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八大病,健康生产要对症!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问题。

目前耕地土壤问题总结就是八个字:板、馋、贫、浅、酸、脏、杂、咸

1、板:土壤板结、根易失活

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耕作层变硬,透气透水不良,严重影响作物根系正常生长。

主要危害

根系能力下降。土壤板结的情况下,缺氧而导致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发育,呼吸减弱,影响养分的吸收。

导致缺素症。由于根系能力下降,肥水吸收能力减弱,加之土壤板结后,养分有效性差,作物易缺素。

土壤污染八大病,健康生产要对症!

土壤板结

2、馋:矿物营养比例失衡,越种越馋

肥料投入越来越多,果蔬产量、品质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主要危害

生理性缺素症。比如钙、镁、铁等。作物长势差、农产品品质降低等。



3、贫:有机质含量低 越种越贫

土壤的有机质是土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主要危害

土壤有机质损失严重,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通透性及缓冲性能降低,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4、浅:耕作层变浅,越种越浅

由于长期使用旋耕机耕作,导致大部分土壤耕层变浅,有效活土层仅有15~20公分。

主要危害

“犁底层”的形成,阻碍了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流通,阻碍了作物根系下扎延伸,土壤蓄水能力越来越差,抗旱性能不断下降。

5、酸:土壤酸化,越种越酸

正常中性的土壤pH值大概在7左右,而许多地区的土壤pH值却低于5。

主要危害

土壤酸化以后,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种群数量就会增多,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会大幅减少,从而增加根部病害的发病率。

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破坏以后,土壤的团粒结构也就相应的破坏了。

土壤养分一般在中性或者偏酸性的土壤中吸收率最高,当酸碱度显著升高或者降低时,土壤养分的吸收率就会下降。

根结线虫喜酸性土壤环境,当土壤变酸以后,根结线虫的数量就会变多,从而引起根结线虫病发生。

土壤污染八大病,健康生产要对症!

根结线虫病

6、脏:土壤污染,越种越脏

土壤污染主要类型包括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

主要危害

土壤生态平衡会被破坏,土壤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土壤理化、生物性状恶化,土壤活性下降、土壤功能变差。

7、杂:重茬障碍,越种越杂

新棚作物根部病害发生较少,老棚不但病害重,而且产量及品质都不理想。

8、咸:土壤盐渍化,越种越咸

青绿霜、红霜、白霜,这些现象都见过吧?这就是土壤盐渍化的直观表现。

主要危害

盐分离子的生理毒害。造成作物生理干旱。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土壤功能下降。土壤中含盐量过高时,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土壤功能。

土壤污染八大病,健康生产要对症!

土壤盐渍化


而在耕地土壤污染中,有60%是不合理的施肥 用药技术造成的。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在重视土壤污染问题的前提下,改变陈旧、不合时宜的种养殖观念,抱着不断学习的态度,有一个先进、健康、科学的施肥思想,选对肥、选对药、选对好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