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不能互相融合在一起?

Kanata_

我们都知道地球就是水球,蔚蓝色行星,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

全球有四大洋全部都附着着地球表面,就是联通在一起的,从大到小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四大洋之间是联通在一起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大洋之间的界线是人为规定的,事实上,水体互通,不存在明显的边界。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

无论是大西洋还是太平洋,本质上都是水体,可以互融互通的,差异只是水温、盐度、生物种类数量、深度等差异,不像油和水一样,混不相容。

简单回答,期待更多优质答案!


地理爱好者

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的71%都是海洋。按理说,放眼望去海洋都是一体相融的才对,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却是不相容的,

两个大洋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一边更清澈 一边更浑浊,水位也更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这是海水中盐分的含量不同导致的,颜色更深的那一侧海水含盐量高,颜色更浅的那侧含盐量更低。

据日本东京大学的山形俊男教授研究发现,在巴拿马运河太平洋那侧的水位比大西洋一侧的要高出将近50厘米。

这是因为海水密度膨胀不一致所产生的效果, 加上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处于热带辐合区,这里的雨量非常充沛,因此水的颜色自然就比较淡。

其次 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经常刮起信风,不可否认的是,刮风对水位的升高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要和风力达成平衡,水位就产生了一定的倾斜。

此外,地球的自转也会产生地转偏向力,这种强大的自然力量也让这两个大洋之间的海水保持了一定的落差。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看起来不相容的原因。


爱问爱答

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①海底地形结构不同:海水是流动的,海底是山脉的地区,海平面就高一些,海底是盆地的地区,海平面就低一些。

②海水盐度不同,大西洋盐度最大,蒸发大,所以水面低。 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原面积8,221万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7,676万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处波多黎各海沟深达8605米。

从赤道南北分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连接北冰洋,南面则以南纬66度与南冰洋接连。大洋东西狭窄、南北延伸,轮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长约1.6万公里。大西洋的赤道区域,宽度最窄,最短距离仅约2400多公里。 根据大西洋的风向、洋流、气温等情况,通常将5°N作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

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陆界比在南半球的陆界长得多,而且海岸蜿蜒曲折,有许多属海和海湾。 太平洋(Pacific Ocean),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跨度从南极大陆海岸延伸至白令海峡,西面为亚洲、大洋洲,东面则为美洲,跨越135°纬度,南北最宽15500千米。包括属海的面积为18134.4万平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面积为16624.1万平方千米。

太平洋,北到白令海峡,北纬65°44′,南到南极洲,南纬85°33′,跨纬度151°。东到西经78°08′,西到东经99°10′,跨177个经度。南北长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900千米。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海岸至亚洲的马来半岛,东西最长21300千米。包括属海的体积为71441万立方千米,不包括属海的体积69618.9万立方千米。

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939.5米,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4187.8米,已知最大深度11033米,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内。

北部以宽仅102千米的白令海峡为界,东南部经南美洲的火地岛和南极洲葛兰姆地(Graham Land)之间的德雷克(Drake)海峡与大西洋沟通;西南部与印度洋的分界线为:从苏门答腊岛经爪哇岛至帝汶岛,再经帝汶海至澳大利亚的伦敦德里(Londonderry)角,再从澳大利亚南部经巴斯海峡,由塔斯马尼亚岛直抵南极大陆。


全球微视角



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怎么可能不能融合到一起?这些照片网上到处都是,一会儿说是太平洋大西洋的海水不能融合在一起,一会儿说是大西洋和印度洋,其实这并不是两个大洋交汇的地方,而是一条大河带来的淡水和泥沙,由于两种水源的不同密度及其它物理性质比如粘度、表面张力等不同,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混合。



这些谣言反复流出,有时还会附上一些圣经或古兰经的句子,声称这是上帝或安拉存在的证据。



事实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界线只在地图上,实地是不存在这种明显的分界线的。由于两大洋海水的盐度、温度及高度不同,造成两者相遇时会产生比较模糊的界线,但融合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根据两种水体盐度、温度、速度、长度等各种情况的不同,融合时间也有所不同,有时甚至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如果不同水体含有不同的泥沙、藻类等,就会长时间保持比较明显的分界,这只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像这张太平洋在白令海与北冰洋汇合的地方,界线就很明显,看起来也非常美丽。


徐德文

直接给出答案: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水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观察者所看到的海水交汇处出现泾渭分明的情形是二者尚未充分混合交融的情况。

大家可能见过或做过相关实验,将一滴蓝墨水滴入清水中,开始墨水在水中呈现絮状,泾渭分明,如果加以搅拌,很快清水就成蓝色。这个现象与原理与泾河、渭河清浊分明也是一样的。

自然界常见的二水或多水泾渭分明的现象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河水交汇处

②江河入海口

③海水交汇处


这与水和溶于水的小颗粒等的分子扩散运动和布朗运动相关。



左手萝卜右手棒

所谓泾渭分明,自古就由此说法,说得是我国泾河和渭河。也可以解释大西洋太平洋海水。


谓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区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

事实上不存在不相容,相容是要有时间的,是缓慢进行的,一滴墨水滴入清水,短时间你也能区分墨水清水。搅动之后就不能区分了。

不同颜色的水和不同温度的水电离子也不同,交汇之后短时间是没法融合的,但时间长了还是会融合。



大西洋太平洋交界处,正是种温度,种种原因如河流泥沙引起的色度不同的两用海水短时间没融合造成的!


良良引力波

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新闻。分析如下:

1.有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分子运动会造成融合。水是液体,水分子运动远比固体剧烈。巴拿马运河中,出现分界线的现象,可能会存在,但说不能融合就误导人了。

2.至于高度差50公分,仅仅根据连通器原理,这更不可能。50公分意味着,密度差别支撑两侧重力平衡。高水位一侧有50公分的重力势能,足以造成跌水了,无法稳定保持50公分高差。

以下是正解:

1.在江河中,我们能看到河流交汇处形成分界线,那是因为,河流的流向与分界线一致,河流变成层流,分界线代表了流线,两侧水流互不干扰,持久生成。

2.高差50公分的原因,是海平面参照坐标系的误差,不是真正的高差。比如:我国的黄海高程系和西方测量出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不一致的,一个是8848,一个是8844,差了4米呢。

3.以巴拿马运河为例,如果中间有一道船闸,那么船闸两侧的水位高差50公分,也是正常的。但船闸开放后,水位将平滑过渡。

所以,对任何说法都要,仔细分析对比,不要以讹传讹,这样会迷失掉科学的本性,误导大众。

我是奔向地球的赛恩思。不同的视角为你解读不一样的世界。


奔向地球d赛恩思

哪来的事?一些照片在网上传得到处都是,一会说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不能相互融合,一会又说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些图片根本就不是两个大洋的汇流处,而是一条大河带来的淡水和泥沙,由于两种水源的密度以及其它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张力、粘度等不同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全混合,所以便有了网上的这些流言。

这些流言传得到处都是,一些人还附上了圣经或者是古兰经的句子,声称这是上帝安拉存在的证据,简直是不要太胡闹。事实上,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界线只存在于地图上,实际上这种界线并不存在。但是由于两大洋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高度等的不同,造成了两者相遇时会产生比较模糊的界线,但是融合的过程却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根据两种海水水体盐度、温度、速度、长度等各种情况的不同,融合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就好比如如果水体含有不同的泥沙、藻类等,这个时候就会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保持这种比较明显的界线,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不多见。



我们的地球表面有71%的部分都是覆盖着海水,按道理说,放眼望去应该是所有的海洋都是相融在一起才对啊,但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却是不相融的,两个大洋之间有着明显的界线,一边清澈,一边浑浊,甚至是两边的水位都有所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两边海水盐度不同所导致的,颜色更深的那一边海水含盐量更高,颜色浅的那一侧含盐量更低,根据日本的一个教授研究发现,在巴拿马运河太平洋那侧的水位比大西洋的一侧要高出将近50厘米,这是因为海水密度膨胀不一致所产生的结果,加上巴拿马运河太平洋一侧处于热带辐射区,这里的雨量十分充沛,因此水的颜色自然也就淡了,其次,巴拿马运河太平洋那一侧经常刮起信风,不可否认的是,刮风对于水位的升高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虽然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这两种海水并非是不可以融合的,只是这种融合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而已,最主要的就是两个大洋海水的颜色不同所以就导致了这种看起来的明确的界线,但是实际上这种界线也是暂时的,界线的位置也不可能是一直都不变的。中国古代就有着泾渭分明这么一说,而在长江和汉江的汇流处这种情况也是相当的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种江水的颜色差距太大了。

所以啊,再也不要说不可以相互融合了,交汇处的融合还是可以发生的。


镜像宇宙

在我看来,融合就是混和在一起,分均勻与不均勻之说。

大西洋水与太平洋的水,肯定能多少掺和混和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不可能太平洋的水滴不到大西洋,而大西洋也不会滴到太平洋,如果是,这违背自然界水循环规律。

那你的意思肯定指不均勻混和。

只有不纯的水会不均勻混和,如酱油与液油脂。

如果太平洋与大西洋水不互相融合,只能说两洋水内融物不想融合。但二洋纯水是要融合的。

你不是在问洋之水会不会相通吧?就是说二洋不相联或各自独立吧。?

我觉得,你问的很笑话。

那我的回答也就令你哭了。

要么我不懂。但我会识世界地图。


手机用户60117370151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水不能融合?有这个说法吗?全球海洋是连成一片的,我曾经多次环球航行,从来没有发现过从太平洋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两个大洋海水有什么区别,也曾经从南非底部走好望角由印度洋进入大西洋,也没有发现两个大洋的海水有什么区别,至于可能有时候会发现海水颜色有深浅,这和水深、气候以及海水里有点什么东东有关,当然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它们很直接的告诉你世界各大洋的海水几乎是处于永恒的流动交融之中的,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海洋海水的流动和交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