一下。晚清八任驻美大使,居然有六位是广东人,五位是珠三角人。为何驻美大使多是广东人呢?笔者以为,这首先应该与广东人的出洋传统有关。广州是千年的口岸,与外国商贸来往密切。广东人对坐船出洋比较熟悉,下南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像内地人,对海洋、国外一片恐惧。事实上,19世纪中期,大量华工赴美做苦力,也多是广东人。至少那时候,广东人就已经大批出洋赴美。

有人说当时广东人比较富裕,所以出洋的人很多。对这点笔者不敢苟同。如果真的富裕,为何那么多人甘愿冒着生命风险去美国,像盲流一样做苦力。当时官派赴美留学,招生非常困难,富人家的孩子根本不愿去留学。广东人容闳只能回老家招生,招的也大多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另一个原因恐怕就是粤语文化。由于早期赴美打工的多是广东人,粤语文化自然会在美国落地生根,甚至成为代表中国官方的一种语言。在此背景下,选择懂粤语的广东人担任赴美大使,更方便沟通交流,对保护华工利益最有益。今天的国外,有些国家的粤语影响力远高于普通话。

还有一点原因便是广东毗邻港澳,与西方文化接触较多。当时,很多广东人都会去香港、澳门教会学校读书,接受的是英语教育。这样的教育背景非常适合去西方国家工作,上手快,得心应手。中西文化完全不同,如果一个从来没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人去了美国,那不知要多长时间才能适应过来,外交工作便很难开展。

其实,从清廷角度来讲,笔者分析,应该是不希望广东人出去担任大使的。因为广东人“反骨”多,被慈禧认为是乱党之乡。清末时,人心思变,国外革命势力不断向国内渗透。如果再派乱党之乡的人去美国,那便比较难控制,说不定会还会成为革命势力。但无奈,可用人才不多,不选广东人也不行。

不过,可悲的是,这么多的广东籍驻美大使也顶不上一个广东籍的革命家孙中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