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紫砂壺「包漿」里的祕密

包漿之為術語使用的頻率很高,常被人們掛在嘴邊,外行人聽起來一頭霧水像是在聽鳥語,讓人不知所以。

“包漿”,其實就是“光澤”,但不是普通的光澤,而是特殊的光澤,專指古物表面的一層光澤。大凡器物經過長年久月之後,才會在表面上形成這樣一層自然的光澤,即所謂“包漿”是也。也可以這樣說,包漿是在時間的磨石上,被歲月的流逝運動慢慢打磨出來的,那層微弱的光面異常含蓄,若不仔細觀察則難以分辨包漿之為光澤,含蓄溫潤,幽幽的毫不張揚,予人一份淡淡的親切,有如古之君子,謙謙和藹,與其接觸總能感覺到春風沐人,它符合一個儒者的學養。

解讀紫砂壺“包漿”裡的秘密

一把新壺從開始泡第一壺茶的時候就開始和你結緣了,你要細心地呵護它新壺顯現的光澤往往都較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壺內的茶液,時間久了,便能使壺色光澤古潤。如果“養壺”的方式得當,就能養出其晶瑩剔透、珠圓玉潤的最佳藝術效果。

解讀紫砂壺“包漿”裡的秘密

壺的包漿就好比人的皮膚,是不需要任何護膚品和粉底的修飾,這樣養出來的壺,只會慢慢掩蓋她本來的光澤,因為你用茶油和臉上的油膩把壺的毛孔都堵住了,根本看不清她的本來面目了。一旦發現有這種現象,就用開水倒入壺中,用茶巾用力慢慢把壺身上的油一點一點擦淨,這樣,一把光鮮亮麗的壺便會重現在你眼前了。

解讀紫砂壺“包漿”裡的秘密

宜興紫砂壺,經久用、久養的工夫培養,養成了渾圓脂潤,方敦厚重,珠璣隱現,肌體豐滿,亞光寶氣,似玉潔瑩,像是撩開了神秘的面紗,看到了完美肌理的真 容,紫砂段泥壺,有人認為“段泥壺泡茶容易髒。愛者甚少”。用段泥壺泡宣興紅羨茶,養好的段泥壺,如銅質之色,似玉石之光,擊之有鏗鏘聲,胡玉胡金別有一番精神,樸質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