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就說包漿、皮殼,十有八九外行

皇帝的寶座是一個床形,而不是椅子的形狀。這是為什麼呢?

開口就說包漿、皮殼,十有八九外行

紫檀嵌琺琅寶座,清乾隆

高100cm,長128cm,寬90cm

清宮舊藏

原因是古人早先是席地而臥的,晚上睡覺的地方白天用作待客中心。久而久之,睡臥的地方的重要性就顯出來了,滿屋席子主要的位置是主人睡臥的地方,這就是“主席”一詞的由來。

英文“主席”(Chairman)一詞說得也很清楚,椅子上的男人。兩者比較一下,就可以明白:中國皇帝的寶座與歐洲皇帝的座椅,為何一個床形一個椅形了。

其實更多的人對中國古傢俱的興趣,緣於這些年的價格暴漲。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家百廢待興,像一個久病初愈的人,希望儘快補充營養,恢復體力,而對衣著容貌無暇顧及。

古傢俱這種重尊嚴、輕舒適的歷史產物在那時被忽視順理成章。

開口就說包漿、皮殼,十有八九外行

紫檀嵌玉花卉寶座,清乾隆

高108cm,長110cm,寬83cm

清宮舊藏

當時的古傢俱連“喝街”(走街串巷收購者)的都不要,嫌沉。我記得我所住的衚衕裡的老住家,搬家時對古傢俱怨聲載道,埋怨祖宗留下的財產中看不中用。

20年前在北京,一對紅木太師椅加上方桌只賣15元。

那時北京有一種商店叫信託商店,只賣舊物,現已幾近絕跡。北京的老住戶經常把不用或沒地方置放的老傢俱運到信託商店,賣個仨瓜倆棗的錢。信託商店還不當時給錢,賣完了給貨主寫封信,貼上四分郵票。貨主見信後會馬上來取錢。

當時方桌不論式樣,不分材質,只要是硬木,一律8元。

那時的人們知識少,分不清紫檀、黃花梨、紅木、雞翅木,一律統稱紅木。以至今天林業部頒發的行業標準也將其統稱之紅木。

信託商店在北京分佈均勻,東城有東單、東四、北新橋;西城有西單、西四、宣武門;南城有花市、前門、廣安門;北城過了地安門好像蠻荒一樣。每一個信託商店跟前都要聚集一幫三輪車工,幫買主將大件傢俱運至家中,服務殷勤周到,但少不了耍小聰明。

我曾碰到賣主在信託商店守著方桌嘬牙花子,圍著一大幫人出餿主意。一打聽,賣主急用錢,信託商店當然不能先付,有原則的。賣主就急了,說誰給錢就賣誰。天快黑了,仍沒有人給錢。

我是看著方桌真喜歡,心想買了家中也沒地方放,再說8元錢哪兒都有賣的,什麼時候都能買到。所有人沒有任何收藏意識,這種優秀的古傢俱以後會值錢!

賣主的決心在於自己殺價拋售,當降至6元錢時,我忍不住了,話趕話地與他成交了。三輪車工們立馬就圍上來了,最後只用4毛錢就送到我家。第二天,我用肥皂水猛一通刷,把個陳年汙垢統統洗刷乾淨。

現在收藏古傢俱都有一個概念叫“包漿”,南方人稱“皮殼”,這是指古傢俱年久以後在表面形成的一層硬度很高的保護層。

沒了包漿皮殼就有作偽的嫌疑。因當時沒人作偽,所以沒人說什麼包漿皮殼,也就沒人(包括我)愛惜歷史形成的證據。

現在不一樣了,凡收藏或喜愛古傢俱的人都把這專業“術語”掛在嘴上,什麼包漿不好,皮殼傷了等等,不一而足。

收藏段位高的,可以分出包漿南北方的差異,可以分出天然形成的包漿,還是人為做上的包漿。既然包漿已成為古傢俱鑑定的首要標準,作偽者在此下的功夫就可想而知了。

時至今日,回憶當年,恍如隔世。

目前中國古傢俱的世界紀錄在不斷被刷新,這會兒誰都盼著自家也有幾件古傢俱,可能兩套豪華別墅都頂不上一對櫃子,這讓我們這些炎黃子孫多少有些汗顏。

老祖宗留下的這份“家產”,竟成為了今人津津樂道的談資,古傢俱收藏熱的形成,就不再是偶然的了。

開口就說包漿、皮殼,十有八九外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